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戰

百科大戰

百科大戰,網際網路事件。

簡介

百度又一次被指責“壟斷”,向國家工商總局提起反壟斷調查的是互動百科。“提交申請至今,百度沒有就此跟我們
“百科大戰”再掀反壟斷波瀾“百科大戰”再掀反壟斷波瀾
進行任何正式溝通。”2月28日下午,互動百科的運營商互動線上(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互動百科”)相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這一次不存在調解的可能,也絕不會私了,互動百科會堅持走法律程式維權。”
這家“全球領先的中文百科網站”與百度交惡已久。
去年10月,互動百科以侵犯著作權為名將百度告上法庭,要求百度將百度百科中涉及侵權的詞條予以刪除、凍結侵權賬號並進行相應賠償。該案經北京市海淀區法院調解無效後,目前已經立案,預計將於3月份開庭。
去年12月20日,互動百科CEO潘海東在微博上“三問李彥宏”,直指百度競價排名“掙的是帶血的錢”。
潘海東認為,自己並不是在“死磕百度”,而是在“死磕壟斷”。
被指濫用市場地位,百度面臨7.9億元罰款訴求
針對互動百科的“禁止”或降權處理體現為:在百度網站搜尋某一詞條時,在搜尋結果中,百度百科排在很靠前的位置,而互動百科關於詞條的解讀卻沒有收錄或者雖然收錄但被排在數頁之外,而一般用戶很少去點擊搜尋結果第3頁以後的內容。
2月18日,律師徐大聖給國家工商總局發了封特快專遞。郵件裡面裝的,是由他代理的互動百科提起對百度公司反壟斷調查的申請。
徐大聖是北京市舜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也是中國網際網路反壟斷聯盟副秘書長。由他代理的這樁反壟斷調查,被定義為“國內首例網際網路同業競爭反壟斷調查案”。“正式向國家工商總局提交對百度進行反壟斷調查申請,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潘海東告訴本報記者。“因為我們跟百度百科存在直接競爭關係,同樣的一些詞條或內容,在其他搜尋引擎裡面,通過自然搜尋,排序看得非常清楚,但是在百度裡面,只因為存在競爭關係,就被無情的禁止或降權。”
潘海東表示,互動百科“有足夠證據”。
針對互動百科的“禁止”或降權處理體現為:在百度網站搜尋某一詞條時,在搜尋結果中,百度百科排在很靠前的位置,而互動百科關於詞條的解讀卻沒有收錄或者雖然收錄但被排在數頁之外,而一般用戶很少去點擊搜尋結果第3頁以後的內容。“我們跟百度方面有過比較正式的溝通,其實就像剛才講的,希望百度能夠放棄他們的這種做法。”潘海東說,“但是沒有結果。”
數日前,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因B2B公司“中國供應商”部分簽約客戶涉嫌欺詐批准了CEO衛哲、COO李旭暉的辭職,馬雲發出致阿里人的一封信,糾結、憤怒、痛心,又夾雜著些許欣慰地重申了阿里的“誠信”價值觀。
馬雲此舉對潘海東觸動很大:“與此同時,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另一巨頭百度卻長期利用其行業壟斷地位為所欲為,不斷觸碰商業道德與社會道義的底線,不曾有自我糾正行為。兩相比較,讓人感慨。”
在徐大聖遞交的特快專遞中,申請請求有三:其一,請求依法對被申請人進行反壟斷立案調查;其二,請求依法責令被申請人立即停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其三,請求依法對被申請人處以7.9億元人民幣罰款。
7.9億元罰款的依據是《反壟斷法》第七章第四十七條: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而不久前剛剛發布的百度財報顯示,2010年全年,百度的營業收入為79.15億元人民幣。

無獨有偶

1月10日,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競爭與反壟斷法律事務部律師王俊林也向國家工商總局遞交了請求對百度進行反壟斷調查的申請書,責令百度立即停止利用“競價排名”所實施的不正當競爭和壟斷行為。
反壟斷調查申請接踵而至,百度公司對此並未明確表態。
當被問及互動百科提起的反壟斷調查時,百度公司新聞發言人朱光僅表示,百度一直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最好的搜尋結果和搜尋體驗,而百度百科作為一項免費的服務,持續以高質量的詞條和穩定的服務,獲得網民的青睞。百度相信,在網際網路這個自由、開放的舞台上,任何對社會、網民有價值的產品,都擁有平等的發展機會。
互動百科被逼走險:被百度扼住利潤咽喉
“既是裁判又是運動員,就會導致事情不公正。”潘海東認為:“作為中國最大搜尋引擎,從本質上來講是一個內容分發渠道,但是百度同時又介入了內容的製作,從產業鏈角度上看,相當於百度既在產業鏈上游,又在產業鏈下游,才導致其做出這樣一些商業行為,進而有違搜尋引擎的公正性。”
互動百科確實被百度逼到了牆角上。
互動百科在2009年完成了第二輪3000萬美元的融資後,一直沒有繼續融資或上市的訊息傳出。
此前,潘海東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互動百科在嘗試盈利模式上的突破,除了傳統的廣告模式,還有為企業級用戶提供基於wiki技術的產品和服務以及軟體免費、服務收費的“開源軟體模式”。
不過,國內惡劣的著作權環境,使得後兩種盈利模式成為空中樓閣。而要想走通傳統廣告的路子,就必須擁有龐大的訪問流量,能帶來流量的搜尋引擎則很容易扼住互動百科的利潤咽喉。
2月25日,互動百科向本報記者證實,目前該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於“百科行銷”服務,預計將在2012年啟動IPO,並有進一步的融資計畫。但是,該公司並未披露具體的投資方和融資金額。
互動百科政府事務部總監劉向鋒介紹,百度憑藉在搜尋領域的市場支配地位,對互動百科進行降權與相關內容的禁止:“降權並不意味搜尋不到,而是指排名大幅下降、收錄減少、搜尋引擎快照更新速度降低等。”
根據Alexa數據顯示,通過搜尋引擎帶給互動百科的流量,來自百度的流量比例為10.88%,來自Google的流量為10.53%;根據艾瑞數據,百度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為83.6%,而谷歌僅為20%左右,但雙方所帶來的流量卻基本相同,這與百度在中國搜尋引擎市場上的市場份額比例嚴重不相稱。
如“候鳥兒童”一詞為互動百科原創,在谷歌、必應、有道等搜尋引擎上都可以在首頁首屏看到互動百科的解讀,而百度作為國內最大搜尋引擎卻沒有收錄。
再如:互動百科關於“3Q戰爭”一詞的解讀,在百度百科上要到第12頁才能看到。而對比其他搜尋引擎,如:谷歌、必應、有道等互動百科的詞條全部都在首頁第一條顯示。
劉向鋒稱,百度始終對互動百科進行打壓降權,百度為互動百科帶來的流量一直沒有太大波動。
2月24日,潘海東在百度上搜尋“三呼反壟斷”,發現前一天互動百科的連結還處在第一位,而當天就降至第四位,他由此判斷:“百度對於互動百科給予權重之低可見一斑”。
“既是裁判又是運動員,就會導致事情不公正。”潘海東認為:“作為中國最大搜尋引擎,從本質上來講是一個內容分發渠道,但是百度同時又介入了內容的製作,從產業鏈角度上看,相當於百度既在產業鏈上游,又在產業鏈下游,才導致其做出這樣一些商業行為,進而有違搜尋引擎的公正性。”
《反壟斷法》尷尬:國內無反壟斷調查判例
李長青認為,反壟斷案件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複雜性,目前工商總局反壟斷執法機構的工作人員僅有7人,僅從人員數量來看就不足以承擔反壟斷執法職能。
“經過電話交涉,國家工商總局反壟斷調查執法局表示剛剛收到申請,他們很忙,會在研究後給出答覆。”2月25日中午,徐大聖告訴本報記者,“我們還有補充的證據,希望當面交給執法局,但是他們請我們郵寄。我們會繼續交涉,爭取能當面交件。”
直到今天,國內尚無一例針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開展反壟斷調查判例。
“也很難,但不是說沒有可能。”徐大聖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對於所有人來說,反壟斷都是一個新的課題,政府和法務部門也不例外。”
其中,對於市場支配地位如何認定,目前就還沒有具體規定,導致司法操作上難以進行。
“關於市場地位的數據,應該由誰來發布呢?國家工商總局、國家統計局還是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徐大聖問道,“我個人認為,只要是大多數網際網路相關領域的普通專業人士認可的,比如現有的一些民間機構發布的數據,就可以稱得上是權威的。”
據悉,此前多項網際網路領域的反壟斷調查申請並未在國家工商總局正式立案,而是採用談話等其他形式進行協調。
徐大聖說:“目前政府有關部門對於壟斷調查的認定,態度比較謹慎,考慮了很多其他因素。”至於還有什麼其他方面的原因,他表示“不便評論”。
在去年11月份,北京市邦道律師事務所律師李長青向國家工商總局提起針對騰訊的反壟斷調查,國家工商總局就並未正式立案,也沒有找李長青“談話”。
在此背景下,各方對《反壟斷法》的希望開始變得更加“務實”。
“《反壟斷法》既然是經濟憲法,它就不可能像《契約法》一樣可以天天下雨,反壟斷其實是反大企業壟斷行為,大企業畢竟是少數,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我們大可不必對它的使用頻率抱很高的期望。”李長青認為,“但是目前社會各界所做的所有的反壟斷的努力,不管有無結果,都是有意義的,都是在為《反壟斷法》的正確實施積累素材。”
李長青認為,反壟斷案件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複雜性,目前工商總局反壟斷執法機構的工作人員僅有7人,僅從人員數量來看就不足以承擔反壟斷執法職能。
李長青表示:“由於壟斷行為的複雜性,再細的細則都不足以涵蓋現實的經濟。我不建議目前出台什麼細則,而是建議設立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專業委員會,根據第十七條之規定賦予委員自由行政的權力,通過聽證會的方式,由它來完成是否構成濫用行為的認定,由反壟斷執法機構決定和實施處罰。價格和經營者集中方面的反壟斷也可以採取這種模式。”
無論是反壟斷調查的發起人,還是研究反壟斷的專家,都認為反壟斷過程的意義大於結果。
潘海東說:“我從個人角度發表了‘三問李彥宏’,希望百度從自身行為上做一些檢討,能夠更正一些自己的行為,但是我們沒有看到。這種情況下,我們有必要發起反壟斷調查,將個人行為轉向公眾行為。”
“我們反壟斷不只是為了互動百科,我們反壟斷也不是為了反對企業本身,我們所反的是,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打壓競爭對手,擾亂網際網路市場秩序,做出有為社會公德事情的行為。”潘海東告訴記者。
“我希望可以寬容地看待百度,這樣百度也會寬容地看待別人對它的指責與批評。”徐大聖說,“中國網際網路產業的發展,不是單單靠幾個訴訟、幾個反壟斷申請就可以達到的,他需要全社會,當然包括國家行政機關、各企事業單位以更加巨觀的立場共同努力。”
近年來,百度、騰訊等網際網路龍頭企業遭遇了多次訴訟、反壟斷調查申請。李長青表示:“他們內心對於《反壟斷法》充滿了恐懼,但是目前在現實層面對於利潤的追逐超越了這種恐懼,可以說是害怕但無法停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