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組織:理論與實踐

1.1 1.2 進入者的實證說明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4月1日)
叢書名: 經濟教材譯叢
平裝: 44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111265637, 9787111265634
條形碼: 9787111265634
尺寸: 25.6 x 18.2 x 2.2 cm
重量: 680 g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唐 E. 沃德曼 (Don E.Waldman) (美國)伊莉莎白 J.詹森 (Elizabeth J.Jensen) 譯者:李寶偉 武立東 張雲

內容簡介

《產業組織:理論與實踐(原書第3版)》分析了廠商行為,檢驗了各個市場結構中廠商行為的不同,以及討論了對於壟斷。行為和與可識別的壟斷權力相關的問題。全書完整地介紹寡頭壟斷理論體系,並用博弈論等。理論知識分析了寡頭壟斷行為,還討論了許多反壟斷案例。特別是通過對石油、汽車、航空、計算機和食品產業等案例的分析,學生們不僅可以對產業組織的理論及實踐加深理解,還會認識到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對學習和研究產業組織理論的重要性。《產業組織:理論與實踐(原書第3版)》適合本科生、研究生使用,在涉及到數學知識的地方都採用具體化而非抽象化的形式來講解,便於學生領會。

目錄

推薦序
譯者序
作者簡介
前言
第1章 導言
1.1 學習產業組織的兩種方法
1.1.1 結構一行為一績效法
1.1.2 芝加哥學派的研究方法
1.2 靜態模型與動態模型
1.3 理論研究和經驗研究
1.4 政府和產業組織
1.4.1 反托拉斯法的內容
1.4.2 強制執行程式
1.5 經濟全球化和產業組織
1.6 本書的總體方法
小結
關鍵字
討論題
參考文獻
第2章 廠商和生產成本
2.1 新古典廠商
2.2 廠商理論
2.3 現代企業結構
2.3.1 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
2.3.2 經營目標
2.3.3 利潤最大化的可能性
2.3.4.管理者的約束
2.4 利潤最大化的產出水平
2.5 成本概念單一產品廠商
2.5.1 會計成本與經濟成本
2.5.2 產品的短期成本
2.5.3 長期成本和規模經濟
2.6 成本理論多元化生產企業
小結
關鍵字
討論題
套用題
參考文獻
第3章 競爭和壟斷
3.1 完全競爭經濟
3.1.1 完全競爭的假設
3.1.2 廠商的供給曲線
3.1.3 市場供給曲線和均衡
3.1.4 競爭性均衡的性質
3.2 福利經濟學簡介
3.3 壟斷經濟
3.3.1 邊際收益和價格之間的關係
3.3.2 彈性、市場力、勒納指數福利比較
3.4.1 市場力成本的測量
3.4.2 注意現值和折現
3.6 針對壟斷的反托拉斯政策
3.6.1 早期的案例
3.6.2 美國鋁業紀元
3.6.3 第二條款法規案例的最近趨勢
小結
關鍵字
討論題
套用題
參考文獻
第4章 市場結構
4.1 單一市場的集中度
4.1.1 基於結構的測量
4.1.2 相關市場的定義
4.2 進入和退出
4.2.1 進入和退出的模式
4.2.2 進入
4.2.3 靜態的或結構的進入壁壘
4.2.4 進入動機
4.2.5 退出
4.2.6 進入和退出的相互作用
4.3 兼併
4.3.1 兼併歷史
4.3.2 兼併動機
4.3.3 兼併對競爭和福利的影響
4.3.4 兼併影響的經驗研究
4.3.5 關於兼併的公共政策
4.3.6 兼併方針和《哈特-斯科特-羅迪諾法》
小結
關鍵字
討論題
套用題
參考文獻
第5章 壟斷行為
5.1 主導廠商價格領導模型
5.1.1 資源壟斷
5.1.2 主導廠商的定價行為
5.1.3 主導廠商價格領導者減少的實證
5.2 可競爭市場市場力的阻礙
5.3 網路經濟學
5.3.1 互補性、兼容性、標準化
5.3.2 外部性
5.3.3 轉換成本和鎖定效應
5.3.4 重要的規模經濟
5.3.5 網路效應的總結
小結
關鍵字
討論題
套用題
參考文獻
第6章 市場力和績效實證分析
6.1 結構一行為一績效
6.2 測定SCP模式的統計學工具
6.3 測量問題
6.3.1 績效測定
6.3.2 績效測定方法之間的相關性
6.3.3 收益率測定方法總結
6.4 市場結構的測定
6.4.1 集中度的測定
6.4.2 進入的阻礙
6.4.3 其他變數
6.5 早期的結構一行為一績效研究
6.6 計量經濟學分析
6.6.1 產業層面研究中的實證
6.6.2 產業層面研究結果小結
6.7 市場力的其他因素對利潤的影響
6.8 SCP研究中的概念問題
6.8.1 共謀和效率
6.8.2 線性假定
6.8.3 時間變數
6.8.4 內生性問題
6.9 價格和集中化水平
6.10 另一種方法沉沒成本和市場集中度
6.10.1 具有外生沉沒成本的市場
6.10.2 具有內生沉沒成本的市場
6.10.3 薩頓的經驗檢驗
6.11 新實證產業組織理論
小結
關鍵字
討論題
參考文獻
第7章 博弈論理解寡頭壟斷行為的框架
7.1 什麼是博弈論
7.2 簡單零和博弈
7.3 博弈論的信息結構
7.4 囚徒困境博弈
7.5 重複博弈
7.6 混合策略博弈
7.7 序貫博弈
小結
關鍵字
討論題
套用題
參考文獻
第8章 寡頭壟斷理論的發展
8.1 基於數量決定的模型
8.1.1 古諾模型
8.1.2 古諾一納什均衡
8.1.3 多於兩廠商的古諾和納什均衡模型
8.1.4 古諾一納什模型在國際貿易理論中的套用
8.2 斯坦伯格模型
8.2.1 成本和需求曲線相同的企業
8.2.2 成本不同企業的斯坦伯格模型
8.3 伯川德模型
小結
關鍵字
討論題
套用題
參考文獻
第9章 共謀一個顯著的囚徒困境
9.1 再次回到囚徒困境
9.2 保持有效共謀的另一個策略閘門價格策略
9.3 從卡特爾的一個成員公司角度看共謀協定
9.4 影響有效共謀難易的因素
9.4.1 市場力的存在
9.4.2 達成和維持協定的成本
9.5 對共謀的反托拉斯政策
9.5.1 針對直接定價協定的公共政策
9.5.2 價格交換協定
9.5.3 寡頭壟斷行為——有意識類似
9.5.4 貿易聯盟
9.5.5 非營利組織涉及學院和大學的案例
小結
關鍵字
討論題
套用題
參考文獻
第10章 運轉中的卡特爾聯盟
10.1 嘗試達成有效共謀的方法
10.1.1 主導廠商的價格領導者和受益者
10.1.2 價格領先機制
10.1.3 最惠消費者條款和“低價”擔保
10.1.4 基點定價機制
10.1.5 貿易和職業聯盟
10.1.6 分割市場計畫
10.1.7 專利品卡特爾解決辦法有多成功
10.2 解決辦法有多成功
10.2.1 生產能力過剩問題
10.2.2 替代產品的入侵
10.2.3 更為有效的反托拉斯策略法務部團體寬大項目
小結
關鍵字
討論題
參考文獻
第11章 寡頭壟斷行為進入和阻止進入的定價
11.1 限制定價
11.1.1 採取限制定價的壟斷廠商具有成本優勢
11.1.2 在缺少成本優勢的情況下壟斷廠商的限制定價
11.1.3 博弈理論學家們的批評
11.1.4 不對稱信息下的限制定價
11.1.5 限制定價的實驗證據
11.2 掠奪性定價
11.2.1 擁有完美的、確定的、不完全的、對稱的信息的掠奪性定價行為
11.2.2 擁有不完美的、確定的、不完全的、非對稱信息的掠奪性定價
11.2.3 克瑞普斯和威爾遜掠奪性定價博弈
11.2.4 實證案例掠奪性定價與建立強硬的名聲
小結
關鍵字
討論題
套用題
參考文獻
附錄11A克瑞普斯和威爾遜掠奪性定價模型詳解
第12章 市場控制行業外來進入及阻止進入的非定價策略
12.1 過剩的生產能力
12.1.1 可降低成本的技術研發投資
12.1.2 實證檢驗
12.2 競爭對手的成本的上升
12.2.1 遊說政府對行業進入設立障礙
12.2.2 增加廣告支出
12.2.3 提供額外的產品和服務
12.2.4 中傷競爭對手
12.2.5 增加對手成本的實例
12.3 從做中學
12.4 產品多樣化
12.5 定價策略與非定價策略阻止
進入者的實證說明
小結
關鍵字
討論題
套用題
參考文獻
附錄12A產品多樣化重溫
第13章 產品多樣化和廣告
13.1 產品多樣化的類型
13.2 產品多樣化的理論分析
13.2.1 產品多樣化對價格的潛在影響回顧伯川德模型
13.2.2 壟斷競爭和多樣性的最優數量
13.2.3 不對稱信息條件下的產品多樣化
13.3 社會收益和廣告成本
13.3.1 廣告的社會收益
13.3.2 廣告的社會成本
13.4 廣告和市場結構
13.4.1 廣告的福利影響
13.4.2 道夫曼一斯特納模型
13.4.3 廣告和寡頭壟斷行為
13.4.4 先行者的產品多樣化優勢
13.5 作為阻止進入者壁壘的廣告
13.6 著名品牌的廣告策略
13.7 產品多樣化和競爭加劇
13.8 實例
13.8.1 對廣告和行業行為關係的傳統研究
13.8.2 新實證產業組織理論研究
小結
關鍵字
討論題
套用題
參考文獻
第14章 技術變革和產品研究與開發
14.1 熊彼特和“創造性破壞”
14.2 技術變革
14.3 市場結構、企業規模和技術進步的關係
14.3.1 寡頭壟斷的影響
14.3.2 作為後發創新者的統治企業
14.3.3 博弈理論的貢獻
14.3.4 專利制度的理論影響
14.4 企業規模的影響
14.5 實證案例
14.5.1 測量問題
14.5.2 檢驗熊彼特的理論
14.6 專利體制經濟
14.6.1 專利影響的實證
14.6.2 智慧財產權和著作權
14.7 專利、智慧財產權和法律
小結
關鍵字
討論題
套用題
參考文獻
附錄14A博弈論和專利爭奪
第15章 價格歧視
15.1 價格歧視的類型
15.1.1 一級價格歧視
15.1.2 二級價格歧視
15.1.3 二級價格歧視的福利效應
15.1.4 三級價格歧視
15.1.5 三級價格歧視的福利效應
15.2 兩部收費、搭售與捆綁銷售
15.2.1 兩部收費
15.2.2 兩部收費的福利影響
15.2.3 捆綁銷售
15.2.4 混合捆綁銷售
15.2.5 必要搭賣銷售
15.3 價格歧視的分配效應
15.4 對競爭的影響
15.5 反托拉斯價格歧視和《羅賓遜帕特曼法
15.5.1 第二級案例
15.5.2 第一級案例
15.5.3 價格歧視引發的非法
行為
小結
關鍵字
討論題
套用題
參考文獻
附錄15A非線性需求的價格歧視的福利影響
第16章 垂直兼併及垂直關係
16.1 垂直關係是對經濟問題的一種解決方式
16.2 垂直關係是達到共同利潤最大化的一種方法
16.2.1 不足以促進服務的問題
16.2.2 解決投入品替代的問題
16.3 垂直關係的競爭效應
16.3.1 轉賣價格維持協定
16.3.2 垂直制約和兼併的戰略套用
16.3.3 提高進入的資本障礙
16.3.4 共謀和垂直兼併
16.3.5 排擠
16.4 反壟斷貿易垂直約束和群體聯合抵制應對政策
16.4.1 搭賣協定
16.4.2 與特許協定相關的案例
16.4.3 專賣協定
16.4.4 地域和消費者限制
16.4.5 維持轉售價格的協定
小結
關鍵字
討論題
套用題
參考文獻
附錄16A
第17章 管制和解除管制
17.1 管制的基本原理傳統公共設施管制
17.2 美國的管制運作
17.3 同回報率管制相關的效率問題
17.3.1 X-非效率
17.3.2 阿弗奇一詹森效應
17.3.3 設定價格結構
17.4 管制在其他市場的傳播
17.5 管制和解除管制運動
17.5.1 地面交通
17.5.2 航空業的管制和解除管制
17.5.3 對電信和廣播的管制
17.5.4 電力
17.5.5 天然氣行業
小結
關鍵字
討論題
套用題
參考文獻
附錄A奇數問題參考答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