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樹皮

白楊樹皮

白楊樹皮,為楊柳科植物山楊的樹皮。凡使白楊樹皮以銅刀刮粗皮蒸,從巳至未,出,用布袋盛,於屋東掛乾用。方出《雷公炮炙論》。

基本信息

白楊樹皮

正文

白楊樹皮
(《唐本草》)

異名

白楊皮(《梅師集驗方》)。

來源

為楊柳科植物山楊的樹皮。

植物形態

山楊,又名:大葉楊(《植物名實圖考》),明楊。
喬木。樹幹細長挺立,高至20米。一年生枝黃褐色,有光澤;多年生枝為青灰色或暗灰色,皮孔明顯。葉芽長0.5~1厘米,卵圓形,通常有4鱗片;單葉互生;大小形狀頗多變異,近三角形,通常長3~7.5厘米,寬3~8.5厘米,先端尖,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有不規則鋸齒;葉柄長3~6.5厘米,嫩枝上的葉有長至14厘米,葉柄長至8.5厘米者。葇荑花序,花先葉開放;雄花序長11.5厘米,雄蕊4~11枚,花葯長橢圓形或卵圓形,紅色或紫色;雌花序長7~15厘米,子房無梗,花柱極短,柱頭分裂,扁平。花盤為狹長漏斗狀,口緣有毛。蒴果橢圓狀紡錘形。種子倒卵形或卵形,淡褐色,種柄長,生多數長細毛。花期3~4月。
生於山坡。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陝西、四川等地。
本植物的根皮(白楊樹根皮)、枝(白楊枝)、葉(白楊葉)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炮製

《雷公炮炙論》:"凡使白楊樹皮以銅刀刮粗皮蒸,從巳至未,出,用布袋盛,於屋東掛乾用。"

性味

苦,寒。
①《唐本草》:"味苦,無毒。"
②《日華子本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