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寺[四川成都市新津縣寺廟]

白雲寺[四川成都市新津縣寺廟]

新津白雲寺始建於明太祖三年(公元1371年),至今已有639年歷史,後因文革被毀。1997年重新開放,1999年玉佛殿開光。占地72畝,新建有山門、大雄寶殿、觀音殿、玉佛殿、齋堂、鐘鼓樓、居士樓、閉關房等,建築面積7007平方米。

基本信息

簡介

白雲寺白雲寺
新津白雲寺始建於明太祖三年(公元1371年),至今已有639年歷史,後因文革被毀。1997年重新開放,1999年玉佛殿開光。占地72畝,新建有山門、大雄寶殿、觀音殿、玉佛殿、齋堂、鐘鼓樓、居士樓、閉關房等,建築面積7007平方米。

元末明初,新津牧馬山下有戶貧苦人家,只有母子倆相依為命。小兒子六歲那年,天旱河枯,四處炊煙斷絕,對於窮人更是致命的打擊。母親無奈將兒子送給花源鎮上一慈善人家。主人叫方良,見孩子忠厚老實,就收為義子,改名方園。空閒時教他識字吟詩,唱經誦典。
方園很有佛性,對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格外敬重。方園在義父家中,解決了溫飽,卻常常思念親生母親,他日夜遙望牧馬山,眼角掛著晶瑩的淚珠。一天,方園決定趁夜晚回家探望母親,天明前返回。他溜出方家後門,一口氣跑到楊柳河邊。那夜月明星稀,萬籟無聲,渡口洶湧的波浪讓他很害怕。方園跪在地上傷心欲絕,就在此時,天空中傳來隱隱歌聲,同時緩緩飄下一朵白雲,落在河面上,形如一葉扁舟。恍惚中,方園踏上白雲,飄飄悠悠就到了對岸。
探望母親後,方園一夜未睡,次日天沒亮就跑到岸邊。面對滔滔河水的阻隔,方園正不知如何是好。空中歌聲又起,白雲又飄飄而來,而這次,那片白雲真的就化作了一葉扁舟。方園過河後,小船留在了岸邊。
白雲化舟,天歌引路。方園頓時穎悟。於是,他便告別了家人,毅然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普恩。
不久,楊柳河邊的荒廢渡口出現了一葉小舟,船上坐著一個擺渡的年輕僧人。無論春夏秋冬,普恩撐著渡船來往於兩岸之間。這裡水流湍急、風高浪險,多年以來,擺渡船在河心多次翻落,也就無人問津了。過河的人要到上游或下游二、三十里處才能找到渡口,這實在是苦煞了河兩岸過渡的人。普恩在這裡擺渡之後,解決了渡河人的大難題,他們給錢時,普恩指指船頭的小竹簍,丟多丟少或丟與不丟都不大在意。
“不擊鼓來不撞鐘,一葉扁舟盪西東。若問貧僧緣何事,白雲一片落江中。”小船離岸,唱起了歌,聲音蒼涼激越,迴蕩在山水之間。從此,無論颳風下雨,小船都平穩地往來於兩岸之間。有兩次楊柳河漲大水,小船被捲入鏇渦中心,擺渡人仍然泰然自若,平靜地唱著歌,篙桿起落,小船平安無恙。普恩歌里的“白雲”兩字,深深地刻在人們的心上。不知從什麼年月起,這“白雲”二字逐漸成了渡口的代名詞。
幾十年過去了,小和尚變成了老師傅。有一天,普恩丟下了蒿竿,在白雲渡旁邊結茅化緣,打算在離岸不遠的牧馬山下修建白雲寺,供奉觀音大士。訊息傳開,方圓幾十里的人都來捐助。僅三年,白雲寺建成了。開光法會那天,萬人匯聚,香火鼎盛。普恩成了首任主持。這一年,正是大明洪武三年。
從此,渡河的人都願在白雲寺上一柱香。白雲寺也成為了人們的重要活動場所,不斷壯大規模,知名度日見提升。寺內主要供奉觀世音菩薩,護佑一方鄉民。歷代主持都精研佛法,行善積德,在當地享有極高的聲望。
天運消長、時序暗換。國泰民安的日子過得很快,也很舒心,轉眼就兩百多年過去了。可是歷史偏偏就愛作弄老百姓,享受太久了,就給你一點苦難。
大西皇帝張獻忠對就四川人沒有好感,幾個州縣都讓他殺得乾乾淨淨。在攻打新津的時候,大西軍隊把斬獲的死人頭扔進河裡,黑油油的腦袋在河面上鋪了一層,楊柳河直冒血泡。儘管大家同仇敵愾,打退了一浪又一浪的進攻,屍體掉進河裡,又把河水染紅了一遍又一遍。據說直到今天,楊柳河的紅鯉魚非常多,而老人們卻一直不肯吃,可能就是這個原因。
軍隊攻過河了,白雲寺立刻就會付之一炬。一軍官模樣的人下令點火,這時,白雲寺的第七代主持從山門飄然而出。“這把火,就讓貧僧代受了吧。”他鬚眉皆白,臉上的皺紋如同一道道橫七豎八的溝壑,然而眼睛明亮,猶如深潭,飄飄然有神仙之態。
據當地流傳,處死老和尚有很多種說法。
版本一、士兵點燃了一大堆柴火,火光沖天。老和尚雙手合十,走向烈焰,他的身體就像潑滿油的乾柴,一點就著,迅速變成飛灰,無影無蹤。
版本二、那天,河灘上人山人海,他一路談笑,一路咕嚕咕嚕喝下大家遞到嘴邊的送別酒,身受了九九八十一刀,流下的血就像是洗澡。
版本三、敵軍把金銀銅鐵融化成水,迫令老和尚喝下。老和尚笑飲了幾大缽盂,五臟六腑燙成了焦炭,但是屍身完整,笑容安詳。
老和尚圓寂了,白雲寺保住了,而且香火旺盛,直到如今。老和尚的故事也被人們口耳相傳,成為了本地一段神秘的佳話。
白雲寺從建寺以來,一直盛極一時。但到了清末開始破敗。解放後改作國小校,又在十年浩劫中完全被毀。改革開放後,欣逢盛世,大恩法師、仁緣法師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著手重建白雲寺,各界信眾慷慨解囊,於公元1997年正式重建,現已成為新津縣著名的宗教活動場所。
全新的白雲寺規模更大,觀音菩薩的塑像巍然高大、氣度恢宏,俯瞰著楊柳河乃至整個花源鎮,腳下的滔滔流水千年不息,似乎在傾訴著那些悠遠的往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