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唇卷瓣蘭

瘤唇卷瓣蘭

瘤唇卷瓣蘭(Bulbophyllum japonicum (Makino) Makino),蘭科,石豆蘭屬的一種植物。

基本信息

目錄

基本資料

形態特徵

產地

生存環境

本種提示

基本資料

瘤唇卷瓣蘭瘤唇卷瓣蘭

種中文名:瘤唇卷瓣蘭 (台灣蘭科植物)日本卷瓣蘭(台灣植物志),日本紅花石豆蘭(台灣蘭科植物彩色圖鑑)
命名來源:(台灣蘭科植物)[Bot.Mag.Tokyo 24: 31. 1910]
中國植物志:19:216
組中文名:單葉卷瓣蘭組
組拉丁名:Sect.Cirrhopetalum
亞族中文名:石豆蘭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Bulbophyllinae Schltr.

形態特徵

根狀纖細,粗約1.2毫米,在每相距7—18毫米處生1個假鱗莖。假鱗莖卵球形,長5—10毫米,中部粗3—5毫米,頂生1枚葉,幼時被膜質鞘,乾後表面具皺紋。 葉革質,長圓形或有時斜長圓形,通常長3—4.5厘米,中部寬5—8毫米,先端銳尖, 基部漸狹為長約2毫米的柄,中部以上邊緣具細乳突,乾後邊緣稍下彎。花葶從假鱗莖基部抽出,通常高出葉外,長2—3厘米,傘形花序常具2—4朵花;花序柄粗0.8毫 米,具3枚筒狀鞘;花苞片披針形,長約2毫米;花梗和子房長約4毫米;花紫紅色; 中萼片卵狀橢圓形,長約3毫米,中部以下寬1.5毫米,先端短急尖,具3條脈,邊緣 全緣;側萼片披針形,長5—6毫米,基部上方寬約2毫米,向先端長漸尖或短漸尖, 具3條脈,中部以上兩側邊緣內卷,基部上方扭轉而側萼片的上下側邊緣彼此靠合;花瓣近匙形,長2毫米,上半部寬1.5毫米,先端圓鈍,具3條脈,邊緣全緣;唇瓣肉質,舌狀,向外下彎,長約2毫米,基部上方兩側對摺,中部以上收狹為細圓柱狀,先 端擴大呈拳卷狀;蕊柱長約1.5毫米;蕊柱足長約1毫米,其分離部分長0.5毫米;蕊柱齒鑽狀,長0.7毫米;藥帽半球形,前緣先端近圓形,全緣。 花期6月。

產地

產福建北部(崇安)、台灣(苗栗以北地區)、湖南西南部(洞口)。廣東(地點不詳)、廣西東部至東北部(興安、金秀)。生於海拔600-1500米的山地闊葉林中樹幹上或溝谷陰濕岩石上。也分布於日本(模式標本產地)。

生存環境

生於海拔600—1500米的山地闊葉林中樹幹上或溝谷陰濕岩石上。

本種提示

本種的唇瓣先端增厚呈拳卷狀,易與本組其他種區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