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頭嘴菊

白花頭嘴菊

白花頭嘴菊,多年生草本植物,屬菊科,主要分布在西藏地區。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白花頭嘴菊

種中文名:白花頭嘴菊

種拉丁名:Cephalorrhynchus albiflorus Shih :

海拔:3300-3500

命名來源:[Acta Phytotax. Sin. 29(5): 415. 1991]

中國植物志:80(1):291

簡介

白花頭嘴菊(學名:Cephalorrhynchusalbiflorus)為菊科頭嘴菊屬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西藏等地,生長於海拔3,300米至3,500米的地區,常生於山坡,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根粗厚。莖直立,上部圓錐狀或傘房圓錐花序狀分枝,全部莖枝無毛。中部與下部莖葉大頭羽狀全裂,有長4—8厘米的葉柄,頂裂片心狀卵形或不明顯卵狀戟形,長3—7厘米,寬2—5.5厘米,頂端圓形,基部心形或不明顯戟形,邊緣全緣或稀疏的淺波狀微鋸齒,側裂片3對,橢圓形,長l一3厘米,寬0.8—2.5厘米,基部與羽軸寬融合,頂端鈍或圓形,邊緣全緣,向下方的側裂片漸小,最下方的側裂最小,小耳狀;上部莖葉與中下部莖葉等樣分裂並同形,但漸小;接花序下部的葉長橢圓形,幾不裂。頭狀花序多數或少數,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花序或傘房圓錐花序,含13枚舌狀小花。總苞寬圓柱狀,長1—1.5厘米,寬6毫米;總苞片3—4層,外層三角形或卵形,長2.8—3.8毫米,寬1.5—2毫米,頂端急尖或漸尖,中內層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9—13毫米,寬約2毫米,頂端急尖;全部總苞片外面無毛。舌狀小花白色,13枚。瘦果黑褐色,壓扁,長橢圓形,長5毫米,寬1毫米,邊緣不加寬亦不加厚,每面有4—5條高起細肋,被上指的短毛及橫皺狀排列的短毛,上部漸窄成粗喙,喙長1毫米。外層短冠毛糙毛狀,內層冠毛長,毛狀,長7毫米,細鋸齒狀。花果期9月。

產地分布

分布西藏(加查、措那)。生於山坡,海拔3 300—3 500米。模式標本采自西藏加查。

特徵

本種以舌狀小花白色為特徵,與其他兩種不同,至為特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