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華[演員]

田華[演員]

田華,中國電影女演員。出生於河北唐縣。原名劉天花,12歲參加八路軍晉察冀抗敵劇社,改名田華。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華北前線為部隊演出秧歌劇《兄妹開荒》,河北梆子《血淚仇》、話劇《戰鬥里成長》、《大清河》等。為《第十三屆中國電影華表獎》、《第十六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九屆長春國際電影節》、《第十屆長春國際電影節》、《第十三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第十四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等國家級精品電視作品的總導演。2018年2月,感動中國十大感動人物人選。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田華,原名劉天花,1928年出生,中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田華1940年參加八路軍。次年入華北聯合大學文藝隊學習。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晉察冀軍區、華北軍區抗敵劇社演員。建國後,歷任華北軍區文工團、瀋陽軍區政治部話劇團演員,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演員劇團團長,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中國影協第二至五屆理事,全國婦聯第二屆執行委員。是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主演的影片有《白毛女》、《黨的女兒》、《秘密圖紙》《法庭內外》等。

扮演白毛女

說到田華,人們就會想到白毛女;講到白毛女,也就自然會想到她的扮演者田華。可以說,在現在四五十歲的一代中國人中,田華和白毛女已經成為一種記憶的符號,深刻地印在了腦海中。如今的田華已經年近八旬,頂著一頭白髮,成了一名真正的“白毛女”,但人們依然能夠在各種與電影有關的活動中見到她的身影。

和很多中國早期電影明星不同,田華是一名純粹的在黨的關懷培養下成長起來的電影演員。她一生為黨的表演事業奮鬥,塑造的銀幕形象,也多是對黨無限忠誠或者是被黨拯救培養的角色。

1928年出生於河北一個貧窮農民家庭的田華,從小就飽嘗了生活的艱辛。她的童年是在貧困、飢餓和眼淚中度過的,打柴、抬水、推碾子、挖野菜,幼小的她樣樣都能幹。到了春天,青黃不接的時候,她還要采楊穗兒、柳穗兒來為一家人充飢度荒。雖然生活貧困,田華性格卻很活潑,一有點空閒她就又說又唱的,還會像男孩子那樣爬很高很高的樹。12歲時,田華離開了家鄉,參加八路軍晉察冀軍區抗敵劇社。戰爭環境磨鍊了她堅強的意志,嚴格的業務訓練使她進步很快。劇社經常到各地進行宣傳演出,田華有機會在許多話劇中擔任主要角色,並迅速成長為一名出色的話劇演員。

田華真正走上銀幕,是從1950年拍攝電影《白毛女》開始的。白毛女這個形象的成功塑造,使田華在觀眾心目中的印象逐漸深刻,讓她在電影銀幕這塊表演田地上站穩了腳跟,打開了她表演的新天地。

演藝經歷

絢爛的表演夏季

田華田華

田華藝術的高峰期,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新中國成立,中國電影也翻開了新的篇章,電影從製作觀念、實踐方法、理論系統,甚至到屬性,統統來了個徹底的顛覆,這一時期也被統稱為“十七年電影”時期,從1949年一直延續到1966年。這一時期的電影多通過對英雄人物光輝形象、事跡的高歌和對普通勞動者身上所體現的可貴品質的讚美,來謳歌社會主義,並給予民眾具體而感性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教育。這一時期田華主演的影片,大多成為這個時期的電影藝術的代表作品。對田華來說,她進入了表演藝術的

煌期和轉折點

1950年,電影《白毛女》準備拍攝。田華沒有美麗動人的外貌,但她來自農村與部隊,對農村生活和革命戰爭有深刻豐富的體驗和積累,所以她能夠對廣大貧苦農民懷有深刻的理解與同情,能真心實意地體驗角色的內心世界,這為她贏得了出演喜兒這個角色的機會。她塑造的喜兒淳樸、善良、勤勞而又不屈不撓,贏得了觀眾的強烈共鳴和喜愛。1956年在文化部舉辦的1949年至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白毛女》獲一等獎,田華也獲得了文化部頒發的金質獎章。《白毛女》能成為新中國電影探尋民族風格的重要作品,田華功不可沒。

主演電影《白毛女》之後,田華又相繼主演了《花好月圓》、《黨的女兒》、《江山多嬌》《奴隸的女兒》等多部電影,她的表演樸實自然、情真意切,富於生活氣息,形成了生活化的表演風格。特別是在《黨的女兒》中,田華成功地扮演了李玉梅這個角色。雖然這個角色感情起伏較大,還要在殊死搏鬥中顯示出主人公的智慧、覺悟和愛憎分明的感情,但田華演起來卻錯落有致、拿捏得當、粗獷中含有細膩,標誌著田華的表演從個性化的展現,進入到了性格化的塑造。茅盾在評價該片時曾說:“田華同志塑造的李玉梅的形象,是卓越的。沒有她的傑出表演,這部影片不能給人以那樣深刻而強烈的感染。”

代表作品

2012:飛越老人院飾演:田老太太
2010:戒菸不戒酒客串:西藏班
2009:尋找成龍
1988:柳菲的遺書多夢時節
1986:黨小組長決策小鈴鐺(續集)
1985:通天塔
1981: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1980:法庭內外
1978:崢嶸歲月獵字99號奴隸的女兒
1965:秘密圖紙
1964:白求恩大夫
1963:奪印
1962:碧海丹心
1959:江山多嬌風暴
1958:花好月圓黨的女兒
1950:白毛女

感情生活

田華田華
和中國早期女電影演員愛情、婚姻生活十分坎坷不同,田華的婚姻和愛情也是來自於革命。早年還在抗敵劇社的時候,年輕的田華認識了從北平來的知識分子蘇凡。那年她15歲,他22歲,正是情竇初開的年齡。

慢慢地,有了接觸,情感日漸深厚,一次,蘇凡趁著出差到北平的機會給田華帶回了朱古力,隨地扔掉的包裝紙暴露了這場漸漸濃厚的愛情。組織上得知,嚴加約束,將蘇凡派到前方做了戰地記者,幸好人緣不錯的他們還有秘密信使,以至幾年的地域隔絕不曾隔斷過感情。

分隔了兩年後,兩人終於團圓了。田華說兩人沒有太多的言語,只是緊緊的擁抱表達了蓄積已久的思念之情。

1949年,久久守候的愛情終於等來了開花結果的一天,到如今婚姻已經走過了55年的歷程。用人們傳統的表達方式來說,他們即將迎來鑽石婚姻。

飾演角色

田華田華

田華是電影《黨的女兒》李玉梅的扮演者田華。銀幕上傾情演繹黨的女兒,銀幕下真誠做好黨的女兒,這是社會對田華的讚譽。回到演員劇團上黨課,也成為田華的“保留節目”。

她12歲參軍、16歲入黨,已有63年黨齡。

晚年生活

田華田華

田華曾任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的團長、全國婦聯委員、文聯委員、影協理事,現在也還有很多社會活動,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忙人。但她卻總是一副精氣神兒十足的樣子。問到她的養生之道,她認為,在“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中,老有所為是最重要的。老年人要保持健康的身體和心態,最好的方法就是學會適應社會,乾點力所能及的事。

田華常提起她的一副對聯,上聯是:比上很不足。下聯是:比下很有餘。橫批:知足常樂。

她喜歡和年輕人多交流。她認為年輕人的朝氣會感染老人,他們的歡笑更會感染老人。心情好了,身體就不容易衰老。

田華有一套自己的鍛鍊方法。坐時、躺時就順便支支腿腳、胳膊;在藝術學校閒著的時候就爬爬樓梯。每天她都堅持念繞口令。她認為,老年人不宜劇烈運動,活動方法也應因人而異。

滿頭銀髮的田華,喜歡穿紅色的衣服。她說一個人的生命會走向衰老,但一個人的心應該永遠年輕。

田華認為,心理養生很重要。心理養生,就是從精神上保持良好狀態,以保障機體功能的正常發揮,達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壽的目的。心理養生主要應淡泊、樂觀、善良、寬容。

淡泊即恬淡寡慾,不追求名利。淡泊的心志使人始終處於平和的狀態,保持一顆平常心,將一切有損身心健康的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

樂觀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發人的活力和潛力,從而解決矛盾、克服麻煩、逾越困境。

善良心存善良,就會始終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經細胞的興奮度調至最佳狀態,從而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寬容學會寬容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能及時排泄仇恨、委屈,保持正常心態,防止出現不良心理的惡性循環。

2015年5月,田華錄製《我不是明星》節目時透露,自己一家人中有4個人患癌。

獲獎記錄

榮譽獎項
▪2010第19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之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終身成就獎(獲獎)
▪2009第12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終身成就獎(獲獎)
▪1981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法庭內外(提名)

個人生活

田華之孫楊瀟近日於《我不是明星》的錄製現場透露,自從2008年以來,家中接連有了4位重病患者分別患上癌症,令原本應該安享晚年的田華不得不再度背負起家庭的重擔,甚至開始瘋狂地接各種工作。

  田華賺錢為家中四位患癌病人治病的訊息很快便引起了全國媒體的關注,訊息已經穿孔後,多位明星嘉賓以及很多慈善機構均表示,願意為田華捐款,希望能更多地幫助到這位令人尊敬的老人。但是當記者聯繫到田華時,她表示不願意接受捐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