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錫昌

白錫昌先生,滿族人,1865年生於山東省濟南府附近一個農村的貧苦農民家裡。因家鄉連年荒旱,生活難以維持,九歲就開始了乞討生活。十二歲時,隨父母逃走荒來東北。途中饑寒交迫,加之時疫流行,父母先後病故。幼年的白求恩錫昌,隻身行討,無依無靠。十三歲時,落腳在朝陽縣黑山咀子“濟善堂”藥店做雜工,隨帶學徒。逃荒時見到人們缺醫少藥的病苦,父母雙亡的遭遇,堅定了他立志學醫的決心,勤苦地讀書識字,學習藥性醫理。後來又拜一位藏醫為師,學到了醫治“紅傷”的精湛醫術,開始了醫療生涯。後因他內弟同德到康平經商,開設“同德茂”雜貨店。他就投奔內弟,來康平縣街掛牌行醫。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由於他擅長骨傷科,治癒多人,逐漸有了名氣。本縣和後旗患者紛紛登門求醫。當時居室狹小,患者及護理人員住宿不便。在內弟同德的建議與資助下,借馬姓地皮,建了“借地不拆屋”的土房數間,開了一所醫兼住宿在大車店。先生的夫人是蒙族人,他也通曉蒙語,因此後旗遠來就診的患者日多。先生行醫,對患者不分貧富貴賤,從不拒之門外,因之多得人們讚譽感戴。加之,先生年近六旬時,就已銀須飄蕩胸前,人們遂尊稱為“白大鬍子”

1945年日本投降後,共產黨、八路軍來康平,建立了人民政權,白老先生感到這回可該過好日子了,非常高興。那曾想,國民黨軍隊又多次竄犯康平。在戰亂中,先生愛憎分明,認為只有八路軍才是人民自己的隊伍。1946年春,當我軍把傷病員送到他家治療時,他立即精心治療,並對家裡人說:“咱們自己的隊伍來了,可該咱們過好日子了。你們要細心照顧咱們的子弟兵啊!”經老先生治癒的傷員,走了一批又一批。傷員們總是難捨難分地離開老先生家。部隊首長前來送錢致謝。總是說:“不值一提,這是我份內的事。”

人物軼事

1947年舊曆2月28日這天,有兩名戰士從外面抬進來一個傷員。放下傷員,一位戰士小聲地說:“我們部隊要轉移了,首長說把這位重傷員偵察科長楊家泰同志交給你了!”老先生連連點頭說:“行,行”請轉告首長,放心吧!”戰士走後,老先生立即檢查傷勢,一看很重。子彈是從後腰打進,從小腹出來的“炸子兒”,傷口很大,傷員處於昏迷狀態。老先生親自擦洗傷口敷藥,又讓兒媳婦煎藥、餵藥。當晚國民黨軍隊就進了縣城,到處搜查抓人。白老先生採取了緊急措施,把搗爛的豬肉皮糊在楊家泰的小腹上,讓他大大方方地躺在店房炕上。不久,就來了一群國民黨兵到白老先生家亂搜尋。口口聲聲說:“有八路軍傷員在你們家藏著”。白老先生鎮靜自如,不慌不忙地說:“你們搞錯了吧,有一個買賣人看病在店房裡躺著,哪有什麼傷員,不信你們就去看看!”他們到店房一看,楊家泰的胸前及小腹不滿是爛瘡爛肉,氣味難聞,看不出是槍傷。他們盤問楊家泰,楊家泰用微弱的聲音說:“我講不出來話。”這時白老先生急忙代替說明他是什麼時候來的,得的是什麼病,這才把國民黨兵應付走了。他們走後,白老先生對楊家泰說:“以後不要說‘講不出來話’,要說“我說不出來說’”。也正是這個“講”字引起了國民黨支部的懷疑。當白老先生把楊家泰藏在菜窖里的第二天,國民黨又來抓人。他們進屋一看,那個“生病的買賣人”不在了,立刻大發雷霆,聲聲吼著:“人呢?藏到哪裡去了!”白老先生趕忙迎上前去說:“那人買賣人已經走了。我開的是店,治的是病,人家病好了,要走我有什麼辦法呢!”國民黨兵亂翻一陣後,就把白老先生及兒子一起帶走。國民黨的“官”先用笑臉軟話引誘;接著翻臉就打。一個耳光,將白老先生打倒在地,不省人事(後來落下了耳聾症)。儘管國民黨“官”軟硬兼施,機關使盡,也沒得到半點實情,三天后只好讓白家父子取保回家。此後還是派人到處巡風,但仍一無所得。

1947年4月8日,我軍再次解放康平縣城,楊家泰在老先生家平安無事,傷勢也已痊癒。楊家泰為感謝救命之恩,拜白老先生為義父,返回部隊。不久,楊家泰偕同夫人張雲卿來康平探望老人家,併合影留念。同年5月14日,我遼吉一分區五位首長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感激酬謝信(見影印原件),並責成縣公安局為白老先生建土平方五間。白老先生一家,在國民黨軍隊的槍口下,冒著生命危險,醫治解放軍傷員,掩護重職幹部的事跡,得到了廣大民眾的讚頌,解放軍、人民政府各級領導的嘉許。

1948年經東北人民政府衛生部副部長白希清推薦,到阜新礦區醫院做醫師。因年高耳聾,1953年退休,居阜新市西山西街,在家享度晚年。

人物評價

白老先生溫和厚道的性格,精湛的醫療技術,救死扶傷的醫德,深受同行的愛戴,廣大民眾的信賴。在醫院時,一方面醫治病人,一方面向中青年同行傳授醫術;退休後仍一如既往,熱情接待登門求醫的患者,一一認真檢查,精心治療。使許多患者及時解除病痛。民眾稱頌他為“大鬍子神仙。”

1962年9月16日《阜新日報》二版登載了患者家屬的感謝信。三版刊登了題為《鶴髮丹心》的報導。開頭是:“人生七十古來稀,我說是一位年近百歲的老人……他就是我市的白老先生—白錫昌……有人說,他鶴髮童顏,象一位神仙。……經白老先生摸一摸,掐一掐,拉一拉,揉揉擦擦,不用吃藥打針,保證見效,這不正象一位神仙嗎?……一位患者的母親感動得跪在地下給老先生磕頭說,“呀!你老趕上活神仙啦!”

白錫昌不但有精湛的醫術,更有高尚的醫德,特別是在愛國自衛保田戰爭中,不惜身家性命搶救我軍許多革命戰士及重職幹部,實屬難能可貴,令人欽佩之至。他深受黨和人民的愛戴與關懷,先後被選為阜新市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阜新市第一屆和第二屆政協委員會委員。

1963年病逝,享年98歲,由阜新市礦區醫院召開了追悼大會,將遺體葬於阜新市烈士陵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