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耳精兵

白耳精兵

三國時期蜀漢的精銳部隊,也是劉備麾下的近衛軍,歸陳到統帥,此軍曾多次救劉備於危難之時,後又鎮守蜀漢東部,立下赫赫功勳。

基本信息

簡介

白耳精兵白耳精兵
“白耳精兵”也稱做白耳兵。
三國時期蜀漢的精銳部隊,也是劉備麾下的近衛軍,歸陳到統帥,此軍曾多次救劉備於危難之時,後又鎮守蜀漢東部,立下赫赫功勳。夷陵蜀軍戰敗,白耳軍指揮官陳到率白耳精兵數百,幾百桿槍就擋住了吳軍的狂追,白耳兵戰鬥力可見一斑。
“白耳兵”和“白毦”都是“白眊”(báimào,亦作“白髦”)的筆誤,估計是有人在上傳史料的時候誤把“眊”字看作“毦”,並且輸入法里找不到“毦”字,於是以“耳”代替,貽誤無窮!
史書對“白眊兵”的記述不多,僅一句,《諸葛亮集》:到所督,則先帝帳下白眊,西方上兵也。陳到在歷史上“名位常並趙雲,俱以忠勇之將稱”。值得一提的是白毦兵的指揮官陳到,陳到,汝南人,在劉備在豫州時成為劉備屬下,隨劉備轉戰四方,名位常亞於趙雲,都以忠勇著稱。蜀後主初期(223、224年左右),陳到被任命為護軍、征西將軍,封亭侯。226年,諸葛亮準備北伐,欲移軍漢中,於是在永安駐守的李嚴移屯江州,留下陳到駐守永安。陳到被任命為永安都督,仍歸李嚴統管。諸葛亮在與兄諸葛謹的信中提到:“陳到所督,是先帝帳下的精銳,蜀國的上等部隊。

相關資料

白耳精兵白耳精兵
“陳到所督,是先帝帳下的精銳,蜀國的上等部隊。”
“先帝帳下的精銳”指的就是白毦兵。他們的統帥是陳到,與趙雲並稱於蜀漢的大將(又一個被演義忽視的將軍),劉備命他率“白毦兵”與李嚴一起鎮守永安。
漢朝禁軍原為“建章營”,後改為“羽林軍”,開始只有“北軍”建制,漢武時增設“南軍”,南北呼應。蜀漢繼承漢朝軍制,有“虎步中軍”印為禁軍統帥。“左、右羽林郎和虎步營、虎騎營,長官稱部督或監。其他中軍統帥不固定,有監軍、都護、護軍等稱。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