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凌阿

白凌阿,男,生年不詳,清末內蒙古卓索圖盟喀拉沁右旗人,率領蒙、漢人民民眾多次進行了反清鬥爭。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白凌阿出身貧苦,父母早逝,又無近親扶持,自小受盡了生活的磨難,封建統治者的殘酷剝削和壓榨把他逼得走上了奮起反抗的道路。

生平事跡

公元1859年冬,白凌阿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毅然參加了王羅啟領導的漢族農民起義軍,他率領二百多名蒙古族人,先後在卓索圖盟的部分地區,奉天省的邊界地帶,山海關內外,多次反抗清朝政府。不久,他又到科爾沁王旗等地和彌勒僧格等建立了聯繫,還在奉天省的部分地區和哲里木盟科爾沁左翼中旗、後旗等地,率領蒙、漢人民民眾多次進行了反清鬥爭。

公元1860年初,白凌阿、王國良等人劫持了載著奉天省薪水的13輛車。同年11月,他們又劫獲了科爾沁王旗拉著金銀財寶的十幾輛車,並把這些錢財分給了受苦受難的人民民眾。

公元1861年初,白凌阿率領起義軍三百多人,到義州和那裡的抗交公糧隊匯合起來,組成了一支五百多人的隊伍,一舉攻占了義州城。清政府對此事非常震驚,他們急忙命令盛京將軍派兵鎮壓起義部隊。起義部隊和清軍在義州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最後,起義軍在白凌阿的率領下,從南門突圍,東渡大凌河,在閭陽附 近又和清軍遭遇。達這次戰鬥中,起義軍打死清軍的3個頭目,給予尾追的清軍沉重打擊。事後,清政府又命令熱河總督指派法庫營督軍松年等人動用蓬川、建昌、朝陽等地的大批軍隊對白凌阿的義軍進行圍剿。

同年3月,白凌阿和和朝陽一帶農民起義領袖劉珠、李風奎、才寶善等人建立了聯繫,先後攻占了朝陽、赤峰縣城,並焚燒官府,奪取庫銀,釋放5百多犯人。

清朝政府因清剿失利,便大批地調遣京畿(ji)禁軍和哲里木盟、歸化城的5千步、騎兵攻朝陽。但白凌阿的起義軍打探到達訊息之後,便從根據地朝陽鳳凰山急速轉移。4月9日,起義軍在一個叫水川的地方又二次沉重地打擊了圍剿的清軍。4月中旬,起義沿著大凌向向東進軍,經過忙牛山和八家子,在桃花園又和尾形的清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由於腹背受敵。這次戰鬥,劉珠戰死,李風奎被捕犧牲。起義軍受到了嚴重創傷。但白凌阿、才寶善仍率領餘部繼續轉戰敖漢、建昌以及卓索圖、昭烏達盟和奉天西部地區,隊伍逐漸發展到了三、四千人。

公元1862年(清同治七年)2月,在清軍追剿下,起義再度失利。白凌阿在蒙旗民眾的掩護下隱藏起來。 公元1863年秋,白凌阿、才寶善、王五、彌勒僧格等重舉義旗,在昌圖境內屢敗清軍,並進逼吉林省境。

公元1865年,東北各族人民的武裝起義掀起了新的高潮,起義遍及東三省和內蒙東三盟。清廷急調大批京能禁軍和在關內鎮壓捻軍的部隊,會同東北原有各軍及蒙旗馬隊合力對義軍進行圍剿。直到公元1866年夏,武裝起義高潮才被鎮壓下去。但白凌阿、彌勒僧格仍在蒙旗民眾的掩護下,堅持鬥爭,並於公元18b7午研又發動了起義。他們輾轉征戰於卓索圖、昭烏達兩盟及奉天、熱河、吉林和哲里木盟的部分地區。在清軍和蒙古王公的聯合鎮壓下,白凌阿於公元1868年(同治七年)2月不幸被捕,英勇犧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