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漢字]

登[漢字]
登[漢字]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登 是一個象形字,本義是指上車,主要用於動詞表示踐踏,腳向下用力,另有姓氏名“登”。出自《岳陽樓記》、《淮南子·覽冥》、《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等。 詞組有登基、登極、登記、登程、登入、登門拜訪、登山越嶺。

基本信息

部首筆畫

登[漢字] 登[漢字]

部首:癶

部外筆畫:7,

總筆畫:12

結構:半包圍

五筆86&98:WGKU

古文形體 古文形體

倉頡:NOMRT

鄭碼:XSJU

筆順編號:543341251431

四角號碼:12108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767B

基本字義

登的書法 登的書法

dēng ㄉㄥˉ

上,升:~山。~車。~門。~天。~台。~場(chǎng )。~高。~攀。~臨。~科。~程。~堂入室。

踩,踐踏,腳向下用力:~踏。踢~。

記載:~記。~報。~載。

穀物成熟:~歲(豐年)。五穀豐~。

立刻:~時。“~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

進:~崇(進用推崇)。

方言,穿:~上靴子。

登[漢字] 登[漢字]

方言集匯

粵語:dang1

客家話:[海陸豐腔] den1 [客英字典] den1 [沙頭角腔] dien1 [梅州腔] den1 dang1 [台灣四縣腔] den1 [客語拼音字彙] dang1 den1 [陸豐腔] den1 [寶安腔] den1 [東莞腔] den1

漢英互譯

rise,mount,board,climb ascend mount publish record step on

詳細釋義

登 dēng

動詞

請添加圖片說明 請添加圖片說明

(象形。本義:上車)

同本義 [get on a car] 登,上車也。——《說文》 登,升也。——《爾雅》 登車則有光矣。——《禮記·玉藻》 登軾而望之。——《左傳·莊公十年》 (袁可立)與辟嬉戲,即為登壇部署兵馬狀。——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升,上,從下而上 [ascend;mount;scale] 登席不由前。——《禮記·玉藻》。註:“升也。” 欲釋階而登天兮。——《楚辭·惜誦》。註:“上也。” 誕上登於岸。——《詩·大雅·皇矣》 登斯樓也。——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從人四五百,鬱郁登郡門。——《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示例

又如:捷足先登;登寶(登基;帝王即位);登筵(登上筵席);登平(上升);登仙(聲名直上或升遷高官)

進獻 [offer] 農乃登黍。——《呂氏春秋》 又如:登隆(進上隆貴的);登儀(進獻禮物);登閒(進入馬廄);登薦(進獻)

增加 [add] 皆登一焉。——《左傳·昭公三年》。註:“加也。” 又如:登降(增減);登損(增減);登曜(增添光彩)

成熟;豐收 [rippen] 五穀不登,禽獸逼人。——《孟子·滕文公》 風雨時節,五穀登熟。——《淮南子·覽冥》 禾稼登熟。——《越絕書·紀吳王占夢》 年穀不登。——《禮記·曲禮》 蠶事既登。——《禮記·月令》 始至之日,歲比不登。——宋·蘇軾《超然台記》 又如:登年(豐年);登秋(秋收);登衍(豐收);五穀豐登

登記;記載 [enter;record;register] 掌登萬民之數。——《周禮·秋官·司民》 又如:登下(登記與削除);登紀(登記)

登天,指死 [die]。如:登仙(人死亡的婉辭;成仙人);登真(成仙。稱人死亡的婉辭)

成,引申為定 [become;success] 登是南邦。——《詩·大雅·崧高》 登其夫家之眾寡。——《周禮·遂人》 不登於器。——《左傳·隱公五年》 且不登叛人也。——《左傳·襄公二年》

加封,升任 [confer (a title)]。如:登建(進立,升封);登軸(進任要職)。

進用;選拔 [promote]。如:登用(進用);登臣(進用官吏);登拔(選拔)

謂科舉考試中選 [enroll]。 登博學弘詞科。——歐陽修《新唐書》 又如:登龍(登龍門。比喻科舉中試);登科發甲(考中進士為“登科”。發甲同登科);登鄉薦(考取鄉試) (袁可立)登籍四十六年,居朝僅十二載。——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超過 [surpass]。如:登三(功德登於三王之上)

踩;踏 [step on;tread]。如:登在窗台上擦玻璃;登鋒履刃(踩踏刀劍的鋒刃。比喻衝鋒陷陣在最前頭)

蹲;呆 [squat on the heels] 荊公見屋傍有個坑廁,討一張毛紙,走去登東。——《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 又如:登東(解手。東:東圊,廁所);登坑(蹲茅坑)

穿 [put on;wear] (寶玉)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紅樓夢》 又如:登雲履(法師做法術時穿的鞋);登上鞋。

上路,登程 [set out;start off on a journey]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唐·杜甫《石壕吏》

1.

(象形。本義:上車)

2.

同本義 [get on a car] 登,上車也。——《說文》 登,升也。——《爾雅》 登車則有光矣。——《禮記·玉藻》 登軾而望之。——《左傳·莊公十年》 (袁可立)與辟嬉戲,即為登壇部署兵馬狀。——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3.

升,上,從下而上 [ascend;mount;scale] 登席不由前。——《禮記·玉藻》。註:“升也。” 欲釋階而登天兮。——《楚辭·惜誦》。註:“上也。” 誕上登於岸。——《詩·大雅·皇矣》 登斯樓也。——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從人四五百,鬱郁登郡門。——《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示例

又如:捷足先登;登寶(登基;帝王即位);登筵(登上筵席);登平(上升);登仙(聲名直上或升遷高官)

4.

進獻 [offer] 農乃登黍。——《呂氏春秋》 又如:登隆(進上隆貴的);登儀(進獻禮物);登閒(進入馬廄);登薦(進獻)

5.

增加 [add] 皆登一焉。——《左傳·昭公三年》。註:“加也。” 又如:登降(增減);登損(增減);登曜(增添光彩)

6.

成熟;豐收 [rippen] 五穀不登,禽獸逼人。——《孟子·滕文公》 風雨時節,五穀登熟。——《淮南子·覽冥》 禾稼登熟。——《越絕書·紀吳王占夢》 年穀不登。——《禮記·曲禮》 蠶事既登。——《禮記·月令》 始至之日,歲比不登。——宋·蘇軾《超然台記》 又如:登年(豐年);登秋(秋收);登衍(豐收);五穀豐登

7.

登記;記載 [enter;record;register] 掌登萬民之數。——《周禮·秋官·司民》 又如:登下(登記與削除);登紀(登記)

8.

登天,指死 [die]。如:登仙(人死亡的婉辭;成仙人);登真(成仙。稱人死亡的婉辭)

9.

成,引申為定 [become;success] 登是南邦。——《詩·大雅·崧高》 登其夫家之眾寡。——《周禮·遂人》 不登於器。——《左傳·隱公五年》 且不登叛人也。——《左傳·襄公二年》

10.

加封,升任 [confer (a title)]。如:登建(進立,升封);登軸(進任要職)。

11.

進用;選拔 [promote]。如:登用(進用);登臣(進用官吏);登拔(選拔)

12.

謂科舉考試中選 [enroll]。 登博學弘詞科。——歐陽修《新唐書》 又如:登龍(登龍門。比喻科舉中試);登科發甲(考中進士為“登科”。發甲同登科);登鄉薦(考取鄉試) (袁可立)登籍四十六年,居朝僅十二載。——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13.

超過 [surpass]。如:登三(功德登於三王之上)

14.

踩;踏 [step on;tread]。如:登在窗台上擦玻璃;登鋒履刃(踩踏刀劍的鋒刃。比喻衝鋒陷陣在最前頭)

15.

蹲;呆 [squat on the heels] 荊公見屋傍有個坑廁,討一張毛紙,走去登東。——《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 又如:登東(解手。東:東圊,廁所);登坑(蹲茅坑)

16.

穿 [put on;wear] (寶玉)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紅樓夢》 又如:登雲履(法師做法術時穿的鞋);登上鞋。

17.

上路,登程 [set out;start off on a journey]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唐·杜甫《石壕吏》

名詞

(1) 古代祭器名 [sacrificial vessel]

昂盛於豆,於豆於登。——《詩·大雅·生民》

(2) 又如:登豆(泛指祭器和食器)

形容詞

(1) 高 [high]

不哀年之不登。——《國語·晉語》。註:“高也。”

涉三皇之登閎。——《漢書·揚雄傳》

(2) 又如:登閎(高遠,高大)

副詞

(1) 即刻 [at once]

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登時(馬上;立刻);登場(當場);登答(立刻答覆)

常用詞組

登岸 dēng’àn [go ashore] 上岸;登上陸地。

登報dēngbào [publish in a newspaper] 在報紙上刊載。 這份公告登報了。

登場dēngchǎng(1) [be carried to the threshing ground]∶ [穀物] 收割運到場上。 小麥已經登場。(2) [come on stage]∶ [劇中人] 出現在舞台上。

登程dēngchéng [set out;sart off on a journey] 上路,出發。

登船dēngchuán [embark] 上船 部隊在午夜時登船

登峰造極dēngfēng-zàojí [reach the limit] 登上頂峰,到達最高點。比喻精絕的造詣。 便終身不脫依傍二字,斷不能登峰造極。——清·顧炎武《與人書》

登高dēnggāo [ascend a height] 上到高處。也特指重陽節登山的風俗。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唐·李白《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

登基dēngjī(1) [ascend the throne] 就任或繼任王位。 女皇於1918年登基。(2) 也說“登極”

登極dēngjí [be enthroned] 帝王即位執政。

登記dēngjì [register;check in] 載入正式記錄。 在名單上登記。

登科dēngkē [receive government degrees] 科舉時代應考人被錄取,也說“登第”。

登臨dēnglín [visit fam ous muntains,place of interest,etc.] 登山臨水或登高臨下,泛指遊覽山水。 南望彭澤、都昌諸山,煙雨空濛,鷗鷺滅沒,極登臨之勝。——宋·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登入dēnglù [land] 渡過海洋或江河登上陸地。

登錄dēnglù [enroll]列入;記載

登門dēngmén [call at sb's house] 上門去對方家。 登門拜訪

登攀dēngpān [climb;scale a height] 攀登,努力向上。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毛澤東《水調歌頭·重上井岡上》

登山dēngshān [climb] 徒步爬山;體育運動的一種。 它的計畫包括幾次登山。

登山臨水dēngshān-línshuǐ [scale the summit and face the water] 登上山頭,來到水邊。形容遊覽山水名勝。也指長途跋涉。 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戰國楚·宋玉《九辨》

登山越嶺dēngshān-yuèlǐng [up hill and down dale] 形容長途跋涉,旅途艱辛。 幸虧他登山越嶺,跋涉崎嶇。——《西遊記》

登市 dēngshì [on sale] 季節性貨物或新開發的物品,軟體等的上市。 由於旱災,今年水果登市較遲。

登台dēngtái(1) [appear]∶演員出現在觀眾面前。 他去年第一次在百老匯登台(表演)。(2) [take the stage and perform]∶走上講台或舞台。 他想登台表演一番。

登台拜將dēng-táibàijiàng [to appoint military leader] 喻指任命將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腦人物。 這瀝泉原是神物,令郎定有登台拜將之榮。——清·錢彩《說岳全傳》

登堂入室dēngtáng-rùshì [pass through the hall into the inner chamber——reach a higher level in one's studies or fecome more proficient in one's profession] 登上廳堂,又進入內室。比喻學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亦比喻學藝深得師傳。 皆黃門登堂入室者,實自足以名家。——宋·吳炯《五總志》

登位dēngwèi [ascend the throne or seat] 登上皇位;晉升職位。

登載dēngzǎi [publish(in newspapers or magazines)] [新聞、文章等]被印在報刊上發表。

1.

登岸

2.

登報

3.

登場

4.

登程

5.

登船

6.

登峰造極

7.

登高

8.

登基

9.

登極

10.

登記

11.

登科

12.

登臨

13.

登入

14.

登錄

15.

登門

16.

登攀

17.

登山

18.

登山臨水

19.

登山越嶺

20.

登市

21.

登台

22.

登台拜將

23.

登堂入室

24.

登位

25.

登載

拼音是deng的漢字

拼音是deng的漢字共有25個,如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