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譯叢之三:結直腸癌

癌症譯叢之三: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中的腺瘤 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病因學

基本信息

作 者:(義大利)波茲·德·里昂 編著,趙平 主譯

癌症譯叢之三:結直腸癌癌症譯叢之三:結直腸癌
出 版 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版 次:1
頁 數:243
字 數:317000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801569837
包 裝:精裝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用20年積累的豐富經驗,參閱了大量最新的文獻,從病因談到治療、從普查講到預防、從分子生物學視角分析臨床診治的各個方面,對結直腸癌近年來在各個領域取得的進展做了客觀和深刻的評價,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一本有價值的參考書。

目錄

1 結直腸癌病因學

結直腸癌介紹和流行病學研究現狀
環境因素和結直腸癌
膳食和微量元素
體力活動、肥胖和營養失衡
激素
吸菸和飲酒
炎症性腸病
藥物
結直腸息肉和腺瘤
家族性和遺傳性因素
家族性結直腸癌
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HNPCC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
基因與環境的相互作用
結論
參考文獻

2 結直腸癌發病機制

引言
結直腸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結直腸癌發病機制:一種疾病的多種分子改變途徑
散發性結直腸癌的發展(雜合性缺失途徑)
家族性腺瘤樣息肉病和其他息肉病綜合徵中
腫瘤的發展
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的癌變過程
(增變基因/微衛星不穩定途徑)
有絲分裂檢測點基因突變途徑
大腸炎性疾病的腫瘤演變過程
家族性腫瘤分子改變:APC基因11307K突變
結論
參考文獻

3 結直腸癌病理學

引言
結直腸黏膜
正常結構
細胞增殖
異常隱窩
腺瘤性息肉
描述性流行病學
分布、大小和多發性
組織病理學,不典型增生和“惡性腺瘤”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及遺傳性非息肉病性
結直腸癌中的腺瘤
腺瘤-癌的改變步驟
腺瘤性息肉的病因
其他類型的息肉
增生性息肉、混合性息肉和鋸齒狀腺瘤
扁平腺瘤
錯構瘤性息肉
炎性腸病中的息肉和不典型增生
其他良性腫瘤
結直腸癌
腺瘤-腺癌序變過程及“初始”發生的癌變
大體觀
組織學特徵和分級
轉移和分期模式
大腸其他腫瘤
結論

4 結直腸癌的診斷及臨床特點

5 結直腸癌的普查和監測
6 結直腸癌的預防與化學干預
7 結直腸癌的治療
8 結直腸癌生存和隨訪
9 肛管癌
10 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
11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12 其他的大腸息肉病
13 大腸類癌
14 展望

部分章節

1 結直腸癌病因學

引言
結直腸癌病因學
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在西方已開發國家中尤為突出,全世界每年因結直腸癌死亡的人數高達50多萬。近年來有關大腸惡性腫瘤的流行病學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和環境這兩方面,有關這兩方面因素協同作用的致瘤機理研究引發了人們極大的興趣,也為腫瘤的病因學研究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
與其他惡性腫瘤(如胰腺癌、腎癌、腦瘤等)相比,結直腸癌的病因和發病機理還不甚明了。20多年來,人們對結直腸癌的致病因素逐漸有了一些新的認識。現在我們知道1%~5%的結直腸腫瘤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如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HNPCC)、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許多環境因素,如飲食、生活習慣、體重以及激素等都與結直腸腫瘤的發生和發展密切相關。有證據顯示,大部分結直腸癌都是從良性的癌前病變(如腺瘤)發展而來,徹底切除這些癌前病變能阻止癌的發生。近年來,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也進一步提高了我們對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突變基因等)在癌變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方面的認識口。
這一章主要介紹結直腸癌病因學方面的研究進展。從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任何單一因素都不會導致結直腸癌的發生,結直腸癌的發生是許多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結直腸癌介紹和流行病學研究現狀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1996年世界範圍內確診的結直腸癌新發病例約為90多萬,占癌症新發病例的8.5%。各地的發病率相差很大,在第三世界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如塞內加爾、墨西哥、印度等,年發病率為0.6~5.0/10萬;但在北美、西歐和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年發病率卻高達50~70/10萬。這種差異通常被歸咎於飲食因素,但遺傳、環境等因素也可能是主要原因。在印度,結直腸癌主要在富裕人群以及處於西風帶的帕西拜火教徒中高發,而在印度斯坦和絕對素食的耆那教徒中發病率相對較低。男性直腸癌的發病率是女性的2倍,而結腸癌的發病率卻沒有性別差異。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