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系

百度系

百度系是2006年6月9日創建的一個俱樂部,是用於探討企業管理、業界動態、交流心得的俱樂部。

概述

百度系 百度系

2006年6月9日,一群百度創業者在北京海淀區的逐鹿茶樓聚集,他們宣告了一家俱樂部的誕生——逐鹿同學會,這是一家探討企業管理、業界動態、交流心得的俱樂部。這家基本上由百度創業者組成的俱樂部在每月第二周的星期四19:00-21:30舉行活動,地點就是逐鹿茶樓,俱樂部有著明確章程,活動也有著固定的流程和輪值主席主持制度。

百度創立不過2年,百度系的創業者就已經開始陸續登場了。2002年,原百度企業軟體事業部門高級技術經理程浩創立下載網站迅雷網路。2003年,已經躋身公司技術委員會五人組的段暉離開百度,後來他創辦了一見網。原大搜尋部門高級技術經理諶振宇離職後創立了RRS閱讀工具抓蝦網。而百度最初的7名員工之一、原首席架構師雷鳴則先去美國讀書,回國後研發出功能齊全的酷我音樂盒。2006年,曾任首席架構師的周利民則和百度一號員工、前首席技術官劉建國一起創建了生活搜尋愛幫網。

發展歷程

其實,在彭劍鋒看來,百度的技術骨幹大量出走創業,正是百度這家僅有9年歷史的公司不成熟的表現。“沒有知識管理、沒有共享的知識信息平台。”

由於百度的核心業務是搜尋,因此整個公司呈現扁平化結構。“扁平化需要建立共享的平台。”彭劍鋒說,“因為它給員工很多的授權,員工有很多的資源調配權。但是有一個前提條件,我給你資源調配權,但是你的知識必須服從公司的管理模式。如果沒有這些東西的話,最後知識都變成個人的,百度是沒有做到這一點的,員工把百度的資源擁有了以後,就可以找人自己乾。”

其實,百度出現一批技術人員創業,除了和制度相關,還與百度的業務發展有關。2001年,初創的百度把搜尋分成兩個技術團隊,在內部稱為大搜尋和企業搜尋,分別面向普通用戶和企業用戶。當時,摸索期的百度幾乎平均分配力量在這兩個方向,但是此後,百度面向普通用戶的搜尋業務日益明確,企業搜尋就成為了不被重視的雞肋。到2007年,百度乾脆裁撤了這個部門,並解聘了部分員工。正是在這個部門日益失意的過程中,程浩、吳世春、段暉等人選擇了離職創業。

“百度發展這么快,空間這么大。無論技術人員、市場人員、銷售人員,百度完全能在內部消化ES(企業搜尋)部門的所有員工。何況這批人的素質即使放在整箇中國網際網路來看,都是非常高的。”吳世春在事後評論。

相似背景

百度創業者所從事的業務多少與搜尋技術有關。愛幫的生活搜尋,酷訊的旅遊搜尋,酷我的歌詞搜尋,事實上,迅雷雖然看起來是一個下載和視頻網站,稱其為一家視頻搜尋也並不為過。

網際網路時代的百度並沒有像華為那樣瘋狂剿殺同行創業者,李彥宏對於百度系的創業者表現出寬容態度,有些公司還和百度有著合作關係。

但壞訊息是,中國還沒有成為技術創業者的天堂,中國網際網路還處於娛樂為王的階段,依靠技術獲得成功者目前還只有李彥宏等寥寥數人,百度的技術創業者尚需靜待春天。目前,百度創業者里只有程浩創辦的迅雷尚屬成功。吳世春在2008年離開酷訊,段暉結束了在視頻網站一見網的創業,也在2008年投奔迅雷,成為其北京技術中心的負責人。

劉建國拒絕了採訪,他說:“現在由我來講這樣一個主題也不合適。從百度出來的創業者,目前做得非常好的也不多,我倒建議等有一批公司成功的時候再來探討這個話題可能更有意義。”

愛幫網近期進行了一輪業務調整,解聘了部分員工。據業內人士透露,愛幫在去年年底與騰訊談妥了一筆數百萬美元的投資,而搜尋,正是騰訊近年來重點屯兵的領域,即便創業不順利,可供劉建國等技術人員選擇的空間依舊廣闊。

當年港灣上市遇挫,有意出售給西門子,但是在華為的抗議下,西門子最終打消了收購意向。網際網路並非一家獨大,百度創業者的選擇要比李一男們多了很多。

主要代表

劉建國:原百度公司首席技術官。2006年離職。2007年1月,劉建國和百度前首席架構師周利民共同創立愛幫網

程浩:迅雷網路聯合創始人。

周利民:愛幫網創始人。

段暉:一見網創始人。

梁冬:2005年1月加盟百度,擔任公司副總裁,2007年離職。 依次創立太美科技控股、太安健康

畢勝:2002年初加盟百度,曾擔任百度總裁助理、市場總監等職務,於2008年5月份創辦樂淘網上鞋城

周品:原百度聯盟發展部總監,2008年底離職,2009年初創辦

雷鳴:曾編寫了百度第一代程式的大量代碼,並被李彥宏稱為“中國最好的工程師之一”。離職創業 時間不詳,創業項目“酷我”歌詞搜尋

諶振宇:原百度大搜尋部門高級技術經理,離職創業時間不詳,創業項目部落格訂閱平台“抓蝦”

吳世春:原百度企業軟體事業部門高級工程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