瘞鶴銘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內容介紹《瘞鶴銘: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是古代高士為悼亡羽化的仙鶴而作的一篇銘文,原刻於焦山西麓臨江崖壁之上。 對崩落江底千年而今尚存殘石五塊的《瘞鶴銘》殘碑的時代、作者、銘文和思想藝術的研究、探討從未停歇,並衍生出諸多的學術課題和研究學派。 來自國內外的30多位著名學者出席研討會並提交了30餘篇學術論文,從書法藝術、歷史考據、文本鉤沉等各個方面全面系統地探究和論述了《瘞鶴銘》的時代、作者、思想藝術性、書法美學等;也為2008年進行的《瘞鶴銘》殘石的水下考古打撈工程作了充分、深入的理論探索和準備。

內容介紹

《瘞鶴銘: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是古代高士為悼亡羽化的仙鶴而作的一篇銘文,原刻於焦山西麓臨江崖壁之上。後崖石崩塌,墮於江中,遂致殘損。至北宋初,因冬季水枯石出,始為人知,歷經好事者尋訪捶拓,聲譽日隆,遂為書法史上的赫赫巨跡。對崩落江底千年而今尚存殘石五塊的《瘞鶴銘》殘碑的時代、作者、銘文和思想藝術的研究、探討從未停歇,並衍生出諸多的學術課題和研究學派。
2007年,為廣泛吸納和分享國內外學術界對《瘞鶴銘》研究的新觀點、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成果,中共鎮江市委宣傳部與江蘇省書法家協會聯合在古城鎮江舉辦了“2007·瘞鶴銘國際學術研討會”暨“2007·中國鎮江瘞鶴銘全國書法名家邀請展”。來自國內外的30多位著名學者出席研討會並提交了30餘篇學術論文,從書法藝術、歷史考據、文本鉤沉等各個方面全面系統地探究和論述了《瘞鶴銘》的時代、作者、思想藝術性、書法美學等;也為2008年進行的《瘞鶴銘》殘石的水下考古打撈工程作了充分、深入的理論探索和準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