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蒲鄭氏家族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
1399年,其孫子朱允炆登基,國號建文。建文帝即位後,開始推行削藩政策。由於削藩政策直接影響了藩王們的利益,引起了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的強烈不滿。於是,坐鎮北平的朱棣發起了一場被他稱為“靖難之役”的討伐戰爭。戰爭歷時4年。
為避戰亂,一世主鄭客民(鄭克明)由蘇州遷往蘇北,往泰州至白蒲。在西鄉建立了鄭家園(今鄭家甸)。距今600多年。
1926年第四次修編家譜時,鄭克明的子孫已有1414人。十六世已有51人,十七世已有11人,十八世也有1人出生。目前,僅十五世鄭繼高(名鄭增年,其妻劉彩萍)一支,就有子孫35人。如此推算,白蒲鄭氏後裔有數萬人,遍布海內外。
600年來,鄭氏家族人才輩出,不勝枚舉。僅十五世鄭繼高的直系祖先,有文獻記載的,從第六世至第十三世,連續八代,均有功名:(非直系祖先沒統計)
六世:琪,字伯齡(文成次子)1625-1688 狼山營都司(正四品)、昭武都尉(正四品)有功勳、
奉政大夫(正五品)、戶部廣西司員外郎(從五品)、朝儀大夫(從四品)、戶部福建司郎中(正五品)、
七世:勛,字書常,號芥翁(琪次子)1662-1733, 附貢生,江西高安縣知縣、
刑部山東清吏司主事(正六品)、承德郎(正六品)、 禮、工二部員外郎(從五品)、奉直大夫(從五品)、
八世:大敬,字畏三,號蕙山(勛三子)1694-1746 ,,,文林郎(正七品)歷任廣東電白、程鄉、陽江、高安、 江西仁化、信豐、長寧、武寧等縣知縣。
九世:有則,字徽典,號素亭(大敬長子)1715-1756, 儒林郎(從六品)候選州同(從六品)。
十世:夢熊,字磻(pan)溪又字渭城,號槐江(有則次子)1753-1782 ,
儒林郎(從六品)候選府同知(正五品)。
十一世:丕騠(ti)(官名:鉦),字傑超,號仲舉(夢熊次子)1778-1857,
國子監生,修職郎(正八品)、候選府經歷(正八品)、奉直大夫(從五品)。
十二世:侃,字景陶,(丕騠次子)1815-1878,
國子監生,修職郎(正八品)、候選府經歷(正八品)、奉直大夫(從五品)。
十三世:志義,字宜齋,(侃三子)附貢生;名醫。1850-1913,
當代,白蒲鄭氏家族傳承祖訓,重視教育,大學生、研究生層出不窮。七0後、八0後、九0後基本都是大專以上學歷。
白蒲鄭氏後裔中,有少將、教授、主治醫生、高級工程師,可謂星光燦爛。
鄭氏家族成員,雖無蓋世之功,但頗有建樹。
鄭氏家族無愧於名門望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