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壚

當壚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煮酒;飲酒。

基本內容

dāng lú ㄉㄤ ㄌㄨˊ

當壚(當壚|當罏)

亦作“ 當罏 ”。 1.指賣酒。壚,放酒罈的土墩。 漢 辛延年 《 羽林郎》詩:“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 唐 李白 《江夏行》:“正見當壚女,紅妝二八年。”《警世通言·俞仲舉題詩遇上皇》:“忽一日, 卓王孫 家僮有事到 成都府 ……正來到 司馬長卿 肆中。見當罏之婦,乃是主翁小姐,喫了一驚。”

(2).指煮酒;飲酒。 南朝 陳 徐陵 《春情》詩:“薄夜迎新節,當壚卻晚寒。”

(3).對著酒壚;在酒壚前。 南朝 梁簡文帝 《當壚曲》:“當壚設夜酒,宿客解金鞍。” 明 何景明 《艷曲》之三:“妝成臨勸酒,曲罷坐當罏。” 明 夏完淳 《雪後懷張子韶》詩:“當壚對酌睨 文君 ,露頂沉杯呼 阮籍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