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時蔬100味

出版社: 韭菜炒筍瓜 炒合菜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1月1日)
平裝: 67頁
開本: 16開
ISBN: 7534548268
條形碼: 9787534548260
尺寸: 26.1 x 18.6 x 0.5 cm
重量: 281 g

作者簡介

張繼華,江蘇省南通市人,畢業於揚州大學商學院中國烹飪系,大學學歷。現任南通市旅遊職業高級中學烹飪專業教師、中國烹飪協會會員、江蘇省烹飪協會會員、江蘇省烹飪協會培訓基地特邀顧問、新淮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餐飲總監、《江南美食》雜誌編委、《東方美食》雜誌社兼職記者、《華夏烹飪》雜誌社通訊員、《百味叢書》編委、國家特一級烹調師、高級烹飪技師、國家職業技能鑑定考評員、國家職業技能競賽裁判員、餐飲業國家級評審、江蘇烹飪名師、淮揚菜烹飪名師、第五屆全國烹飪技術比賽(西安賽區)評審;新派江海菜研發中心負責人。 從事烹飪教學和科研二十餘年,悉心傳授烹飪技藝,培養了大批學生,榮獲南通市職教“骨幹教師”,學校“教學能手”,南通市首批客座教師,南通大學兼職副教授,其研製的“百花文蛤球”、“蓀花魚面”、“農家樂”、“紅湯魚頭”等菜餚,在世界華人烹飪比賽、中國淡水魚烹飪比賽、第四屆全國烹飪技術比賽中分別獲得金、銀、銅。
在中國烹飪理論研究上發大膽探索,碩果纍纍,先後有數十篇論文在國家級、省級、市級刊物上發表,其中《改革烹飪教學,培養新型廚師》,《分層施教、統籌兼顧、提高教學效率》在“全國優秀職教文章”評選獲獎。參加編了中國大菜系《功菜》、《百味叢書》,以及《揭開火暴酒樓賺錢的秘密》、《江南美食》等書籍,參加雜誌的編寫工作,並任編委,主編了《新派江海河鮮菜100味》、《新派魚頭菜餚100味》、《家庭快手小炒》等書。

內容簡介

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飲食觀正發生著巨大變化;昔日溫飽型食觀正逐步被營養保健、延年益壽、強身健體的小康型食觀所取代。滋養、保健、防病、治病已不僅僅依賴於求醫問藥。“藥食同源”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並不斷地被充實和豐富。返璞歸真,回歸自然,世界性的“綠色工程”方興未艾,人們越來越崇尚貼近自然的保健方式。
蔬菜是最佳天然養生食品。《黃帝內經·素問》提出了“藥以祛之,食以隨之”的觀點,並以“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闡明了蔬菜與健康的關係。許多蔬菜、瓜果還具有特殊的藥物功效,在調節人體機能、增強免疫力和防病治病等方面,有著獨特的療效。本書緊跟潮流、服務大眾,編者查閱了許多權威資料,走訪了一些營養專家和名師高廚,力求使該書內容豐富、理論權威、科學實用、操作可行。相信打開此書,一定能讓您在閱讀中受益,在受益中健康。

目錄

芙蓉菠菜
玉液蕹菜炒牛肉
薺菜三角包
馬齒莧炒肉絲
醃香金花菜
蛟龍扣津白
上湯龍鬚菜
鹹菜炒毛豆
莧菜燒豆瓣
麻醬油麥菜
油渣燒白菜
蝦火菜腦
植物四寶
陽藿炒毛豆
香菇菜心
雞粥菜心
燉菜核
芙蓉藿香餃
素炒蒿子桿
素佛跳牆
糖醋紫甘藍
珊瑚甘藍
薺菜山藥
什錦蔬菜沙拉
芫爆鱔絲
薺菜銀鱈魚
金湯大白菜
雪菜土豆條
雪菜炒冬筍
飄香缽
乾菜烤筍
山藥燴時蔬
毛豆炒藕絲
淡菜蘿蔔條
拌三脆
錦繡百合
上湯蘆筍
油燜茭白
蝦子冬筍
素拌芥藍
蕨菜炒肉絲
什錦素炒
菜莆頭煲蝦乾
新派炒雙冬
醬肉炒馬蹄
翠環洋蔥圈
美極珍珠筍
生薑芋肉絲
古法泡蘿蔔
菱仁炒蘆筍
翡翠玉米羹
蔞蒿炒肉絲
山楂炒蘿蔔條
蜆肉慈菇餅
薯片生香
金絲芋茸球
生焯雙脆
蛋花大頭菜
菊花冬瓜
酒釀蒸三球
鴛鴦瓜球
蝦米燒葫蘆
魚香南瓜
南瓜燉河蟹
味蛋南瓜
橙香冬瓜排
鹹魚淡菜蒸茄子
炎夏拌黃瓜
百葉黃瓜卷
檸檬黃瓜卷
冰鎮百合南瓜
蝦茸釀尖椒
菱米燒絲瓜
芋艿燒本白菜
蟹腿扒金絲瓜
素炒蟹粉
夏果炒銀杏
干貝絲瓜
板栗爭艷
羊尾筍炒絲瓜
豉苦瓜
百合炒白果
地三鮮
沙拉聖女果
尖椒炒山藥
碧綠脆皮絲瓜
番茄蔥片沙拉
佛手瓜炒油麵筋
韭菜炒筍瓜
紫菜青豆泥
白玉寶箱
春筍豌豆
蛋黃煽鮮蓮
香米火腿青豆
翠珠雞腿菇
姜米豇豆
金剛火方
脆皮銀芽菊
炒合菜
長豆燒茄兒
貢菜滑菇
油浸金針菇
蘑菇炒青筍
豉油皇金針
咖喱菜花
牛奶菜花
清涼冬茸露
牛蒡燉雞
黃燜竹蓀
水晶老菱煲
荔蓉釀青椒
芋茸蛋白球
三元燴酥腰
脆皮仙人掌
雞汁薯球
紫菜餅
脆炸蘆薈誓臻
麗花蘿蔔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