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瀉樹

番瀉樹

番瀉樹株高達 100厘米。葉互生,偶數羽狀複葉,具短柄,托葉卵狀披針形,小葉5~8對,卵狀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先端急尖,葉基略不對稱,全緣。總狀花序腋生,花蝶形,黃色。莢果扁平,長方形,成熟時褐色。種子4~7枚,呈扁平盾狀。在中國雲南元江和西雙版納地區,4~5月陸續開花結實至枝枯止;海南省於3~4月開花,5~6月結果。喜高溫乾燥氣候,冬季氣溫低於 0℃時影響生長。宜選高燥、向陽、排水良好、疏鬆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質壤土栽培。

形態特徵

狹葉番瀉樹株高達 100厘米。葉互生,偶數羽狀複葉,具短柄,托葉卵狀披針形,小葉5~8對,卵狀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先端急尖,葉基略不對稱,全緣。總狀花序腋生,花蝶形,黃色。莢果扁平,長方形,成熟時褐色。種子4~7枚,呈扁平盾狀。在中國雲南元江和西雙版納地區,4~5月陸續開花結實至枝枯止;海南省於3~4月開花,5~6月結果。喜高溫乾燥氣候,冬季氣溫低於 0℃時影響生長。宜選高燥、向陽、排水良好、疏鬆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質壤土栽培。用種子繁殖。產區一般於2~3月按株行距60×60厘米開穴直播,每穴播3~4粒種子。薄覆土,上蓋稻草,以防止水分蒸發和土壤板結,影響幼苗出土。出苗後嚴格控制澆水,勤鬆土,並適當追肥。采葉植株在孕蕾期要摘蕾、摘心。病蟲害有立枯病、葉斑病和粉蝶幼蟲等。宜在生長盛期選晴天采葉,並立即乾燥。尖葉番瀉樹的特徵為小葉4~5對,長卵形,莢果呈腎臟形。

番瀉葉,異名旃那葉、瀉葉、泡竹葉來源為豆科植物狹葉番瀉或尖葉番瀉的小葉。英文名FOLIUM SENNAE,為刺激性瀉藥,通過腸黏膜和神經從刺激腸蠕動,屬於猛藥,建議儘量少用。作用於結腸,一般幾個小時內生效。番瀉葉有瀉下、抗菌作用。

番瀉葉 番瀉葉

分布範圍

番瀉樹 番瀉樹

豆科(Leguminosae)決明屬 ( Cassia)矮小灌木 。有狹葉番瀉樹 ( C. angustifolia)和尖葉番瀉樹 ( C. acutifolia)兩 個種。前者主產於印度、埃及、蘇丹,中國雲南、廣東也有栽培;後者主產於埃及。

主要價值

瀉熱導滯。主治食積、胸腹脹、大便秘結等症。狹葉番瀉樹的葉含番瀉葉苷、蘆薈大黃素雙蒽酮苷、大黃酸葡萄糖苷和少量大黃酸、蘆薈大黃素等。尖葉番瀉葉含蒽醌類衍生物。

注意:有些美容雜誌上的小貼士說潘瀉葉可以減肥,千萬不要嘗試。有讀者嘗試之後,肚子痛,數天經常有便意,卻又便不出,非常難受。慎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