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錄音棚

百花錄音棚
官方網站:http://www.bai-hua.org
百花錄音棚是一個多功能音樂棚,平面尺寸為18m*15m,高5.3m(至升降體下端),有效容積970立方米,棚內主錄音室呈不規則狀,兩側共設5個隔離小室。聲控室和空調機房配置在一側,考慮到棚的側面緊挨交通繁忙的大街,故錄音棚採用“房中房” 的懸浮式結構,把內層鋼筋混凝土結構配置在組合彈簧上,以防止街道上車輛振動的干擾。 首層的5個隔離小室,除緊靠聲控室的小室供打擊樂使用外,其它各室供銅管樂錄音用。分隔牆均為500mm+240mm厚黏土磚牆(外層採用500mm厚磚牆,內層為240mm磚牆),再加壁面的吸聲處理,其隔離度可達50dB。中間的主錄室頂部設有26個三角柱升降吸聲體,可調面積為169平方米。側牆設翻動可調吸聲結構,首層為24平方米,二層設72平方米,總計可調面積為265平方米。占總表面積534平方米的50%。計算可調混響幅度約為0.6s。牆面和頂部升降體,不僅可改變混響時間,而且還可改善聲場和反射聲的狀況。 棚內外層採用360mm厚磚牆,內層為240mm磚牆。內層結構浮築於鋼彈簧上,彈簧由簧絲直徑為12mm的小彈簧組合,每個承壓720kg。1號彈簧盒由4個小彈簧組合,配置在中間部位;2號彈簧盒由6個小彈簧組合,配置在周邊。

(圖中右側為百花錄音師張曉微
「百花深處」傳樂韻
百花錄音棚位於新街口百花深處胡同16號,是原北京百花音像有限公司的一個部門。胡同裡有色彩艷麗的塗鴉,胡同外面是沿街排開的各色琴行。  
擁有400平方米建築面積的百花錄音棚,其硬體設備在業內絕對一流。從早年轟動一時的《搖滾北京》到前兩年在央視熱播的《雍正王朝》、《康熙大帝》,再到今夏受到高度評價的大型歌劇《八女投江》,百花錄音棚的成長輝煌而艱辛。  
工人出生的資深錄音師張曉微至今仍保留著樸素的本色,這兩年,北京錄音工作室的日漸增多,使得百花錄音棚的效益大不如從前,錄音師走了一波又一波,而張曉微卻堅守到現在,大有英雄暮年之感。
我的父親——張曉微
張曉微1991年畢業於北京社會音樂學院錄音專業,曾擔任北京青少年音像出版社音樂編輯,現為百花錄音棚首席錄音師。(20年前北京市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北京市百花音像有限公司,北京市音響器材廠共同位於百花深處16號內,並於89年左右建立了百花錄音棚。我的父親正是在那時轉入了百花錄音棚。而我的母親則是北京市音響器材廠的一名工人。)
在近20年的錄音生涯中,先後為眾多著名作曲家(如劉廷禹、徐沛東、伍嘉冀、孟衛東等)、歌唱家、京劇表演藝術家、器樂演奏家、歌星等錄製過數以萬計的各類作品,包括歌劇、舞劇、交響樂、室內樂、獨唱、合唱、京劇、戲曲,乃至搖滾樂、電影電視劇音樂和各類晚會、專輯等等。比如:金湘作曲的歌劇《八女投江》,吳少雄作曲的舞劇《原野》(曾獲金唱片獎),女子國樂坊專輯,韓磊個人演唱專輯,宋祖英的演唱《好日子》,李娜的《青藏高原》等等。先後數次獲得中國唱片社的金唱片獎和其他各種獎項外,2002年為文化部錄製的春節電視晚會,還得到了國家廣電總局頒發的政府最高獎——星光音樂獎。
百花錄音棚因國家企業的種種矛盾,於2009年1月19號被迫關閉。此條目整理——張曉微之子張劍文,並以此紀念我的父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