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圓覺經

白話圓覺經

本書採用對譯加注釋、解說並配圖的形式全新地詮釋了《圓覺經》,是一部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的經典著作。注釋者文行先生抱著高度負責的態度,潛心體悟,字斟句酌,力求使“二次傳譯”保持原經文的神韻,而又不失質樸和通俗曉暢。圖書體例設定得當,整體設計規範。版本源流清楚,內容質量優良。 閱讀《白話圓覺經》,讓我們沐浴清淨,以誠敬的心花,獻上感恩的果,放下煩惱的執著,跨越時空的分隔。

圖書信息

作 者:文行 註譯

出 版 社:三秦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2-10-1

版 次:2

頁 數:289

字 數:133000

印刷時間:2003-8-1

紙 張:膠版紙

I S B N:9787806281796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佛教文化的載體就是各個時代傳下來的汗牛充棟的佛教經典。正如儒家典籍分為經、史、子、集一樣,佛教典籍也細分為經、律、論三大類,號稱“佛法三藏”。“經”的地位最高,是佛陀為指導弟子修行所宣說的理論。因此,今天的人們最為關注的也就是這些“佛經”。

《圓覺經》是佛為文殊、普賢等十二位菩薩宣說如來圓覺的妙理和觀行方法。一般分為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序分敘述了佛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諸佛眾生清淨寂滅平等圓滿不二所現淨土,有文殊師利等十二大菩薩為上首的十萬大眾,皆入此三昧住於如來平等法會。正宗分敘述了佛因文殊師利等十二大菩薩次第請問,而依次宣說圓覺的義理和觀行,為分十二章,每章先以去行問答說法,後以偈頌重宣其義。最後一章賢善首章的後半部分為此經的流通分,敘述諸金剛、天王、鬼王等誓願護佑持此經人。

圖書目錄

白話圓覺經

文殊菩薩章

普賢菩薩章

普眼菩薩章

金剛藏菩薩章

彌勒菩薩章

清淨慧菩薩章

威德自在菩薩章

辯音菩薩章

淨諸業菩薩章

普覺菩薩章

圓覺菩薩章

賢善首菩薩章

書籍簡評

佛教源自印度,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融合,早已成為中華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形成了特色鮮明、影響深廣的中國佛教,與儒家和道教一起構成中華傳統文化的三大主幹,並以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和慈悲喜舍的濟世情懷為中華民族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信仰支撐和心靈關懷,為中華文化的繁榮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今天,佛教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依然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

正如三秦出版社出版的“佛教文化經典叢書”的總序中所說,要真正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就必須了解中華佛教文化。隨著社會歷史的風雲際會,文化潮流的峰迴路轉,在人類邁入新世紀之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目光投向神秘的佛教文化。人們激賞、關注佛經,有著各種各樣的動機。不管怎樣,佛經畢竟已經不再局限於佛教內部,不再只是佛門弟子朝夕誦讀的寶卷。學者們探幽發微,極力領悟通達無礙的大乘般若,解讀出神入化的因明思辨,進而把握佛教文化與中國文化的脈絡。普通人出於修身養性的需要,在接受儒家和道家四書五經、道德南華的洗禮之後,自然而然地渴求從佛家的經典中汲取智慧和精神營養。如果說讀書是千古風雅之事,那么讀佛經更是被看做雅中之雅。明代學者陳繼儒曾言:“閉門閱佛書,開門接佳客,出門尋山水,此人生三樂。”相信不少人就是抱著這種心態去讀佛經的。

讀佛經固然富有禪意,可是佛經卻並非人人都能懂。有鑒於此,三秦出版社應讀者要求,組織國內佛教研究專家,編寫了這套“佛教文化經典叢書”,選取十一部在佛教史上影響最大、在中國僧俗民眾中名氣最大的著名經典,詳加註解破譯,以便讓深邃精妙的禪機發慧,化作為大眾所喜聞樂見的菩提甘泉,滋溉讀者的心田。

《圓覺經》,全名為《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一卷,是唐宋之後中國佛教各宗盛行講習的經典。此經的具體內容,是佛為文殊、普賢等十二位菩薩宣說如來圓覺的妙理和觀行方法。

本書採用對譯加注釋、解說並配圖的形式全新地詮釋了《圓覺經》,是一部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的經典著作。注釋者文行先生抱著高度負責的態度,潛心體悟,字斟句酌,力求使“二次傳譯”保持原經文的神韻,而又不失質樸和通俗曉暢。圖書體例設定得當,整體設計規範。版本源流清楚,內容質量優良。

閱讀《白話圓覺經》,讓我們沐浴清淨,以誠敬的心花,獻上感恩的果,放下煩惱的執著,跨越時空的分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