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光閃

發光閃

發光閃是光是一種以電磁波形式存在的物質。電磁波的波長範圍很寬,包含了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宇宙射線等。其中,波長為380nm~780nm的電磁波能夠引起人眼的視覺反應,因而稱為可見光。處於基態的分子中的電子吸收能量(電、熱、化學和光能等)被激發至激發態,這些處於激發態的電子,通常以輻射躍遷方式或無輻射躍遷方式再回到基態。

寬頻——半寬度為100nm,如CaWO4;

發光閃 發光閃
窄帶——半寬度為50nm,如Sr(PO4)3Cl:Eu3+;
線譜——半寬度為0.1nm,如GdVO4:Eu3+.
發光效率有3種表示方法:量子效率——指發光的量子數與激發源輸入的量子數的比值;
能量效率——指發光的能量與激發源輸入的能量的比值;
光度效率——指發光的光度與激發源輸入的光度的比值。
光的分類
a.根據激化能量方式:
光致發光材料,陰極射線激化發光材料,電致發光材料,X射線發光材料,化學發光材料,放射性發光材料。
b.根據發光材料的組成:
無機發光材料,有機發光材料和複合發光材料。

可見光

可見光具有以下特性
(A)可見光波長範圍有限,只占整個電磁波波譜的極小一部分。
(B)不同波長的光呈現的顏色各不同,波長從長到短,分別呈現紅、橙、黃、綠、青、藍、紫。
(C)單一波長和波譜寬度小於5nm的光稱為單色光。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波長成分的光稱為複合光,複合光使人眼產生混合色。由於它不能作為單色光出現在光譜上,所以又稱為非譜色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