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崖[池州]

百丈崖[池州]
百丈崖[池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沂山,舊稱東泰山,又名東小泰山,為沂蒙山脈主要山脈之一。主峰達1032米。其四周有峰巒29座,群山之中,古松蒼翠,岩崖危立,這裡上沂山沂、沭、泗、汶四河的河源地區,溪流潺潺,景色頗佳。自漢朝以來,歷代帝王多立祠祭祀,素有“泰山為五嶽之尊,沂山為五鎮之首”之說。沂山東麓建有東鎮廟,從東鎮廟上行四五里,便可至百丈崖了

一、泰山百丈崖

 沂山,舊稱東泰山,又名東小泰山,為沂蒙山脈主要山脈之一。主峰達1032米。其四周有峰巒29座,群山之中,古松蒼翠,岩崖危立,這裡上沂山沂、沭、泗、汶四河的河源地區,溪流潺潺,景色頗佳。自漢朝以來,歷代帝王多立祠祭祀,素有“泰山為五嶽之尊,沂山為五鎮之首”之說。沂山東麓建有東鎮廟,從東鎮廟上行四五里,便可至百丈崖了。
百丈崖瀑布,就發育在百丈崖上。百丈崖高65米,絕壁如削,山陡谷深。每當雨季來臨,山泉四出,溪水猛增,激流噴涌,流至百丈崖處,便翻崖騰空而下,形成百丈崖瀑布。遠望百丈崖瀑布,如一匹銀練在高崖上懸掛著。尤其是在晨曦初明之時,旭日東升,陽光萬道,照射在被瀑布激起的團團水霧雨煙之上,形成一道道七彩霓虹,蔚為奇景壯觀。只因百丈崖下,水花四濺,如積雪一般,即使在盛夏到此,亦覺涼氣逼人,故古人云“百丈瀑布六月寒”,身臨其境,方覺不假。
百丈崖半腰中,原建有仙客亭,明雪蓑道人題傅希孟所撰聯云:“山靜凝神氣,泉高識道源。”百丈崖北有洞名呂祖洞,有古松虬扎於石隙,天矯凌空,故被稱為“萬年松”。石壁上鐫有“海岳”兩個巨子。近年來,已利用瀑布之水,修建電站,故沂山夜色,有類光點點,閃爍在群山之中,與明月星辰相互映輝,再聽百丈崖瀑布,聲震山谷,迴蕩不已,不禁感嘆萬分,如此奇景,竟很少有人來遊覽觀賞。真是“匡廬瀑布天下知,沂山隱在齊東陲”,“古今遊人到絕少,誰復表白山川奇?”看來如何將沂山百丈崖瀑布,開闢為一個泰山東側的風景區,適當的宣傳以及開闢交通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安徽百丈崖

簡介

百丈崖景區集青山、綠水、奇石、飛瀑、幽谷為一體,峽谷全長3公里,有瀑布30多處,碧潭無數,兩旁為原始森林覆蓋,
生態環境絕佳,2003年5月,此地驚現華南虎蹤跡。景區谷底百丈崖瀑布高約百米、寬約20米,常年水流不斷稱絕於世。
她位於皖南西黃山余脈,距石台縣城十公里,谷幽泉深,風景秀麗,有高大瀑布、深潭、峽谷地形,垂直落差100多米的百丈飛瀑尤為壯觀。百丈崖全程大小瀑布30餘個,地形特別適宜開發野外探險項目。我們在整個3KM峽谷中建設二十多個項目,(有攀岩、滑索、泛筏、走瀑戲浪、高空飛人、過情人橋、走鋼絲等)。遊客必須克服重重困難,互相鼓勵,互相幫助才能通過這二十多個探險項目到達百丈崖飛瀑。
百丈崖集觀光與體驗互動型景區,景區內設有20多個遊玩項目,是在驚與險的邊緣,驢友們稱“百丈崖里去探險,戶外運動都玩轉”。

自駕車路線

線路1: 合肥-101km-桐城-75km-安慶-56km-東至-68km-石台
線路2: 武漢-239km-英山-110km-岳西-53km-潛山-60km-安慶-56km-東至-68km-石台
線路3: 杭州-198km-長興-171km-南陵-110km-池州-68km-安慶-56km-東至-68km-石台

乘車路線

合肥方向:乘合肥早晨6:50--石台班車,上午11:30分左右至石台縣
南京方向:乘乘早晨7:20 南京--石台班車,約下午2:30分左右至石台
上海方向:乘K52次列車至銅陵於1:10,然後乘班車至石台
武漢方向:乘直快大巴至安慶,然後乘安慶--石台(在景區下車即可)

三、韶關百丈崖

韶關百丈崖峽谷漂流位於廣東省的北部韶關市南郊大寶山,緊臨京珠高速公路,從沙溪高速路出口到漂流起點僅需15分鐘,北依佛教聖地南華寺,車程亦只需10分鐘,地理位置極為方便。百丈崖峽谷漂流全長3公里,落差高達100米。 百丈崖峽谷漂流有十數個迴旋處,遊客在100分鐘的
韶關百丈崖峽谷漂流位於韶關市南郊大寶山,緊臨京珠高速公路,從沙溪高速路出口到漂流起點僅需15分鐘,北依佛教聖地南華寺,車程亦只需10分鐘,地理位置極為方便。百丈崖峽谷漂流全長3公里,落差高達100米。
百丈崖峽谷漂流有十數個迴旋處,遊客在100分鐘的漂流過程中,在領略峽谷漂流的刺激之餘還可欣賞原始森林山谷風光。
大寶山植物茂盛,樹木參天,古藤纏繞,翠竹成林,紫蝶成群,潭水清澈,是漂流探險,享受自然,重拾童趣的首選地。
百丈崖峽谷漂流全長3公里,落差達100米,有數十個迴旋處
遊客在100分鐘的漂流過程中,可盡享原是森林峽谷漂流之刺激
更可欣賞融山之雄,水之秀,林之幽,花之美,石之奇,瀑之壯,鳥之鳴,魚之樂於一身的原是森林山谷風光
地方風味:南華齋菜、龍歸冷水豬肚、爆炒坑螺
地方特產:香菇、三華李、獼猴桃、白毛茶、馬壩油粘米
周邊景點:丹霞山、南華寺、風采樓、大鑒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