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湖[重慶市]

白雲湖[重慶市]

重慶市白雲湖旅遊區因景區龍隱山佛蔭寺中大佛身飾白雲紋和雲居寺中供白衣觀音足踏白雲而名。景區海拔400米至711米,面積50平方公里,地形為“佛蔭龍鳳聚寶盆”狀。正視綿綿龍隱山系一天成臥佛,左看重疊峻岭勢如展翅金鳳,平視白雲湖曲若昂首擺尾吞雲吐霧之神龍,湖後龍虎雙山對峙,中呈聚寶盆狀旺水迥流。

基本信息

概述

生物

白雲湖白雲湖

重慶市的白雲湖林木蔥鬱,林中棲息有山羊、刺蝟、黃鼠狼、貓頭鷹黃鶯、布穀、戴勝、杜鵑、鷺鷥、竹雞、畫眉等鳥獸。植物花卉種類繁多,春季遊覽,、李、杏、、棠花盛開競放,處處是花的海洋;夏季,山坡幽谷白花簇簇,似雪花片片,風起林濤,人入萬綠之中,處處是綠色迷宮;秋天,萬樹碩果,山上山下萬紫千紅;冬日,莽莽山野,時披銀裝,黃梅吐艷,雪中獨立,成為絕妙的冬景。

自然

雲湖山青水秀石怪五彩斑斕,岩溶洞穴百態千姿,風光旖旎迷人,分布有秀峰、平湖、碧池、綠島、飛瀑、幽谷、懸崖、絕壁、怪石、奇岩、溶洞、林海、雲濤、霧靄、日出、晚霞等種種自然資源。有令人流連忘返的臥佛瞰雲、龍隱寶盆等神奇景觀,有古關晚翠、雲寨望月等雄險美景,有白雲煙嵐、三台毓秀、多山疊翠、豹崖彩雲等綺麗風光。主要遊覽景觀如下:白雲湖:白雲湖系人工修建的秀湖,占地400餘畝。湖因龍隱山佛像身飾白雲紋和雲居寺供白衣觀音足踏白雲以及姑姑廟中塑白衣臥雲觀音而得名。湖岸植有千株綠柳,柔風陣吹,輕拂人面,迎遊客漫遊。湖中有秀巒兩座,似白銀盤中兩青螺。湖東西兩岸,泊有各式手搖、腳踏、電動遊船和快艇,供人遊樂。白雲湖水綠亮,岸山黛色,輕舟游湖上,舟移景異,人在畫中行,美不可言,是令人流連之地。

景點

明月水村

白雲湖白雲湖

明月水村地處白雲湖東岸,臨水建築面積2500餘平方米,內設典雅豪華的歌舞廳、咖啡廳、木長廊茶座、露台茶座、高中檔餐廳,有標準間和套房,是一處集吃、住、娛樂、休閒為一體的旅遊場所。

翠竹山莊

翠竹山莊位於白雲湖西岸,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全莊採用古典園林建築,屋脊飾以綠瓦。山莊因環繞各種翠竹而得名。入莊憑欄四眺,遠山近水皆佳景。漫步廊台,步移景異,引人流連。莊內設有餐廳、茶樓、小吃店,吸引南來北往的遊人到此歡度時光。

紅燈籠如意農莊

紅燈籠如意農莊位於白雲湖東岸金盤壩虎山前。被翠竹黛樹掩蔽的古四合院坐東向西,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宋代時,這裡曾是支助岳飛抗金的愛國武狀元王大節的別業,清末民初時為士紳居宅。紅燈籠如意農莊土牆粉壁青瓦,冬暖夏涼。彩繪屋脊上分別塑寓意四季平安、年年如意和福祿壽喜的吉祥飾物。屋檐下掛28盞大紅燈籠,呈現傳統喜慶氣氛和濃厚的鄉土氣息。各門側、廳首懸掛楹聯匾額,充滿詩情畫意。紅燈籠如意農莊以“食如意”、“娛如意”、“眠如意”、“購如意”為特色,能接待團體、散客100人。遊客入莊,到“農家味餐館”可選食土雞、土鴨、土兔、'土鵝、土魚蝦、山豆花、竹菜、山耳、山菇、山蓀和幾十種野菜以及金玉飯、綠玉珍珠飯、麥粥、玉米粥、八糧粥、沙罐飯;到"巴歌茶館"可飲老蔭茶、巴渝茶和其它香茗以及聽川妹子定時演唱原汁原味的民俗舞和民歌小曲。入夜,遊客可選住元帥室、將軍室、公子室;翰林居、麟鳳居、小姐室、福壽居……各臥室中擺放著精美的雕花大古床,各有數十至數百年的歷史。紅燈籠如意農莊還開設有“土得很”小賣部,可供遊客選購具有地方特色的物品。

九孔百龍橋

九孔百龍橋位於白雲湖旅遊區半月型大門至海撥700餘米的龍隱山建築中軸線上。橋橫跨白雲湖,呈微拱形,長90米,高8至9米,寬8米,用上等青石修建。橋東西兩端用紅沙石雕刻四條戲珠巨龍和百條瑞龍。在橋身、橋欄上飾刻有各種珍禽異獸和奇花異草,其中,種類繁多大小不一的龍有兩千多條。百龍橋是古今中國雕刻龍數量最多的橋。

風雨橋

風雨橋建於白雲湖西南石堤壩上,採用鋼筋混凝土澆築。橋長50米,寬3.8米,高8米。位於橋中間的三重檐歇山式橋亭,水泥澆蓋,上蓋琉璃瓦。橋亭長25米,中有水泥澆制板供遊人休息。此處是賞岸柳觀池蓮和覽龍山秀色、雲湖美景的佳地。

桃花島

白雲湖白雲湖

桃花島白雲湖西側有一座秀麗的石拱橋,過橋即進入占地2000平方米的桃花島。桃花島昔名金印丘,因山形似金印和古墓中曾出土王侯金印而得名。小島環植垂柳和百株夭桃。每當春暖花盛開,綠雲紅雨,噴火蒸霞。人入島內,多被“朵濃芳倚樹斜,一枝枝綴亂紅霞”的美景陶醉。島的正中,建有一座古典式紅亭名“惠友”,遊客環亭漫歲可賞湖光秀色。晚間明月倒映,有“近水樓台先得月”之感。

佛蔭寺

晉成漢帝李壽為祭祀柏氏宗姑而建,宰相董皎題名"皇姑觀",宋代因周圍多板栗而易名為“金栗寺”。明初,建文皇帝因兵敗隱於寺中,應主持僧之請,題額更名佛蔭寺。寺座落於秀峰迴圍處,三重殿建築雄偉,布局奇特。寺中古碑以李白《尋雍尊師隱居》碑和建文題額時不慎落梅狀濃墨於青石,寺僧揮毫繪梅乾而成的絕妙"梅花碑"最著名。寺周有晉皇姑墓、唐雍尊墳、元樂善好施的名儒陳峻墓和高約20餘米,年產果數百公斤的"夫妻銀杏"樹等勝跡。

巴國老關

界璧山、巴縣、江津,史稱“重慶第一關”,系昔日成渝陸路必經之通道。關地雄險,群峰嵯峨,峭壁嶙峋,鬼斧神工。游目東西,望極百里,為歷代兵家垂青。關槽溶洞中多千姿百態的鐘乳石,其色彩絢麗,造型神奇,妙趣橫生的靈石流蕩著生氣,使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

樂城侯鄧伯墓

位於白雲湖北側黃布灣,系古黃人以布代賦向秦王朝織黃布之所。秀峰絕壁鑿有洞穴,內置追隨劉各建功立業,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的樂城侯鄧伯與妻妾的三口畫像石棺,上刻城闕鳥獸、車馬人物等圖,其中以栩栩如生的挽弓持棒人與餓、嘯、撲三虎豹搏鬥圖最為珍貴。

人面蜘蛛園:白雲湖觀音寺背青山懸秀瀑,而碧湖環清溪,山上長滿青松,山腳遍布翠竹,地被植物種類繁多,喬、灌木長勢茂盛。由於生態環境好,生物鏈平衡,以致該處生長著許多奇異的"人面蜘蛛"。人面蜘蛛頭尾長約2至4.5厘米,身部成不規則的半橢圓形,似蜜蜂體狀。多數蜘蛛體上相間有四條灰黑色環道和三條純白色環道,並點綴有色斑點。蜘蛛頭部多為淺肉色或灰色,前額頂有灰黑道像人發,面部眼、鼻、嘴和眉毛清楚可辨,酷似老翁像。人面蜘蛛生有四對前抓後蹬的步足。令人稱奇的是人面蜘蛛能在所吐白絲織成的大圓網上編織純白色英文字母。人面蜘蛛喜歡棲身草從、樹叢,現已在觀音寺側闢建了蜘蛛園,飼養著幾十隻人面蜘蛛。遊人入園,可觀看它們吐絲寫字、捕捉蚊蟲、與大蟲爭鬥等奇觀。

五絕碑

是清代道光年間立於龍隱山的一座高2米、寬0.9米的詩畫石碑。碑正面右部線刻清代璧山名僧沖潭畫的五代後蜀貴妃花蕊夫人站像;左上部篆書後蜀皇帝孟昶為花蕊夫人寫的《木蘭花》詩,下部草書北宋文豪蘇東坡修改《木蘭花》補作的《洞仙歌》詞。石碑後面上部隸書豎排《花蕊夫人宮詞》三首和行書花蕊夫人《奉召作》詩一首;下部楷書清代璧山翰林何增元敘立碑原由的跋文。五絕碑因有集美容、美才、美德於一身的貴妃撰詞,皇帝題詩,大文豪作歌,名僧畫的美女像,翰林用、行、五體書寫而稱絕,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五絕書畫碑。

八仙橋瀑布

八仙橋瀑布位於白雲湖東龍隱山八仙橋側,瀑布從懸崖絕壁飛瀉而下,呈三級跌落。第一級從山澗凹形岩面下跌,高15米,寬3米;第二級是接第一級,沿一陡岩嘩嘩下流,高約20米;第三級呈之字型沿岩澗流瀉,長50米,最寬約10米。遊人攀岩覽瀑,瀑布或在空中碎成細絲,狀若麗女飛柔秀髮,婀娜多姿;或瀉入碧潭轟鳴激盪,水霧瀰漫,水花四濺。

姑姑廟飛瀑

姑姑廟飛瀑位於白雲湖湖東北嚴家溝口。從龍隱山下流的山炭流至溝口在高20米的石壁上形成飛瀑,寬約10米。該地林木森森,風景幽美。由於受季節性降水影響,飛瀑夏秋季傾瀉如白練懸空,水花飛舞,聲震澗谷;冬春則如煙如炭,靜動變換,氣象萬千。飛瀑下瀉入清潭,潭中有絢麗的彩石。潭左側有一高寬各3米的石洞,深達2公里,人云龍洞,又雲中藏異物無數。飛瀑前百米處為古“姑姑廟”遺址,遺留有明代雌銀杏樹一株,元明代石刻造像三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