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風清熱飲

疏風清熱飲,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四。主治面上風癬,時作痛癢。

組成

苦參(酒浸,蒸曬九次,炒黃)二錢,皂角、皂角剌、全蠍(上炒)、防風、荊芥穗、金銀花、炒蟬蛻各一錢。

用法用量

加蔥白三寸,水、酒各半煎服。

主治

面上風癬,時作痛癢。

附方

名稱:疏風清熱飲

組成:清水豆卷、桑葉、連翹、炒梔子皮、薄荷、黃芩、僵蠶、鉤藤、菊花

用法:水煎服

主治:急驚風高熱期,壯熱,面紅唇赤,涕淚俱無,頭部劇痛,驚悸焦啼,脈洪數者

出處:《實用中醫小兒科學》

功用:解熱鎮痙

名稱:疏風清熱飲

組成:羌活、防風、荊芥、黃芩、甘草

用法:水煎服

主治:蝦蟆瘟。遍身如蝦蟆之皮,皆屬於風熱

出處:《玉案》卷二

名稱:疏風清熱飲

組成:苦參、全蠍、皂角刺、芥穗、防風、蟬蛻、銀花白芷、桔梗

用法:蔥白三寸,酒為引

主治:婦女面生桃花癬

出處:《梅氏驗方新編》

名稱:疏風清熱飲

組成:荊芥、金銀花、赤芍、防風、玄參、連翹殼、浙貝母、桔梗、天花粉、淡黃芩、牛蒡子、桑白皮、甘草

主治:風熱喉痹。咽喉微腫,乾燥微痛,吞咽或咳嗽疼痛加劇,有時伴有微發熱,頭痛,聲嘶,口乾唇赤,舌苔薄白或微黃

出處:《言庚孚醫療經驗集》

功用:辛涼透表,清熱利咽

名稱:疏風清熱飲

組成:荊芥、防風、牛蒡子、蒺藜、蟬衣、生地、丹參、赤芍、山梔、黃芩、銀花、連翹、生甘草

主治:風熱型蕁麻疹

出處:《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功用:疏風清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