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坂村

白坂村

白坂村,全名白玉坂村,位於閩南廈漳泉的西北部,是安溪通往華安的連線村,村內眾山環繞,自然景觀非常豐富,高山產好茶,由於白坂村地勢高,所以被稱為好茶的主產區,所有田地都退耕還茶,主要經濟來源為茶葉,自產自銷,有的到全國各地經商,開茶葉店,經濟和建設都有了大起飛,隨著道路的擴寬和客車的進駐,以及安廈高速公路的通車,可以預計未來村民進出沿海廈漳泉大都市區越來越便利,經濟建設會越來越好。

村莊概況

白坂 佛耳山 山水 茶  旅遊 鐵觀音之鄉 白坂 佛耳山 山水 茶 旅遊 鐵觀音之鄉

白坂村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安溪縣祥華鄉,在鄉政府駐地西南9.8公里處,佛耳山西麓,海拔983米。古時該地盛產白色竹葉,故稱白葉坂、白玉坂,後簡稱白坂。村委會設在寨仔,轄4個自然村,廢村大畲。是安溪較靠近華安縣的村。通往華安縣仙都鎮的水泥路已經硬化多年,從此成為華安和安溪交接的連線村,往廈門可以有兩條路線選擇,大大改善偏僻山村的困境,境內有建於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的白葉堡遺址,從今存城堡殘跡看,依山構築在山侖脊上,坐北朝南,東西寬100米,南北深130米,總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建有房屋百餘間。村民主要為詹姓。

旅遊資源

白坂福地,風光旖旎,景色優美,境內名勝古蹟星羅棋布。其中,尤以白坂、大林尖、二尖山、佛耳山的風景最為秀美。

多卿《清溪詹氏族譜》曾收錄了歷史上名士標題的“多卿八景”,並就八景分別賦詩曰:

佛耳凌雲

清風峻絕古人齊,佛耳峰頭萬象低。

誰染亭台留鶴住,新詩好共白雲題。

佛耳山,又名佛天尖,海拔1535.5米,是安溪的第三高峰,亦是開先縣令詹敦仁當年喜愛的隱居之地。佛耳山山峰幽奇,山體峭絕高大,風景俊秀,古有“有我的高,無我的秀;有我的秀,無我山尖上一鴻長”之稱,詹敦仁贊之“美如佛”。現山上仍有許多歷史遺留下來的名勝古蹟,如望雲亭遺址、佛耳開天石刻、慈順夫人李氏墓、佛天岩及洞穴奇特的仙人洞等,是旅遊開發的好地方。

經濟發展

白坂村是一個茶葉生產基地

白坂產茶歷史悠久。明嘉靖《安溪縣誌》載:“茶,龍涓、崇信出者多。”後周顯德三年(956年),卸任後的詹敦仁入居佛耳山麓。因與名僧釋宏道(號介庵)交情甚厚,釋宏道特專程到佛耳山拜訪敦仁。詹“與道人介庵遊覽佛耳,煮茶待月而歸”後,留下詩曰:“活火新烹澗底泉,與君竟日款談玄。酒須逕醉方成飲,茶不容烹卻是禪。閒掃白雲眠石上,待隨明月過山前。夜深歸去衣衫冷,道服綸巾羽扇便。”可見,早在五代之季,白坂已經產茶。現在白坂的茶葉店遍布全國各地,比較著名由詹藝忠創建的安溪茶夫人有限公司、詹清河創辦的祥韻茶緣、詹毅強開創祥都茶業有限公司等茶葉公司均在此誕生。

白坂村為省級貧困村。時任祥華鄉黨委書記陳水潮,根據白坂獨特的氣候條件和豐富山地資源優勢,提出種植鐵觀音、振興白坂經濟的思路,大力發動民眾開墾茶園,種植優質名茶鐵觀音。到20世紀90年代末,全鄉茶園面積達到30多公頃,村內的山坡荒谷,綠色盡染,茶業成為白坂村的支柱產業和民眾收入的主要來源,創造了“以茶脫貧、靠茶致富”的山區經濟發展模式。近十年來,白坂村大力實施縣委、縣政府、鄉鎮府提出的“優質、精品、名牌”茶業發展戰略,茶葉生產迅速發展,茶葉品質不斷提高,備受消費者的青睞,茶農經濟收入年年增加。

交通展望

白坂村 白坂村

要致富先修路,白坂村於2012年在縣政府、鄉政府的支持下,已加寬白坂與多卿、白坂與嶺埔道路的擴寬工程已經完工,村內八字型,環村路也已經完工,通往安溪的客車進駐白坂村,給村民帶來更大的便利。

華安到廈門高速已經通車,省道S308經過本村,白坂村到廈門經濟特區大大提速,進入兩小時經濟圈,另外安溪廈門高速已通,40分鐘的車程,白坂到廈門走此道也進入2小時經濟圈,大大改善封閉落後的困境,以前白坂到安溪就需要3個小時,安溪到廈門要2.5個小時,安溪到泉州也要1.5小時,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財政的發展,有資金修路,為老百姓走出山村創造條件,通往城市更為便利。白坂村,從古到今培養有一大批的優秀人才活躍在廈門,泉州,福州,漳州及全國各地,發展事業和經商,為社會經濟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