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抑鬱症

2、提肛運動:在有便意的時候,屏住大便,並做提肛運動。 2、女性縮陰體會骨盆底肌的收縮動作後,將收縮的動作專注在陰道、尿道上,持續重複著一縮一放的頻率。 當產婦從醫院回家時,要限制來探望的人,尤其是要關掉電話,為自己創造安靜、舒適、衛生的休養環境。

概述

產婦抑鬱症是指產婦分娩後出現的抑鬱症狀,是產褥期精神綜合症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一般在產後6周內第一次發病,表現為抑鬱、悲傷、沮喪、哭泣、易激惹、煩躁,重者出現幻覺或自殺等一系列症狀為特徵的精神紊亂。其發病率國內外報導有差異,西方國家報導為10%~20%,國內為536%~1109。但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和對該病認識的提高,其發病率逐年升高,嚴重危害產婦及嬰兒的身心健康。由於產婦抑鬱症是一種非精神病性的抑鬱綜合症,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因此及時發現產婦抑鬱症並進行適當的心理干預至關重要.

一、發生產後抑鬱的相關因素

1、生理因素

婦女從懷孕至分娩,體內激素水平變化很大。有學者認為產後抑鬱的發生可能與雌激素,孕激素的變化相關,產婦本人的健康狀況對孕期產生抑鬱情緒也有很大影響。

2、心理因素

妊娠、分娩伴隨著一系列的軀體和心理變化,雖然大多數孕產婦適應良好,但也有個別孕產婦出現適應不良。有些產婦對母親角色缺乏認同,初為人母的角色改變,使其面臨自身康復和育嬰兩大問題,對自己的母親角色產生衝突和適應不良,無法克服做母親和工作的壓力,尤其是文化程度高的人由於面臨的社會壓力和精神壓力較大,考慮問題多,情緒較複雜,易發生抑鬱。加之由於受重男輕女封建思想束縛,生女孩的產婦心理壓力、心理負擔更大。

3、家庭和社會因素

對於產婦而言,最強大的社會支持來源於其丈夫。有調查表明婚姻滿意度低,缺乏家庭的支持和幫助,尤其是缺乏丈夫支持的產婦更易患抑鬱症。部分產婦由於分娩,可能失去勞動就業的機會,減少了家庭經濟的來源而導致經濟上的壓力加重,常常造成產婦的抑鬱。

4、產科因素

分娩對女性來說是一種忐忑不安的體驗。雖然產科設備不斷完善,技術不斷提高,但產婦對分娩方式、對分娩疼痛感到恐懼,導致神經內分泌失調等一系列機體變化,影響子宮收縮,使產程延長,導致難產,進一步加重焦慮、不安情緒,誘發產後抑鬱的產生。

二、心理護理

1、加強圍產期保健和健康教育

日本曾有學者報導,產前健康教育可使產婦抑鬱症的發生率下降。幫助孕婦了解有關妊娠、胎兒宮內生長發育等知識,進行優生優育的教育以及產後保健、育嬰知識的宣教,指導孕婦合理的營養和活動鍛鍊。對有併發症的孕婦應積極幫助其調整心態,使其樹立信心,消除緊張與恐懼心理

2、分娩全程給予產婦心理和情感上支持

鼓勵並幫助孕婦進食、進水,保持足夠的營養和能量,用親切、友善的語言指導產婦配合醫護人員順利完成分娩,使她們處於良好的身心適應狀態,減少分娩方式及產時併發症給產婦帶來的心理負擔,嚴格掌握剖宮產措施,積極處理孕期異常情況,儘量清除不良的軀體和精神刺激。分娩時可根據產婦需求安排丈夫在場,以減少產婦的恐懼和不安。護理人員應注意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以親切友善的語言,使產婦感到溫暖和支持。

3、創造安靜、舒適的休養環境

給產婦創造一個良好的休養環境,可以使產婦心情舒暢。此外,產婦經歷陣痛,分娩,體力和精力消耗巨大,產後需要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在護理過程中,護士儘量集中進行所有的治療操作,動作輕柔,減少不必要打擾,避免談論刺激產婦情緒的話題。同時,適時進行心理諮詢,指導產婦進行產後康復訓練,增加產婦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4、幫產婦進入母親角色,做好母乳餵養宣教

向產婦講述母乳餵養的優點,及時進行母乳餵養的指導,教會她們護理孩子的一般知識和技能,與她們進行情感交流,主動關心她們,鼓勵她們,並發揮哺乳母親間的相互交流和鼓勵的效應。

5、保證良好的家庭、社會氛圍

丈夫應主動協調好夫妻關係,婆媳關係,儘可能多陪伴在產婦身邊。家庭、社會及其他有關人員應除在生活上關心、體貼產婦外,還要耐心傾聽其傾訴,使其從心理上樹立信心,消除苦悶心境,感到自己在社會中、在家庭中及家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時,指導產婦注意調整心態,正確對待和處理產褥期間工作生活的各種變化,及早融入社會生活中。

產後抑鬱症——飲食調理

媽媽們在坐月子期間應多攝取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維生素C、礦物質如鎂、鋅的食物,這些食物都有抗壓及抗抑鬱的功效。
(1)深海魚(如鮭魚)
含有豐富的魚油及Omega-3脂肪酸,海魚中的Omega-3脂肪酸與常用的抗憂鬱藥如碳酸鋰有類似作用,能阻斷神經傳導路徑,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可以部分緩緊張的情緒,能明顯舒解抑鬱症狀,包括焦慮、睡眠問題、沮喪等。
(2)雞蛋、酵母粉、深綠色蔬菜、牛奶、優質肉類、穀類、南瓜子、芝麻
以上食物富含B族維生素。B族維生素是維持神經系統健康,及構成腦神經傳導物質的必需物質。能減輕情緒波動,有效地預防疲勞、食欲不振、抑鬱等。
(3)香蕉、瘦肉、堅果類、綠色蔬菜、番茄、酪梨
以上食物富含鉀離子,鉀離子有穩定血壓、情緒等作用。香蕉中含有一種稱為生物鹼的物質,可以振奮人的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色胺酸和維生素B6的來源,這些都可幫助大腦製造血清素。

產後私處恢復

陰道本身有一定的修復功能,產後出現的擴張現象在產後3個月即可恢復。但畢竟是經過擠壓撕裂,陰道中的肌肉受到損傷,所以陰道彈性的恢復需要更長的時間。女性可以通過一些鍛鍊來加強彈性的恢復,促進陰道緊實。
1、屏住小便:在小便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屏住小便幾秒鐘,中斷排尿,稍停後再繼續排尿。如此反覆,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練後,可以提高陰道周圍肌肉的張力。
2、提肛運動:在有便意的時候,屏住大便,並做提肛運動。經常反覆,可以很好地鍛練盆腔肌肉。
3、收縮運動:仰臥,放鬆身體,將一個手指輕輕插入陰道,後收縮陰道,夾緊陰道,持續3秒鐘,後放鬆,反覆重複幾次。時間可以逐漸加長。
4、其他運動:走路時,有意識地要繃緊大腳內側及會陰部肌肉,後放鬆,重複練習,比如學走模特步就是其中一項。上面這些運動縮陰方法,會有效的收緊女性陰道,起到縮陰效果。
女性縮陰運動鍛鍊需要注意到地方:
1、剛開始練習女性縮陰時,可以仰臥在床上,身體放鬆,專注於提肛收縮的動作;特別要注意的是雙腿、雙臀、以及腹肌都不能用力。
2、女性縮陰體會骨盆底肌的收縮動作後,將收縮的動作專注在陰道、尿道上,持續重複著一縮一放的頻率。
3、試著將兩個手指伸進陰道內約5公分,看看收縮骨盆底肌時,陰道內的手指是否感覺有壓迫感。
4、女性縮陰每天做骨盆底肌運動1~2回,每回10分鐘。
當女性縮陰練習持續6~8周左右時,不但陰道肌肉會呈現較為緊繃的狀態,陰道的敏感度也會有所增進,男女雙方在性生活上當然也能有更“性“福的體會囉。

趕走產後抑鬱十個良方

為年輕媽媽“趕走”產後抑鬱開出了10項良方:
一是等待產後憂鬱的自愈。如果產婦只是產後心情憂鬱,而沒有成為抑鬱症,那就努力讓自己的心情放鬆,等待著體內激素水平調整,總會形成平衡,而使自己適應新的生活。
二是創造適宜的產後恢復環境。當產婦從醫院回家時,要限制來探望的人,尤其是要關掉電話,為自己創造安靜、舒適、衛生的休養環境。
三是產後飲食清淡而富有營養。產婦要吃營養豐富而又清淡的食物;與此同時,享受被親人照顧的親情,在感謝其愛心中,使自己得到心靈的調養。
四是休養中適度增加運動。產婦可以帶著快樂心情做適量家務勞動和體育鍛鍊。這不僅能夠轉移注意力,不再將注意力集中在寶貝或者煩心的事情上,更是可以使體內自動產生快樂“元素”,使年輕媽媽的心情從內而外地愉快起來。
五是珍惜每一個睡眠機會。產婦要學會創造各種條件,讓自己睡覺。有時候,即便半個小時的睡眠也能給自己帶來好心情!當孩子安然入睡時,產婦不要去洗洗涮涮,而是要抓緊時間睡覺,哪怕是閉目養神也好。這時候千萬要記住關掉你的電話,不要讓它驚擾了自己和孩子的好覺。
六是學會尋求家人幫助。產婦自己要學會尋求丈夫、家人和朋友的幫助。儘量讓家人明白,不要只顧沉浸在增添新寶貝的快樂中而忽略了產婦的心理變化。請他們多陪自己說說話,及時告訴自己一些育兒的經驗。事實上,作為產婦自己也要知道,在這時候,大家都願意幫助你,只要你說出來!
七是注意自我的心理調適。在有了孩子以後,年輕媽媽的價值觀會有所改變,對自己、丈夫和孩子的期望值也會更接近實際,甚至對生活的看法也會變得更加實際。如果抱著坦然的態度接受這一切,有益於幫助產婦擺脫消極情緒。產婦在心理調適中,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如看雜誌、聽音樂等,沉浸在自己的愛好中而忘記煩惱。
八是夫妻間要換位思考和彼此理解。因為新添了孩子,丈夫會感到壓力很大,他們會更勤奮地工作,妻子要理解丈夫的辛苦和對家庭的奉獻,不要認為只有自己勞苦功高,而丈夫也應該理解妻子產後身體的變化與照顧孩子的辛苦,主動分擔家務,不要把家務事全丟給妻子。夫妻之間要相互理解和交流,不要把對彼此的不滿放在心裡。
九是正確面對問題。如果產婦出現產後抑鬱症的症狀,要科學地治療,即及時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抑鬱類藥物,不要輕視抑鬱症的危害性。
十是期望好時光與渡過壞日子。新生命的到來不僅給年輕父母帶來了歡樂,更帶來了繁重的勞動,即重大的責任和永無止境的勞碌、操心。孩子是年輕媽媽的希望之源,孩子的健康與幸福是媽媽的責任和義務。所以你肯定會遇上困難與煩惱,在壞日子時你也要保持好心情,相信一切都會變好的,努力做好每件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