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鱔燒紅椒

白鱔燒紅椒,色澤棕紅,鮮嫩適口。是中老年補鈣食療保健菜。

製作材料

主料:白鱔1條(約500克)。

配料:配料:五花肉100克,紅椒15克。

調料:蚝油、老抽、魚露、料酒、味素、大蒜、姜、香油、花生油、高湯。

具體做法

1、將白鱔宰殺,去內臟,洗淨後,切成1.5厘米厚的塊。五花肉切丁兒,用老抽醃製一會兒,紅椒切小片,姜切片,大蒜切去兩頭,待用。

2、炒鍋置於火上,加入花生油,油溫升至七成熱時下入五花肉丁兒炸上色,蒜頭炸至金黃色撈出。白鱔塊裹上乾澱粉,在熱油中炸熟,撈出,瀝油。鍋中留少許底油,下入薑片、尖椒稍煸,加入高湯、老抽、蚝油、魚露、味素、料酒及白鱔等原料,開鍋後燜15分鐘,將白鱔及其他配料整齊地擺在煲內,將原汁勾芡,淋少許香油,澆菜餚上,放在火上燒開,即可上桌。

食療特點

色澤棕紅,肉質軟嫩,味道極鮮。

食療價值

白鱔

鰻鱺科動物鰻鱺的肉。鰻鱺又稱白鱔、蛇魚、鰻魚、白鰻、青鱔。分布於我國長江以南至廣東、海南島各江河水系。獲得後,去鰓、內臟,洗淨鮮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補虛益血,祛風濕。

參考: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A、B1、B2、C和煙酸、多糖等成分。

用途:用於虛損勞瘵,骨蒸發熱,消瘦體倦;小兒疳積;風濕痹痛,或腳氣腫痛。

用法:煮食,煎湯,研末等。

紅椒

性能:味辛,性熱。能溫中健胃,散寒燥濕,發汗。 

參考:含辣味成分,主要為辣椒鹼、二氫辣椒鹼;另含揮髮油、蛋白質、鈣、磷,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蔔素及辣椒紅素。本品有強烈的局部刺激作用;口服能增進食慾,促進胃腸道消化功能;辣椒鹼可刺激人舌的味覺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壓的暫時上升,一般在10~15分鐘後復原。 

用途:用於脾胃虛寒,食欲不振,腹部有冷感,瀉下稀水;寒濕郁滯,少食苔膩,身體睏倦,肢體酸痛;感冒風寒,惡寒無汗。 

用法:煎炒,煮食,研末服或生食。 

注意:食用宜選味不甚辣、辛香而油潤多肉者。不宜多食,過食可引起頭昏、眼乾,口腔、腹部或肛門灼熱,疼痛,腹瀉,唇生皰疹等。凡陰虛火旺、咳嗽、咯血、吐血、便血、目疾、瘡癤和消化道潰瘍的病人不宜服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