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茨粗角葉甲

白茨粗角葉甲

白茨粗角葉甲,分布於新疆、內蒙古、甘肅、青海、陝西等省區,是西北荒漠草原為害白茨的害蟲,成蟲雄蟲體長5—8毫米,寬2.5毫米。

基本信息

害蟲名

白茨粗角葉甲

害蟲學名

DiorhabdarybakowiWeise

分布與危害

白茨粗角葉甲成蟲白茨粗角葉甲成蟲
分布於新疆、內蒙古、甘肅、青海、陝西等省區,是西北荒漠草原為害白茨的害蟲。該蟲為寡食性,以成、幼蟲取食白茨的葉、幼芽、嫩枝及果實,造成缺刻、斷葉、斷梢、傷果等,發生嚴重時,可吃光整個葉片、嫩梢,造成白茨灌叢一片灰白,來年成片死亡。

形態特徵

白茨粗角葉甲白茨粗角葉甲
成蟲雄蟲體長5—8毫米,寬2.5毫米。深黃色,體被白色絨毛。頭部後緣具"山"字形黑斑,觸角、複眼、小盾片、腿節端部、脛節基部和端部、爪、跗節均黑褐色。前胸背板有一"小"字形黑斑,每個鞘翅中央有1條狹窄的黑色縱紋,中縫黑色,肩角明顯。前胸背板和鞘翅上的刻點大小一致。雌蟲交配後腹部特別肥大,體長8—12毫米,體寬4—6毫米。小盾片黃色,腹部4節露在翅外,每節中央有1個黑色橫斑,周圍黃白色。卵卵粒長圓形,長1毫米,暗黃色。卵粒由粘液粘合為卵塊,卵塊“鋼盔狀”,長5—6毫米,寬4—5毫米,高2毫米,表面灰白色。幼蟲老熟幼蟲體黑色,瘤突、前胸背板、肛上片、腹面為黃色。體毛白色,前胸背板有4個黑斑,兩側的大,中間2個小。中、後胸有8個瘤突;腹部1—7節,每節有10個瘤突,前列4個,後列6個;第八節有瘤突8個。蛹長圓形,長6—7毫米,寬3毫米,米黃色,氣門環、剛毛基部黑色。背中線寬,深黃色,複眼棕色,上領端部黑色。

生活習性

葉甲科成蟲葉甲總科成蟲
一年發生2代,以成蟲在沙土中越冬,翌年4月,氣溫達16℃時,越冬成蟲出墊活動。一年中有6個月處於越冬狀態,6個月為取食、繁殖時期。成蟲10月下旬潛入地下15—25米處越冬,一般多在白茨灌叢下沙丘的陽坡。越冬成蟲出蟄後經1—3天的取食,即交配、產卵,雌蟲多次交配,多次產卵,卵多產在白茨葉片正面或枝條上,每雌一生平均可產7個卵塊,共含卵約640餘粒。第一代卵期為13天,第二代為9天。幼蟲共3齡,1齡發育歷期4天,2齡6—7天,3齡13—14天,全期23—25天。初孵幼蟲即能取食,3齡幼蟲不活潑,老熟後鑽人士中,身體捲曲呈“C”形,約4天后脫皮化。蛹期6—7天。白茨粗角葉甲食性單一,其發生與寄主植物的分布有著直接的關係,主要發生在適合白茨生長的低洼、平坦的沙漠邊緣及鹽湖盆地的盆壁地帶,隨白茨的分布多呈點、片、條帶狀發生。該蟲喜高溫,不耐潮濕曼環境溫度是決定其發生量的重要因子。據室內飼養觀察,成蟲在27—31℃下產卵量最多,幼蟲發育速度快;溫度低於17℃,則產卵極少。據寧夏鹽池5年的野外觀察,4—5月適量降雨,氣溫逐漸上升,有利於自茨發芽生長,出墊成蟲食料充足,其產卵量大,第一代幼蟲數量大,往往引起第二代成蟲成災為害。天敵主要有甲卵齧小蜂(Tetrastichussp.),卵塊寄生率為81%—100%,卵粒寄生率為72%—90%。發生期在5—8月;雙鉤姬蜂(Cidaphussp.)發生在6—7月,寄生於葉甲幼蟲期至蛹期,寄生率6%;美根寄蠅(米eigeniasp.)為幼蟲至蛹期寄生,寄生率5%,發生在6—7月。還有沙蜥,取食葉甲成、幼蟲,葉色草蛉的幼蟲刺吸其初產卵粒的汁液。

防治方法

可供選擇的藥劑有下列幾種。①2.5%敵百蟲粉劑噴粉90%敵百蟲800倍液噴霧;②50%馬拉硫磷乳油,40%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③50%辛硫磷乳油10倍液,每公頃用3.7升藥液,超低容量噴霧;④2.5%澳氯菊酶乳泊,每公頃用量30毫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