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牌鎮

界牌鎮

界牌鎮,中國地名,這裡主要介紹江蘇省丹陽市界牌鎮、四川省威遠縣界牌鎮、湖南省衡陽縣界牌鎮、山東省臨沂市界牌鎮。

基本信息

江蘇省丹陽市界牌鎮

界牌鎮地處長江下游沿江經濟開發帶,南與常州市接壤,西與新橋毗臨,東北與揚中市隔江相望,處於寧、鎮、揚經濟區蘇、錫、常經濟區的結合部,是處在江蘇省最發達地區的腹部,直接受兩個地區的輻射,現今,農業以稻麥為主,林副業以水產養殖為主,工業以經營燈具、機車配件、塑膠化工和路燈四大類為主,其中以燈具馳名全國。

歷史沿革

界牌地域屬永豐鄉,民國23年(1934年)建為鄉,民國37年廢,新中國成立初復置鄉,1954年再廢,1961年將新橋人民公社分置界牌、新橋兩公社,1983年改為界牌鄉,1985年撤鄉建鎮,為界牌鎮。

氣候土壤
界牌鎮界牌鎮
界牌地處中國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無霜期220天左右,境內年均氣溫15攝氏度,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其次為東風,年均日照數達2163小時,年降水量1002毫升,氣候適宜,雨熱同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土資源的時空配合較好,境內江河溝通,地表水量豐富,外來水量充足,十分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交通運輸

界牌鎮交通便利,距丹陽28.5公里,122省道與丹陽相邊,20分鐘便可到達,距州飛機場18公里,鎮江大港20公里,滬寧高速16公里。

典型產業
界牌鎮界牌鎮
界牌鎮是全國最大的汽車、機車零部件生產基地。現有生產型企業300餘家,有八大工業園區,集鎮設有政治文化區、工業園區、生活區、娛樂區、商貿區。全鎮現有外商投資企業10餘家,台灣奇美、香港榮豐、韓國東方等公司均入戶界牌鎮。界牌鎮先後被評為江蘇省蘇中綜合實力百強鄉鎮、江蘇省新型示範小城鎮、江蘇省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示範鎮、江蘇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江蘇省文明鄉鎮。

界牌鎮地理環境優越,交通方便,並享受省級經濟開發區的優惠政策,設有項目引進、項目建設、企業投產後的服務體系,手續方便,辦事效率高。新開發的兩個工業園區占地600餘畝,已實現了“五通一平”。界牌鎮將積極招商引資,有選擇地、有重點地把高新技術引向工業園區,讓投資者得到豐厚的回報。

界牌工業園
界牌鎮界牌鎮
1994年界牌鎮建成了第一家村級工業園——安樂工業園,隨著工業經濟、園區建設的健康發展和101省道的開通,相繼建成了安樂、鎮中、立新、黑木橋等十六個工業園區,並依託骨幹企業確定了各個園區的功能定位,已形成汽摩配工業園區路燈工業園區輕工塑膠工業園區化工工業園區的格局。界牌省級工業示範園的規劃面積6000畝,已建成面積達3000畝,進園企業達300多家,其中外資企業17家,總投入達6億元。2002年工業園區營業收入達15.2億元,占全鎮營業收入的80%。2002年10月被評為江蘇省首批鄉鎮工業示範園。

北部工業園:北部工業園原有江蘇振宇集團長江機車消聲器廠等10家規模企業,2001年又規劃500畝土地用於園區建設,使園區總面積達到1000畝,已經投入資金達2億元,現又有俊暉公司彤明公司等20多家企業入駐園區,建成廠房面積60000平方米,2002年營業收入達3.3億元,國民生產總值達1.7億元,是我鎮的經濟重區,其主導產業是汽車機車配件。

安樂工業園:1994年7月安樂村投資興辦的界牌鎮首家民營工業園,園區規劃面積450畝,有標準廠房30000方米,固定資產8000萬元,入園企業達40餘家,以生產路燈、汽車保險槓為主。

鎮中工業園:園區創建於1996年,先後進行了兩期工程,規劃占地面積450畝,已建成250畝,建成廠房面積35000平方米,入園企業達到15家,主要以汽車、機車燈具配件為主要產業。

立新工業園:立新工業園是在華美公司榮豐紡織制線公司中靖公司、塑膠二廠、瑞福特空調等企業的基礎上形成的輕工塑膠外資工業區,規劃500畝,已有多家外資企業在洽談入駐事宜,力爭三年後實現年產值突破10億元的目標。連線101省道延伸段的立新中心大道已經動工。

大成橋外資工業園大成橋外資工業園是2001年創建的外資汽配工業園區,規劃占地1000畝,目前完成了“三通一平”的第一期工程,已經有鎮威公司、威利公司兩家台資企業入駐,發展勢頭很好。

黑木橋工業園:黑木橋工業園是在大華陽集團的億司騰公司、染化五廠、江南化工廠的基礎上形成的沿江化工工業園區,占地面積500畝,已建成標準廠房20000平方米,已入駐企業9家。

工業經濟
界牌鎮界牌鎮
近年來,界碑鎮堅持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狠抓發展機遇,不斷最佳化經濟產業結構,走壯大活小、民資外資雙輪驅動的路子,保持了工業經濟的穩定發展,為界牌的騰飛積蓄了能量。2003年,全鎮完成三業總產值41.5億元,同比增長15.28%,實現銷售收入23億元,與99年相比增長了54%。具體體現在:

(一)、投入猛增,機制調優。2003年來共投入技改資金2.5億元,完成技改項目25個,其中超500萬元的20個,全鎮企業改制率達95%,大多數企業經過資產清理和轉讓,運轉情況良好,效益明顯提高江蘇省自營出口企業江蘇大華陽集團高。2002年新增變壓器容量達8300KV,裝載量達到了界牌歷史以來的最高峰,有65家企業新增用地,並都具有一定規模。(二)、外向型經濟發展明顯加快。二00三年共審批項目6個,完成契約利用外資2241.5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46.2萬美元。外資企業實現銷售4.7億元,同比增長28.6%。(三)、廣泛招才引智,推動技術創新。2003年來,全鎮吸引外地人才300餘人,其中具有中高級以上職稱的有近100人,全鎮有20餘家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聯合開發新產品,全鎮有30家企業已通過IS09002質量體系認證。(四)、私營經濟實力顯著增強。華東燈具城經過三年的引導、整改,已經逐步進入了規範、有序、健康發展的軌道,充滿活力。我們充分發揮“華東燈具城”市場的輻射優勢,相繼興建了安樂鎮中華城等十六個工業聚集區,工業聚集區的建設經過了從小集中到大規模、從綜合型到專業化、從低檔次到高品質園區的發展道路,為私營個體經濟提供載體和優良的發展環境,2002年被評為首批省級鄉鎮企業示範園。2003年,引進外來民資3000多萬元,新增私營企業50家,個體工商戶189戶,新增註冊資本達5500萬元,到目前為止,民營企業發展到560餘家,其中億元企業3家,總資產達到18億元,真正成為繁榮市場、強鎮富民的生力軍。

農業經濟
界牌鎮界牌鎮
年來,界牌鎮堅持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的首位,以農業、繁榮農村、致富農民,全面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進程為著力點,狠抓農業結構調整。2003年完成農業增加值2523萬元,糧食生產穩中有升,良種覆蓋率達100%,農業機械化程度達90%以上。江堤在原來建設的基礎上,完成1800米迎水坡掃尾工程,5000米填塘固基,平台由原來的5米

優質商品糧基地
擴展到10米,維修、改造了9座通江涵閘,使整個江堤全面達標,排除了人民民眾的水患之憂。投入60多萬元對10l省道進行了水系改造,投入400萬元的對永紅閘進行了改造,農田基礎建設繼續得到加強。2000年,我鎮在全市率先實施涉農收費公示制,所有村級單位都對涉農收費項目進行了公示,各收費部門均將收費項目和標準公布上牆,全面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

界牌鎮界牌鎮
近三年來,在農業結構調整中,界牌鎮做到:第一,以園區建設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以龍鑫豬業有限公司年產商品豬1.5萬頭、種豬560頭養殖項目,可以帶動1500畝飼料田、有機複合肥的綜合開發,從而成為界牌農業的亮點;第二,以園區建設發展生態農業,加快千畝優質無公害稻麥、200畝無公害蔬菜等綠色食品基地的建設,推動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第三,以園區建設推動特色水產業發展步伐,充分發揮長江岸線的區域優勢,劃出300畝特色水產品功能區,形成長江特色水產區;以武陽農業特色園為基點,

申報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現代化示範園項目。2002年實現多種經營產值7600萬元,占農業比重的76%。2001年以來我們積極引導每一個村培養一批(3—5戶典型戶)既有說服力、號召力,又具有靈活經營頭腦的大戶和農民經紀人,來帶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2001年我鎮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十佳”農民種養大戶1人,“百優”農民經紀人和種養大戶7人。

環境建設
界牌鎮界牌鎮
近年來,界牌鎮按經濟建設與環境建設協調發展,著力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改善投資環境的總體要求,投入大量資金對集鎮進行改造和建設,我鎮小城鎮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投資1億元完成了“華東燈具城”第四期工程,建設商住樓面積10萬平方米,擴大集鎮面積1.5平方公里,第五期工程從2001年啟動。總投資2800萬元的南、北兩大工業園區,占地120畝,部分工程已交付使用。先後總投

燈具城標誌
入4200萬元完成了10l省道界牌延伸段的建設,新建了長勝橋永紅橋華城大橋振宇大橋界牌公路大橋等八座橋樑。投入資金300萬元新建了朝陽路,投資160萬元對雙豐路進行了延伸拓寬改造,使他們與原有主幹道連線構建起面積達6平方公里的“互”字型集鎮框架,把工業園串聯了起來,打開了我鎮工業發展的載體瓶頸。新建了1l萬伏界牌變電所,解決了界牌用電供需矛盾,大大改善了生產、生活環境。投入600餘萬元完成了集鎮區內紅旗河、永紅河兩側的石駁、護欄及綠化工程。投入900萬元新建了界牌衛生院。投入70萬元對立新線、大成橋線自來水主幹道進行了改造。投入188萬元改造了紅旗東路、紅旗西路和雙豐橋,修建了民本大橋。投入160萬元完成了雙豐路與農業示範園區的接線工程,投入40萬元新建了界牌門

界牌鎮界牌鎮

樓,同時大力建設村級道路,其水泥化程度達90%以上。投入500餘萬元大力實施“三大戰役”(水平行動、綠色計畫、藍天工程),對集鎮主幹道破損的下水道、窨井、路面等設施進行了重新鋪設更換,把界牌路南大街育才路等五條路澆築成柏油路面,初步改造東風溝,並對東風溝、紅旗路進行了大面積綠化,新增綠化面積1萬餘平方米,今年以來,對界牌境內的101省道、雙豐路、燈城大道進行了綠化、亮化,投資50萬元對永紅路進行了出新改造,並修建了具有時代特色的雕塑和華東燈具城標誌牌,在燈城入口處安裝了30米的高架燈,以標誌物提升小城鎮的品味。同時,狠抓集鎮環境長效管理工作,集鎮的環境衛生秩序得到了很大改善,我鎮成為“江蘇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還獲得了“江蘇省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示範鎮”的榮譽稱號。

四川省威遠縣界牌鎮

位於威遠縣東南部,幅員面積45.2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72米,最低海拔298米,屬淺丘陵地區,以灰棕色泥土為主,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平均溫差17.3℃。全鎮轄15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總人口32063人,田土面積28201.71畝,農民人均耕地面積0.93畝。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屬長沙壩、葫蘆口灌區,清溪河、龍會河橫穿鎮內,水資源豐富。與自貢市毗鄰,威自路穿境而過,距威遠縣城16公里,離自貢市中心僅9公里,離火車站11公里,交通便利,運輸通暢。

近年來,界牌鎮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鎮戰略,奮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堅持觀念、科技、體制、機制創新,實行了領導幹部聯繫企業制度,狠抓企業的服務,努力最佳化企業發展環境,使全鎮工業企業發展呈現出良好勢頭,兩口塘、梨兒棚工業園區已初具規模。鎮內現有各類工業企業14個,2006年,全鎮鄉鎮企業總產值達2.27億元,工業增加值實現3625萬元,經營收入達2.22億元。其中,規模企業3個,總產值達2185萬元。賽爾閥門有限公司生產的精密閥門,質量優,信譽好,已遠銷國外,成為出口創匯企業。

界牌鎮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檔案精神,穩定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快農業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幾大產業項目初具規模。在花荷、田壩、市郊、柏楊、響鑼等村,蔬菜種植蔚然成風,帶動了全鎮蔬菜種植業的發展。去年,全鎮蔬菜種植面積達18600畝,其中,大棚蔬菜達13000畝,實現產值6500萬元。農民對檸檬種植、管理技術日臻熟練,全鎮種植檸檬達1200畝,去年已產成果80噸,實現產值160萬元。界牌鎮養豬和養蠶歷史悠久,是農民創收的傳統產業項目,近年來,在鎮黨委、政府的引導、扶持下,這些傳統產業項目得到了長足發展。2006年,全鎮出欄肥豬34000頭,實現產值2750萬元,養蠶60張,實現產值45.8萬元。水產養殖規模日趨擴大,已成為界牌農業產業化又一亮點。全鎮目前水域面積達294.31公頃,其中:水域面積達60畝的水庫一座,山平塘305口,石河堰18座。2006年出產水產品達840噸,產值達630萬元,其中連片的漁塘達150畝。

自2001年被省確定為第二批小城鎮建設試點鎮以來,通過近幾年的規劃、建設,場鎮占地面積已達17.9公頃,六條大街初具規模,場鎮功能配套設施齊全。有自來水廠一痤,引葫蘆口水庫的水進行淨化,水質優良;於2006年投入130萬元建成了天然氣廠一個,目前擁有用戶500餘戶;通訊廣電設施齊備,有移動網站4座、聯通網站2座,手機在全鎮範圍內均可暢通使用;光纖聯網用戶已達2118戶,有8個村實現了廣播村村通;教育事業穩步發展,鎮內有中國小4所,於2004年投入109萬元改建成的中心校,可容納12個教學班同時進行教學,學校環境優美,教育質量逐年上升,2005年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和市級衛生先進單位;鎮中心衛生院占地兩畝,於2007年2月新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業務樓已投入使用,醫院醫療設施逐步完善,共設職能科室11個,有專業技術人員12人,能診治各種常見病、多發病,同時開展醫療急救服務。

湖南省衡陽縣界牌鎮

扼守衡陽縣北大門,與衡山縣為鄰,得南嶽之靈氣,受聖壽之恩惠,物阜民豐,人傑地靈。該鎮以盛產瓷泥、瓷器聞名於世,“中國界牌”品牌享譽天下,有“湘南瓷都”的美稱。1994年入選湖南省“百強鎮”。全鎮轄25個行政村,6個社區居委會,面積93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13200畝,人口35185人。

礦產資源豐富。高嶺土、納長石、鉀長石、石英石儲量達2億噸,現有採礦及礦產品加工企業近40家。大牌嶺礦區單礦蘊藏量雄居亞洲之冠,達8000萬噸。

水資源充裕。受南嶽衡山高山氣候、氣流影響,界牌雨量充沛,常年瀑布飛流,冬暖夏涼。境內有中、小型水庫七座,庫容量1600多萬方,龍頭河、車子河、三十六灣河,三河競流,奔騰不息,滋潤著界牌這片神奇的土地。依託水資源優勢,建有居高臨下的日產8000噸的自來水廠和年發電量1100萬千瓦的界牌水電站。

旅遊資源新奇。宋徵宗皇后李娘娘因避難隱居界牌,將軍廟、兩冬寺古韻猶存。“三十六彎到高橋,梳妝打扮望夫樓,七星堂前龍現爪,黃龍大坳見日頭。“這是李娘娘在界牌留下的千古絕唱。李娘娘在當地人為紀念她而修建的兩冬寺留下對聯曰:誤國恨奸臣,傷心京師破敗,君王虜仇,馬角難生,還宮只好遲再世;持齋思守節,舉目梳妝亭前,望夫樓台,雁書遠隔,寄信無從已兩冬(“兩冬”,意即在界牌隱居已達兩個冬季了)。如今,李娘娘隱居過的地方,均以當時的典故冠以地名,將軍村、兩冬村、七星村由此而來。這些地處海拔800米的山區,森林茂密,古樹參天,溪流孱孱,雲蒸霞蔚,好一派秀麗風光。近年發現的、座落在斜坡堰水庫庫尾的銀雅岩丹霞地貌風景區,更是時山巒突兀,時水天一色,婀娜多姿,令人流連難返。

歷史人文資源底蘊厚重。界牌同勝村現今遺存的東漢時期的古墓群,說明遠古就有人類在界牌活動;中國最古老的地理學專著《山海經》就記述了界牌高嶺土,唐代著名的風水先生楊救貧(真名楊筠松)則把界牌高嶺土稱為“白龍”,如今的蟋龍村由此得名;大旅行家徐霞客曾遊歷界牌山水,《徐霞客遊記》對三十六彎河、莫家洞留有筆墨;明清書畫曾熙生前視界牌為風水寶地,身後長眠於此;大革命處於低潮時期,毛澤建烈士在界牌將軍、蓮花、七星等山區開展地下黨活動和農民運行,保留和傳播革命火種;現任中科院院士方智遠先生,就是從界牌飛出的金鳳凰;“二八”火燈節、花鼓戲源遠流長,生生不息。

4公里長的城區過境公路全面高標準砼化,500米長的建新街被衡陽市局評為全市“鄉鎮示範街道”,正在施工建設中的中心街集休閒廣場、綠地、健身場所為一體,大大提升了界牌的城鎮品位。京珠複線潭衡高速公路傍境而過,天然氣進入界牌的管網工程已批覆立項,賓館、超市設施齊全,路燈安裝、灑水車添置已進入實際運作階段。

界牌陶瓷素有“白如玉、薄如紙、亮如鏡、聲如罄”之美譽,產品遠稍歐美等十多個國家。進入二十一世紀,“振弘陶瓷”傳承界牌陶瓷文化精髓,重鑄輝煌,成為衡陽市出口創匯大戶。界牌“四寶”之一的御溫杯,曾一度被黨和國家領導人作為饋贈外賓的禮品,至今行銷不衰。界牌的傳統產業--茶油生產遠近聞名,被譽為湘南的“油海”,3000畝山地西瓜以香甜可口為特色,成為市場的搶手貨。山區農民用傳統方式飼養的肉豬肉質鮮嫩,是真正的綠色、安全食品,成為外地人到界牌的必購商品。耐火材料、石料生產和菜牛飼養成為界牌新的拳頭產業。

建設界牌陶瓷工業園,以建築陶瓷為龍頭,提高原礦就地消化比例。園區首期工程移山填壑土方工程40萬方,占地1500畝的園區框架已形成,住房拆遷工作正在有序地開展。目前已與香港、廣東等多家廠商簽具了投資園區的契約。

山東省臨沂市界牌鎮

界牌鎮位於蒙陰縣東南部,鎮駐地距縣城25公里。全鎮總面積120.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65萬畝,水面面積近3萬畝。全鎮轄7個管理區,54個行政村(其中21個庫區村),現有10680戶、35806口人。205國道橫貫東西,京滬高速公路經過鎮內8個行政村,界舊公路向北與兗(州)石(臼)公路相連,交通十分便捷。全鎮戶戶通電,村村通公路、通電話。主要礦產資源有:鐵礦石、石英砂、煤炭、石灰石等。境內有山東省第二大水庫——雲蒙湖,為發展旅遊業提供了優越條件。

界牌鎮屬典型的農業鄉鎮,經濟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地瓜,主要經濟作物有烤菸、林果、花生、大棚蔬菜等,其中烤菸生產連續多年種植面積、菸葉收購數量、實現稅收均居全縣第一。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5%以上。水產養殖業是庫區民眾收入的重要來源,全鎮漁業總產值2000多萬元。規模較大的鄉鎮企業有蒙陰縣孟良崮水泥有限公司、順發肉類聯合加工廠、聚金矽砂有限公司、北莊煤礦、新湖塑膠廠等。二〇〇二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6.2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5.2億元,農業總產值10150萬元,實現財政收入73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10元。全鎮共有個體工商業戶987家,私營企業25家。

界牌鎮物產資源豐富,自然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各項基礎條件完善,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具有發展綠色生態產業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優勢,全鎮人民熱誠歡迎八方賓朋前來投資興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