皂角古樹

皂角古樹,山東開展的對大樹、稀有樹種進行掛牌保護前期調查摸底活動首次在墾利縣發現了百年古樹。

皂角古樹

地處黃河入海口的山東市墾利縣為了保護來之不易的森林資源,維護生態安全,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打牢黃河口旅遊生態基礎,開展了對大樹、稀有樹種進行掛牌保護前期調查摸底活動。
11月15-30日,墾利縣組織技術人員對全縣樹齡在30年以上,胸徑在40厘米以上的所有大樹和稀有樹木進行了詳細調查摸底。這次調查,首次在墾利縣發現了百年古樹:在郝家鎮孫家村87號對面發現了2株非常古老的皂角樹,一大一小,經專家認定兩株樹有百年樹齡以上,一雄一雌,為“妻樹”。根據《全國古樹名木普查建檔技術規定》的規定,古樹是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這2株皂角樹已符合古樹的標準。大的一株胸徑46厘米,現在長勢良好,有三個大枝長得比較粗壯,分別伸向東南、中間、西北方向;小的一株胸徑42厘米,只有一枝伸向東南的大枝長勢比較好,而且每年還能結不少的皂角,結得皂角個頭大、籽飽滿。

回顧

早在2001年,東營市進行了全市古樹名木普查建檔工作,全市共查出古樹名木34株,並主要分布於廣饒縣32株,主要樹種為國槐。本次在墾利縣發現的皂角百年古樹在黃河入海口也屬首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