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減少

白細胞減少

白細胞減少症指外周血白細胞絕對計數持續低於4.0×10^9/L。中性粒細胞是白細胞的主要成分,所以中性粒細胞減少常導致白細胞減少。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在成人低於2.0×10^9/L時,在兒童≥10歲低於1.8×10^9/L或﹤10歲低於1.5×10^9/L時,稱為中性粒細胞減少(neutropenia);嚴重者低於0.5×10^9/L時,稱為粒細胞缺乏症(agranulocytosis)。本病根據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白細胞減少症。一般輕度減少的患者臨床上不出現特殊症狀,多表現為原發病症狀。中度和重度減少者易發生感染和出現疲乏、無力、頭暈、食慾減退等非特異性症狀。

基本信息

定義和病因

定義

白細胞減少症白細胞減少症
白細胞是一類有核的血細胞。正常人的血細胞數目是4000-10000/UL(微升),每日不同的時間和機體不同的功能狀態下,白細胞在血液中的數目是有較大範圍變化的。當每微升超過10000個時,稱為白細胞增多;而每微升少於4000個時,則稱為白細胞減少。機體有炎症(即發炎)時會出現白細胞增多;白細胞減少可有遺傳性、家族性、獲得性等。其中獲得性占多數。藥物、放射線、感染、毒素等均可使粒細胞減少,藥物引起者最常見。避免用藥是要避免因為藥而產生的白細胞減少。

白細胞減少症,是指周圍白細胞計數持續下降所引起的一組症狀。典型表現為頭暈、乏力,肢體酸

軟,食慾減退,精神萎靡、低熱,屬祖國醫學“虛勞”範疇。中醫治療白細胞減少症採用益氣養血,補腎益精,健脾養胃諸法。

病因

當周圍血液的白細胞計數持續低於4.0×109/L以下時稱為白細胞減少症。由於白細胞中的成分主要是中性粒細胞及淋巴細胞,尤以中性粒細胞為主,故大多數情況下,白細胞減少是中性粒細胞減少所致。當中性粒細胞計數低於(1.5-1.8)×109/L時,稱為中性粒細胞減少症。一般白細胞少的原因有;病毒感染、傷寒等、也有因為藥物引起的。如系藥物

等引起的粒細胞減少,應立即停藥,適當套用生白藥物,如集落刺激因子(CsF)、碳酸鋰、茜草雙酯、多抗甲素等。停止接觸放射線或其他化學毒物。由脾功能亢進引起的,易發生反覆,嚴重感染,可做脾切除術。

其病因病機按細胞動力學可分為以下3個方面:

①白細胞生成障礙,包括由幹細胞的增殖減低或再生障礙。

②白細胞破壞過多,由於感染、免疫學因素而使白細胞破壞過多,使外周血中白細胞減少。

③粒細胞分布異常,由於各種原因而使邊緣池中白細胞增多,循環池中白細胞減少,亦形成可白細胞減少症。白細胞減少症患者自覺症狀不多,常以疲乏,頭暈為最常見,此外還有食慾減退,四肢痠軟,失眠多夢,低熱,畏寒,腰痠,心慌等症,常被醫生和患者忽視,診為其他疾病,此時須反覆檢查白細胞總數,如持續低於4.0×109/時,可診斷為白細胞減少症。白細胞減少症:除治療病因外,應根據不同患者及發病原理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案。

臨床表現

應首先分析病因,根據不同患者及發病機理採用的治療方案。西醫治療多予防治感染,激素,維生素B4,

鯊肝醇,利血生,氨肽素等。病情嚴重的給予造血刺激因子,到目前為止這些升白細胞的藥物療效都是暫時的,如病因未去除或原因不明,只能起到暫時的緩解作用,故我們一般選擇1-2種升白細胞藥物即可,觀察3-4周,如無效可換用其他組藥物,造血刺激因子和成分輸血雖見效快但價格昂貴和顯效一時,不是根本治療方法。中醫治療本病,側重於整體調節,故可從根本上達到治癒的目的,中醫認為本病初期多是氣血兩虛脾氣虧損為主,晚期傷及肝腎,導致腎陰虛,腎陽虛或陰陽兩虛,總以脾胃肝腎虛損為本。

臨床以補脾益腎,益氣補腎活血等方法治療白細胞減少,一般1-2周即可見效,而且有藥效持久,無不良

反應及副作用的優點,通過臨床及實驗研究,有些中藥具有明顯的升提白細胞的作用。如黨參、黃芪、虎杖、茜草根、紫河車、山甲、石葦、鹿角霜、五味子等。選用這些藥物,結合中醫辨證,對於治療血液病之白細胞減少症,腫瘤放療所致的白細胞減少及各種原因不明的白細胞減少,均有明顯提升白細胞作用。血液病專家組,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中成藥物,經臨床套用,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治療進行關鍵是去除病因而對原因未明的白細胞和粒細胞減少症可口服~種升白細胞藥物如利血生、鯊肝醇、碳酸鋰、維生素B等,但對粒細胞缺乏症病人,住院應按急診立即主治住院搶救,否則會危及生命,應給無菌隔離控制感染,血白細胞成分輸注對症處理,必要時應給粒或粒-單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GM-CSF)病因已明確,除去病因為治療的根本;藥物引起者,立即停藥;感染引起者,積極控制感染。繼發於其他疾病者,積極治療原發病。原因不明的白細胞減少症,有反覆感染者應及時控制感染,並注意預防感染。對病程較長,症狀不明顯,白細胞減少不明顯,且多次骨髓檢查無明顯粒細胞生成受抑者,主要是定期隨診,解除思想顧慮,不必過多依賴藥物。

多數患者呈良性過程。碳酸鋰有刺激骨髓粒細胞生成作用。劑量為0.6-0.9g/d,分3次口服,顯效後改為0.4g/d,分2次口服,維持2-4周為一療程。其副作用有輕度胃灼熱感、噁心、乏力,停藥後很快消失。但腎病者慎用。維生素B4、鯊肝醇、利血生、脫氧核糖核酸等藥物也可套用,但療效都不肯定。當周圍血液的白細胞計數持續低於4.0×109/L以下時稱為白細胞減少症。由於白細胞中的成分主要是中性粒細胸胞及淋巴細胞,尤以中性粒細胞為主,故大多數情況下,白細胞減少是中性粒細胞減少所致。

當中性粒細胞計數低於(1.5-1.8)×109/L時,稱為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白細胞減少症狀群,是由於原因不明和繼發於其他疾病之後而引起的疾病,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者原因不明;繼發性者認為其病因可由急性感染,物理、化學因素,血液系統疾病,伴脾腫大的疾病,結締組織疾病,過敏性疾病,遺傳性疾病等,獲得性或原因不明性粒細胞減少等。其病因病機按細胞動力學可分為以下3個方面:①白細胞生成障礙,包括由幹細胞的增殖減低或再生障礙。②白細胞破壞過多,由於感染、免疫學因素而使白細胞破壞過多,使外周血中白細胞減少。③粒細胞分布異常,由於各種原因而使邊緣池中白細胞增多,循環池中白細胞減少,亦形成可白細胞減少症。

白細胞減少症患者自覺症狀不多,常以疲乏,頭暈為最常見,此外還有食慾減退,四肢痠軟,失眠多夢,低熱,畏寒,腰痠,心慌等症,常被醫生和患者忽視,診為其他疾病,此時須反覆檢查白細胞總數,如持續低於4.0×109/時,可診斷為白細胞減少症。白細胞減少症:除治療病因外,應根據不同患者及發病原理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案。

症狀體徵

本病的臨床表現隨其白細胞或中性粒細胞減少的原因、程度和時間長短而異。根據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程度可分為輕度≥1.0×10^9/L、中度(0.5~1.0)×10^9/L和重度<0.5×10^9/L,重度減少者即為粒細胞缺乏症。

一般輕度減少的患者臨床上不出現特殊症狀,多表現為原發病症狀。中度和重度減少者易發生感染和出現疲乏、無力、頭暈、食慾減退等非特異性症狀。常見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可出現高熱、黏膜的壞死性潰瘍及嚴重的敗血症、膿毒血症或感染性休克。粒細胞嚴重缺乏時,感染部位不能形成有效的炎症反應,常無膿液,X線檢查可無炎症浸潤陰影或不明顯;膿腫穿刺可無或少量膿液。

病理病因

從中性粒細胞發生的過程看,在骨髓中可為幹細胞池(多能造血幹細胞—粒系定向祖細胞)、分裂池(原始粒細胞—中幼粒細胞)、貯存池(晚幼粒細胞—中幼粒細胞)。成熟的中性粒細胞多貯存於骨髓,是血液中的8~10倍,可隨時釋放入血。中性粒細胞至血液後,一半附於小血管壁,稱為邊緣池;另一半在血液循環中,稱為循環池。結合中性粒細胞的細胞動力學,根據病因和發病機制可大致分為三類:中性粒細胞生成缺陷,破壞或消耗過多,分布異常。中性粒細胞減少的機制複雜,可以是單一因素,但更多是多因素綜合作用所致。

中性粒細胞生成缺陷

(一)生成減少

1.細胞毒性藥物、化學毒物、電離輻射是引起中性粒細胞減少的最常見原因,可直接作用於幹細胞池和分裂池,破壞、損傷或抑制造血乾/祖細胞及早期分裂細胞。某些藥物可干擾蛋白質合成或細胞複製,作用呈劑量依賴性,另一些藥物的作用與劑量無關,可能是由於過敏或免疫因素引起。

2.影響造血幹細胞的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由於中性粒細胞生成障礙而引起減少。骨髓造血組織被白血病、骨髓瘤及轉移瘤細胞浸潤也可導致中性粒細胞減少。

3.異常免疫和感染致中性粒細胞減少是通過綜合性機制起作用的,異常免疫因素(如抗造血前體細胞自身抗體)及感染時產生的負性造血調控因子的作用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機制。

4.某些先天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患者,如周期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的發病機制可能是由於造血幹細胞缺陷而導致中性粒細胞生成減少。

(二)成熟障礙

維生素B12、葉酸缺乏或代謝障礙,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等由於粒細胞分化成熟障礙,造血細胞阻滯於幹細胞池或分裂池,且可以在骨髓原位或釋放入血後不久被破壞,出現無效造血。

中性粒細胞破壞或消耗過多

(一)免疫性因素

中性粒細胞與抗粒細胞抗體或抗原抗體複合物結合而被免疫細胞或免疫器官破壞,見於自身免疫性粒細胞減少、各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Felty綜合徵)及同種免疫性新生兒中性粒細胞減少。某些非細胞毒藥物或病原微生物(如肝炎病毒)進入機體形成的半抗原能與粒細胞的蛋白質結合為全抗原,從而誘發產生針對該抗原的抗體使粒細胞被破壞。

(二)非免疫性因素

病毒感染或敗血症時,中性粒細胞在血液或炎症部位消耗增多;脾腫大導致脾功能亢進後,中性粒細胞在脾內滯留、破壞增多。

中性粒細胞分布異常

(一)中性粒細胞轉移至邊緣池導致循環池的粒細胞相對減少,但粒細胞總數並不減少,故多稱為假性粒細胞減少。可見於異體蛋白反應、內毒素血症。

(二)粒細胞滯留循環池其他部位,如血液透析開始後2~15分鐘滯留於肺血管內;脾腫大,滯留於脾臟。

疾病診斷

病史

注意追問中性粒細胞減少發生速度、持續時間和周期性,藥物、毒物或放射線的接觸史。有無急慢性感染,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其他結締組織疾病等。有無家族史。

體檢

有無淋巴結、肝脾腫大,胸骨壓痛及相關疾病的陽性體徵和感染病灶。

實驗室檢查

(一)血常規 觀察粒細胞減少程度及是否伴有其他系統細胞減少和異常細胞。懷疑周期性中性粒細胞減少者,成人應每周檢查血象2次,連續6~9周;兒童每周檢查血象1次,連續4周即可。

(二)骨髓象 觀察增生程度,粒系各階段及其他細胞系的比例,可為診斷原發病或尋找中性粒細胞減少的原因提供線索。自身免疫性疾病繼發中性粒細胞減少可見粒系左移,早期細胞代償性增加。白血病、轉移瘤等可見異常細胞浸潤。中毒、藥物和嚴重感染所致的粒細胞缺乏症,可見粒細胞核固縮,胞漿內中毒性顆粒、空泡增多。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骨髓增生受抑,三系減少。

(三)特殊檢查

1.腎上腺素試驗 腎上腺素促使邊緣池中性粒細胞進入循環池。從而鑑別假性粒細胞減少。

2.中性粒細胞特異性抗體測定 包括白細胞聚集反應、免疫螢光粒細胞抗體測定法,以判斷是否存在抗粒細胞自身抗體。

檢查方法

一、血常規:白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百分率相對增加。

二、骨髓塗片:不同原因導致的粒細胞減少者,骨髓象各異。

治療方法

病因治療

對可疑的藥物或其他致病因素,應立即停止接觸。繼發性減少者應積極治療原發病,急性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等經過治療病情緩解或控制後,粒細胞可以恢復正常。脾功能亢進者可考慮脾切除。

防治感染

輕度減少者不需特別的預防措施。中度減少者感染率增加,應減少出入公共場所,並注意保持皮膚和口腔衛生,去除慢性感染病灶。粒細胞缺乏者,應考慮採取無菌隔離措施,防止交叉感染。感染者應行血、尿、痰及感染病灶分泌物的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及影象學檢查,以明確感染類型和部位。在致病菌尚未明確之前,可經驗性套用廣譜抗生素治療,復蓋革蘭氏陰性菌和革蘭氏陽性菌,待病原和藥敏結果出來後再調整用藥。若3~5天后無效,可加用抗真菌治療。病毒感染可加用抗病毒藥物。

升粒細胞藥物

造血生長因子,如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重組人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治療粒缺患者療效明確,可使中性粒細胞迅速增多,並增強其吞噬殺菌及趨化功能。常用劑量為2~10ug/(kg·d),常見的副作用有發熱、肌肉骨骼酸痛、皮疹等。

碳酸鋰有刺激骨髓生成粒細胞的作用,常用量為:0.6~0.9g/d,副作用為輕度胃灼熱感、噁心乏力等,腎臟疾患者慎用。

免疫抑制劑

自身免疫性粒細胞減少和通過免疫介導機制所致的粒細胞缺乏可用糖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劑治療。其他原因引起的粒細胞減少,則不宜採用。

預防護理

與粒細胞減少的病因及程度、持續時間、進展情況、及治療措施有關。輕、中度者,若不進展則預後較好。粒細胞缺乏症者病死率較高,預後取決於能否及時去除病因,控制感染,恢復中性粒細胞數量。

放射線及苯等化學毒物接觸者和使用易引起粒細胞減少的藥物者,須定期檢查血常規,以及時診治。有藥物過敏史或發生過用藥後粒細胞減少者,應避免服用同類藥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