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風毛菊

白背風毛菊

白背風毛菊(Saussurea auriculata (DC.) Sch.-Bip.),菊科,風毛菊屬的一種植物。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白背風毛菊白背風毛菊

種中文名:白背風毛菊
海拔:2700-2900
命名來源:[Linnaea19:331.1846]
中國植物志:78(2):061
亞屬中文名:齒冠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Florovia(DC.)
亞族中文名:飛廉亞族
亞族拉丁名:CARDUINAEO.Hoffm.
族中文名:菜薊族
族拉丁名:CYNAREAELe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KITAM.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橫走,生等粗的根。莖直立,高80----120厘米,不分枝或少分枝,有棱,無毛或有稀疏的短柔毛。基生葉及下部莖葉未見,中部莖葉,無柄,基部擴大,有抱莖的小耳,大頭羽狀深裂,長8—12厘米,寬3--5厘米,頂裂片大,三角形,頂端漸尖,邊緣有鋸齒,齒頂有小尖頭,側裂片2--3對,偏斜三角形,邊緣全緣,頂端急尖,有小尖頭;上部莖葉與中部莖葉等樣分裂或羽狀淺裂;全部葉兩面異色,上面乾後黑色,有稀疏的糠秕狀毛或無毛,下面灰白色,被稠密的薄蛛狀絨毛。頭狀花序單生莖端或植株有2個頭狀花序。總苞寬鍾狀,直徑3.5厘米;總苞片5層,外層長三角形,長8毫米,寬1.5—1.8毫米,頂端漸尖,中層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長1.4—1.6厘米,寬2--3.8毫米,頂端長漸尖,反折,內層線形,長1.7厘米,寬1毫米,頂端漸尖,全部苞片邊緣有緣毛。小花紫色,長8.9毫米,細管部長3.9毫米,檐部長5毫米。瘦果圓柱狀,黑褐色,有鈍4棱,有瘤狀或刺突起,長3.5毫米,頂端有具細齒的小冠。冠毛1層,污褐色,羽毛狀,長1厘米。花果期8----9月。

生存環境

生於河谷針闊混交林,海拔2700---2900米。模式標本采自喜馬拉雅(Kumaon)。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