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黃耆

白花黃耆 , 生於砂質草地、草原、向陽乾山坡或路旁等處。產于吉林省雙遼縣,鎮賚縣;黑龍江省安達市薩爾圖,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內蒙古呼倫貝爾盟海拉爾市,滿洲里市,科爾沁右翼前旗,烏蘭浩特市,赤峰市。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蒙古,俄羅斯(西伯利亞)。

簡介

科中文名 蝶形花科
科拉丁名 Papilionaceae
屬中文名 紫雲英屬
屬拉丁名 Astragalus
種中文名 白花黃耆
種拉丁名 Astragalus leucocephalus R. Grah. ex Benth.
其它俗名
國外分布 克什米爾地區; 喜馬拉雅山地; 巴基斯坦; 尼泊爾西部; 塔吉克斯坦帕米爾地區; 印度北部
生境 乾旱河谷, 溝邊, 山坡草甸
低海拔 3000
高海拔 3800
是否中國特有 否
是否引種栽培 非人工引種栽培
西南省分布 西藏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數厘米至10餘厘米,具短縮而分歧的地下莖。地上部無莖或具極短的莖。奇數羽狀複葉,具4-6對小葉;托葉下部與葉柄合生,離生部分卵狀三角形,膜質,密被長柔毛;小葉長圓形或狹長圓形,有時為披針形或近橢圓形,長8-18毫米,寬l.5-6毫米,先端稍尖、銳尖或鈍,基部圓形或楔形,全緣,表面無毛,背面伏生白色短毛。花序近無梗,通常每葉腋生2朵花,密集於葉叢基部如根生狀,花白色或稍帶黃色;苞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5-9毫米,被白色長毛;萼筒狀鐘形,長8-10毫米,萼齒披針狀線形或近錐形,為萼筒的一半長至近相等,密被開展的白色長毛;旗瓣長圓形,頂端微凹,中部稍縊縮,中下部漸狹成爪,兩側成耳狀,長20-26毫米,翼瓣長18-21毫米,龍骨瓣長17-20毫米,翼瓣及龍骨瓣均具細長爪;子房無柄,有毛,花柱細長。莢果小,卵形或有時倒卵形,基部圓形,先端具喙,l室,長4-5毫米,通常包於萼內,後期萼脫落,幼果密被白毛,以後毛較少;種子通常2粒。花期5-6月,果期6-8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