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鰭飛魚

白鰭飛魚

白鰭飛魚,頜針魚目,體呈紡錘形,略側扁。分布於中、西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南、北、東部。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白鰭飛魚
Cypselurus unicolor
分類:頜針魚目
白鰭飛魚白鰭飛魚

形態特徵

體呈紡錘形,略側扁。吻鈍,眼大,鱗片大而薄且易脫落。背部青黑,腹部銀白,特徵是透明的大胸鰭幾長達尾柄。尾鰭下葉較上葉長。

生態習性

於1~20公尺的水錶層活動,能利用胸鰭飛躍出水面滑翔數十公尺。肉食性,以浮遊動物為主。於春、夏季達性成熟,大群產黏著卵於海洋漂浮物下,據說母魚產卵後會死亡。夜晚具趨光性,蘭嶼人利用此習性以火炬捕捉。
分布中、西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南、北、東部。

利用價值

食用魚,或作為魚餌。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二十三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