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箴

百字箴

百字箴乃是唐太宗李世民寫給朝中大臣的百字箴言。以此來勸誡大臣、告誡自己。愛民、敬勞、惜物之心溢於言表,修己、安人、治邦之綱蘊含其間。

百字箴

耕夫碌碌,多無隔夜之糧;

織女波波,少有禦寒之衣。

日食三餐,當思農夫之苦;

身穿一縷,每念織女之勞。

寸絲千命,匙飯百鞭。

無功受祿,寢食不安。

交有德之朋,絕無益之友。

取本份之財,戒無名之酒。

常懷克己之心,閉卻是非之口。

若能依朕斯言,富貴功名可久。

何為箴

勸告,勸戒:箴言。箴規。箴諫。

古代一種文體,以告誡規勸為主。

波波”是“勞苦奔波的樣子”的意思。

百字箴,局部4 百字箴,局部4

寸絲千命,匙飯百鞭”------比喻每寸絲綢衣帛,必有上千條蠶的努力;每匙飯粒的產出,耕牛須挨上百鞭抽,來之不易!

這則近似白話的百字短文,大概的意思是提醒為官者不忘勞動本色,保持艱苦奮鬥作風;同時做到 慎言、慎友、克己、清廉。這段話看起來是君王教導臣子如何保持功名富貴的聖訓,但究其內容,實為告誡為官者修身克己的做人之道。

唐太宗

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是唐朝軍事家,政治家、書法家。唐太宗在位23年,在位期間國泰民安,社會安定,經濟發展繁榮,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後人稱他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

百字箴,局部3 百字箴,局部3

在李世民統治其間,唐朝國力強盛,被稱為貞觀之治。晚年著《帝范》一書以教戒太子,其中總結了他一生的政治經驗,也對自己的功過進行了評述。他在位期間,推行府兵制、租庸調製和均田制,並積極推行科舉制。

630年,擊敗東突厥,被尊為“天可汗”。641年嫁文成公主給吐蕃的松贊乾布。

公元649年,唐太宗得了痢疾,醫治最終無效,命太子李治到金液門代理國事。李世民於649年7月病死於長安含風殿。葬於今中國陝西禮泉縣東北50多里的山峰上的昭陵。諡號為“文皇帝”。

唐太宗善於聽從大臣的批評和見解,魏徵直諫200多次直陳他的過失。

唐太宗還精擅書法,以行書寫碑,為後世鼻祖。著名作品有《溫泉銘》、《晉祠銘》等。死後更以東晉書法大家,王羲之所作蘭亭集序為陪葬品。

相關:

唐太宗李世民

《百字箴》

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氣衰。 
少杯不亂性,忍氣免傷財。 
貴自勤中得,富從儉里來。 
溫柔終有益,強暴必招災。 
善處真君子,教唆是禍胎。 
稱德須修省,欺心枉吃齋。 
暗中休使箭,乖里放些呆。 
官司休出入,鄉黨要和諧。 
守分心常樂,閒非口莫開。 
世人知此理,災退富星來。

《歡喜冤家》西湖漁隱主人第二十三回 夢花生媚引鳳鸞交

百字銘

欲寡精神爽,思多氣血衰。

百字箴,局部2 百字箴,局部2

少飲不亂性,忍氣免傷財。

貴自勤中得,富從儉中來。

溫柔終益己,強暴必招災。

善處真君子,刁唆是禍胎。

暗中休放箭,乖里藏些呆。

養性需修善,欺心莫吃齋。

衙門休出入,鄉黨要和諧。

安分身無辱,閒非口不開。

世人依此語,災退福星來。

銘文

常由生活中一些小事上升到對生活的哲理性認識,言簡意賅,雅俗共賞。鑄、刻或寫在器物上記述生平、事跡或警誡自己的文字:銘刻。銘文。銘志。墓志銘。座右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