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藥膳方

痛經藥膳方,治療痛經的中醫方法。主要藥材有黨參、黃芪等。具有補氣行氣,調經止痛之功效。


痛經是一種自覺症狀,指月經期前後感到腹痛、腰痛、甚至劇痛難忍,藥膳可作為輔助了療法用於本玻經常食用參芪補膏調經草湯、桂漿粥、烏雞湯等藥膳,可讓通經者在經期中不再感到痛苦。
參芪補膏
功效:補氣補血,適用於氣血不足型痛經。
配料:黨參50克,黃芪、當歸各30克,大棗20個,紅糖100克。
製作:將前3味藥加水煎煮2次,去渣取汁500毫升;再將大棗文火燉爛取汁及棗泥,然後入藥汁,加紅糖收膏。
用法:每次服30克,每日3次。
調經草湯
功效:補氣行氣,調經止痛,可輔治氣滯血瘀型痛經。
配料:肥瘦豬肉、調經草各60克、蔥、姜、八角、茴香各少量,豆油、鹽、糖、料酒各適量。
製作:1、豬肉、調經草洗淨;豬肉切2厘米見方塊;調經草及八角、茴香裝入紗布袋備用。2、炒鍋內加入色拉油,油熱後放入豬肉,翻炒至水氣散出時,加清水1000毫升,放入鹽、糖、料酒及紗布袋。4、湯開後改用文火煮90分鐘即可。
用法:佐餐食。
桂 漿 粥
功效:溫中補陽,散寒止痛,適用於虛寒性痛經、腹痛、飲食減少、消化不良、大便稀薄等。
配料:肉桂2~3克,大米50~100克,紅糖適量。
製作:肉桂煎取濃汁去渣;大米加水適量,煮沸後,調入桂汁及紅糖,同煮為粥即可。或用肉桂末1~2克調入粥內同煮。
用法:每日2次。一般以3~5天為一療程。
烏 雞 湯
功效:溫中健胃,補益氣血,適用於氣血雙虧、偏於虛寒痛經者。
配料:烏骨雞500克,陳皮3克,良姜3克,草果2個,胡椒、蔥、醋適量。
製作:將雞切塊,與上述各味同煮,文火燉爛。
用法:每日2次,吃肉喝湯。
姜棗紅糖湯
功效:補脾胃,溫中益氣,適用於寒濕凝滯型、氣血虛型痛經。
配料:乾薑、大棗、紅糖各30克。
製作:將大棗去核洗淨,乾薑洗淨切片,加紅糖同煎湯服。
用法:每日2次,溫熱服。
摘自中國中醫藥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