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心理學

產業心理學(industrial psychology),研究產業中人的心理和行為的心理學分支學科。

簡介

業心理學(industrial psychology),研究產業中人的心理和行為的心理學分支學科。
1912年前後,德國心理學家閔斯特伯格創立了為適應文化方面的要求而用於解決實際問題的精神工程學,並先後發表了三部著作,標誌著產業心理學的誕生。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戰各國都將產業心理學套用於經濟和軍事活動,收到成效。二次大戰前後,產業心理學進一步發展。50年代後期開始,產業心理學由社會人、心理人和生活人的研究轉向自我實現人的研究。1957年,美國人馬羅認為,體力疲勞和精神緊張有礙於勞動中的自我實現行為,而自我參與的行動會導致卓有成效的結果。

研究內容

1.產業職業心理。研究職業適應性、職業指導、錄用分配、培訓與人事考核、職業分析等問題;
2.產業勞動心理。研究作業環境、作業條件、作業方法對人的作業活動、疲勞感、單凋感以及災害和事故的影響問題;
3.產業福利心理。研究產業精神保健、傷殘者的職業和勞動力高齡化問題;
4.產業經濟心理。研究產業體制、產業政策,職工參與經營、利潤分配等對勞資關係的有效性問題;
5.產業消費與廣告心理。研究銷售活動與消費行為及制約消費行為的心理因素,廣告和宣傳對消費者的作用等;
6.產業組織心理。研究產業中的人際關係,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組織效率與經營管理方法等問題;
7.人機工程學。研究產業中的人—機系統的配合,仗各種技術裝備設計合理化、科學化,以適合於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