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酵初乳

發酵初乳又稱酸初乳。經自然發酵或人工發酵而成的牛初乳。多採用自然發酵。製作時,將初乳貯於清潔無毒的木器、塑膠容器或其他非金屬容器內,加蓋,利用初乳本身酸度較高的特性進行自然發酵。

又稱酸初乳。經自然發酵或人工發酵而成的牛初乳。多採用自然發酵。製作時,將初乳貯於清潔無毒的木器、塑膠容器或其他非金屬容器內,加蓋,利用初乳本身酸度較高的特性進行自然發酵。同一日產犢的初乳可貯於同一容器中,不同日產犢的初乳應分容器貯存,待發酵後可混合在一起。
發酵初乳的製作:
自然發酵:把新鮮混合初乳過濾後倒入塑膠桶內(不宜用金屬桶),及時蓋上桶蓋(不宜過滿以防發酸後溢出),放在室內陰涼的地方,任其自然發酵。為了防止乳脂與乳清分離,每天應攪拌1次。發酵時間視氣溫而定,室溫在10~15℃,發酵5~7天:室溫15~20℃,養殖業發酵3~4天即可;室溫20~25℃,發酵2 天左右:室溫25~30℃,發酵1天;室溫30℃以上,發酵8~12小時即成。
定向發酵:把新鮮混合初乳過濾後水浴加溫到80℃,保持5~10分鐘,然後將其冷卻到40℃,倒入已消毒的塑膠桶內,按5~7%的比例加入發酵劑(保加利亞乳酸桿菌和鏈球乳酸菌的擴大培養劑),攪勻後及時蓋上桶蓋,每天攪拌1次。當室溫在10~15℃時,發酵2天左右即可;室溫 20~25℃時,發酵1天;室溫25~30℃,發酵12小時;室溫30~35℃,發酵4小時左右即成。
發酵初乳在飼餵前應先攪拌均勻,然後取需要量加入80℃左右的水,將奶溫調至38℃進行飼餵(初乳∶水 =2∶1~3∶1)。養殖業個別犢牛在第一次餵給時對發酵初乳可能會不適應,可摻入一些鮮乳誘食。也可在餵前加入0.5%的碳酸氫鈉中和,以改善其適口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