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吊環

男子吊環

吊環(Rings)是男子體操項目之一。近代的吊環運動起源於法國,吊環環高2.55米。一套吊環動作應由比例大致相等的擺動和力量靜止動作組成,這些動作和連線是通過懸垂,經過或成支撐,經過或成手倒立來完成,以直臂完成動作為主。由擺動到靜止力量或由靜止力量到擺動的過渡是當代體操的顯著特點,做靜止動作時,要求環靜止,不能有大的擺動。吊環要求有一定難度的向前擺動完成的手倒立和向後擺動完成的手倒立,還要求有一個有難度要求的力量靜止動作。落地是整套動作的亮點之一,通常會有一連串的迴環動作,然後接空中的空翻、轉體等,最後落地。1896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基本信息

發展歷史

男子吊環男子吊環
吊環(Rings)是男子體操項目之一。也是第29屆奧運會體操比賽項目之一。1896年第1屆雅典奧運會,設立了鞍馬、吊環、跳馬雙槓單槓項目,還有爬繩。落地是整套動作的亮點之一,通常會有一連串的迴環動作,然後接空中的空翻、轉體等,最後落地。1896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起源
近代的吊環運動起源於法國,這是受雜技演員懸空繩索表演的啟發而創造的,稍後才傳入德國和義大利。1842年德國人施皮斯製作了第一副吊環。早期的吊環動作只有一些擺動動作和簡單的懸垂,作為體操訓練的輔助手段。
發展
19世紀吊環成為獨立的男子體操項目,1896年被列為第1屆奧運會的比賽項目。吊環的成套動作中,要求
男子吊環男子吊環
,高難力量性動作和擺動動作巧妙連線。調換決賽時,每隊最多有2名運動員參加,只有在團體賽中吊環排位在前8或前6的運動員才有參賽資格。從1992年奧運會起,團體分不帶入單項決賽,以自選動作的比賽成績確定名次。

比賽信息

男子吊環 男子吊環
吊環環高2.55米。 一套吊環動作應由比例大致相等的擺動和力量靜止動作組成,這些動作和連線是通過懸垂,經過或成支撐,經過或成手倒立來完成,以直臂完成動作為主。由擺動到靜止力量或由靜止力量到擺動的過渡是當代體操的顯著特點,做靜止動作時,要求環靜止,不能有大的擺動。吊環要求有一定難度的向前擺動完成的手倒立和向後擺動完成的手倒立,還要求有一個有難度要求的力量靜止動作。 在所有體操項目中,吊環是對力量要求最高的項目。兩隻吊環被吊在離地約2.4米的空中,當然很不穩定,而比賽中裁判會特別注意運動員是不是能很好地控制吊環使之儘可能穩定。

2016年5月14日2016年全國體操錦標賽暨里約奧運會選拔賽男子吊環比賽中,八一隊選手劉洋以15.734分獲得冠軍。

基本動作

力量性支撐動作和迴環動作。迴環動作是指運動員的身體動作,而不是吊環。力量支撐要求運動員保持良好的支撐,並控制足夠長的時間,不能有任何的抖動,神態也要顯得很輕鬆;迴環動作要做得連貫,動作結束點應能穩定地控制身體姿態。
吊環為木製,圓形,用鋼索懸掛在高5.80米的立架上,兩環相距50厘米。木環與鋼索間用皮帶或帆布帶連線,長短可調節。

比賽規則

男子吊環 男子吊環
一套吊環動作應由比例大致相等的擺動、力量和靜止部分組成。這些動作之間的連線是通過懸垂、經過或成支撐,經過或成手倒立來完成的,以直臂完成動作為主。由擺動到靜止力量或由靜止力量到擺動的過渡是當代吊環項目的顯著特點。環帶不允許擺動和交叉。評分從運動員腳離地做第一個動作開始。運動員可從靜止站立跳起開始比賽,或在教練員的幫助下成雙手握環懸垂雙腿併攏的良好靜止姿勢開始比賽。不允許教練員幫助運動員起擺。吊環決賽時每隊最多兩名運動員參賽,只有在團體賽中吊環成績排位前八名或前六名者才有參賽資格。只比自選動作。將運動員在團體賽中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總得分的二分之一,加上吊環決賽中自選動作的得分,作為最後得分排列名次,得分高者名次列前。滿分為20分。從1992年奧運會起,團體分不帶入單項賽,僅以自選動作的比賽成績確定名次。滿分為10分。1896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場地設施

吊環比賽高度2.60米(從墊子上沿量起)。吊環的雙環由2根鋼索懸吊,環為鋼質外包木製材料。

歷屆冠軍

歷屆奧運會冠軍

屆別 年份 舉辦地 姓名 英文名 國籍
1 1896 雅典 米特羅普洛斯·約安尼斯 MITROPOULOS·Ioannis 希臘
3 1904 聖路易斯 格拉斯·赫爾曼 GLASS·Hermann 美國
8 1924 巴黎 弗朗西斯科·馬蒂諾 MARTINO·Francesco 義大利
9 1928 阿姆斯特丹 里昂·什圖克利 STUKELJ·Leon 南斯拉夫
10 1932 洛杉磯 朱立亞·古拉克 GULACK·George Julius 美國
11 1936 柏林 阿羅斯·胡德茨 HUDEC·Alois 捷克斯洛伐克
14 1948 倫敦 卡爾·弗萊格錫 FREI·Karl 瑞士
15 1952 赫爾辛基 格蘭特·沙吉尼揚 SHAGINYAN·Grant 蘇聯
16 1956 墨爾本/斯德哥爾摩 阿爾伯特·阿扎良 AZARYAN·Albert 蘇聯
17 1960 羅馬 阿爾伯特·阿扎良 AZARYAN·Albert 蘇聯
18 1964 東京 早田卓次 HAYATA·Takuji 日本
19 1968 墨西哥 中山彰規 NAKAYAMA·Akinori 日本
20 1972 慕尼黑 中山彰規 NAKAYAMA·Akinori 日本
21 1976 蒙特婁 尼克雷·安德里亞諾夫 ANDRIANOV·Nikolay 蘇聯
22 1980 莫斯科 亞歷山大·季佳京 DITYATIN·Aleksandr 蘇聯
23 1984 洛杉磯 具志堅幸司 GUSHIKEN·Koji 日本
23 1984 洛杉磯 李寧 LI·Ning 中國
24 1988 漢城 霍爾格·貝倫特 BEHRENDT·Holger 民主德國
24 1988 漢城 德米特里·比洛澤爾采夫 BILOZERCHEV·Dmitri 蘇聯
25 1992 巴塞隆納 維塔利·舍爾伯 SCHERBO·Vitaly 獨立國協
26 1996 亞特蘭大 尤里·凱基 CHECHI·Juri 義大利
27 2000 悉尼 吉爾維斯特·索拉尼 CSOLLANY·Szilveszter 匈牙利
28 2004 雅典 塔姆帕科斯 Dimosthenis·Tampakos 希臘
29 2008 北京 Chen·Yibing 中國
30 2012 倫敦 亞瑟·扎內蒂
Arthur·Zanetti 巴西
31 2016 里約 彼得魯尼亞斯 希臘

觀賽禮儀

男子吊環 男子吊環
觀看體操比賽應提前到場,比賽結束後再退場。進出場地要有序,不要擁擠,要尊老愛幼。
比賽時,不要隨意走動,最好在比賽暫停或休息時再走動。
在場地內不要高聲說話,應舉止文明,不隨地亂扔雜物,禁止吸菸。
觀賽時應將手機關機或設定在振動、靜音狀態。
學習必要的競賽知識,既要看運動員優美的動作,也要看其動作技術和風格。既要欣賞運動員精湛的技藝,也要感受他們的頑強作風和內在品質。既給本國選手加油,也給外國運動員鼓掌。做到熱烈而不狂躁,有激情而不失分寸。
運動員做動作前需要排除一切雜念,寧神靜氣,做動作時要將全部精力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動作上。觀眾此時應全神貫注地觀看,不要鼓掌加油,不要歡呼,更不要喊運動員的名字。
拍照不要使用閃光燈,因為閃爍的燈光會分散運動員的注意力,影響運動員對空間高度和時間方位的判斷,甚至可能造成比賽失誤或者受傷。在運動員即將出場時吶喊加油,在運動員動作結束時鼓掌,才是得體而恰當的行為。
體操是由裁判員打分的項目,當你認為有裁判不公的現象時,不要起鬨,不要衝動,要克制自己的情緒。這種不公也許只是因為你對規則了解不夠,而鼓勵運動員、理解裁判員,繼續觀賞下面的比賽是最好的選擇。
比賽結束,離開場館時,請將垃圾隨身帶出場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