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壽誕習俗

生日的前一天謂之“壽日”。 過壽日吃麵條,取“長壽”之意。 60歲的生日稱壽辰,俗稱“六十大壽”,後輩及親友多以酒肉、糕點奉送老人,此後年年如此。

一、生育習俗
孕婦生產前,娘家把小被、墊子、衣褲、雞蛋、紅糖等送至女兒家,婆家也準備相應的東西。
孕婦在婆家生產,不能在娘家生產。分娩時由接生婆(俗稱老娘)接生,卷炕席鋪乾草,產婦在草中生子。第一胎,丈夫前往岳母家報喜,生男為大喜,生女為小喜。產房窗掛紅布,門掛紅布條,表示“喜事”,提醒外人莫入。
產後3天請“老娘婆”吃飯;7天,產婦吃水餃(俗稱“捏骨縫”);10天,娘家送斗米、斗面和核桃、雞蛋、紅糖等物表示祝賀,俗稱“做十日”,並有“男11天、女9天”的習俗。
嬰兒滿月時回娘家,名曰“挪騷窩”。有的人家“辦滿月”,親友持禮物祝賀,也有送匾的,生男上書“弄璋之喜”,生女上書“弄瓦之喜”。
嬰兒降生99天,謂之“百歲”,嬰兒戴“百歲鎖”,穿百家衣(即由村裡的百家碎布製作),全家人吃饅頭,取“長命百歲”、“發旺免災”之意。
嬰兒滿1周歲時謂之生日。生日的前一天謂之“壽日”。過壽日吃麵條,取“長壽”之意。過生日蒸饅頭、煮雞蛋,取“發旺”之意;姑送鞋,姨送帽,妗送衩(褲子),名曰“紅一腿,綠一腿,閻王見了咧咧嘴”,取“免災強壯”之意。以後的生日,一般農戶給孩子煮兩各雞蛋吃,其他禮儀全免。
50年代後,越來越多的產婦去醫院分娩,產前產後的舊習俗有所減少。
二、壽誕習俗
60歲的生日稱壽辰,俗稱“六十大壽”,後輩及親友多以酒肉、糕點奉送老人,此後年年如此。
70歲生日稱“高壽”,晚輩多以壽桃、長壽麵、祝壽酒奉送老人,親友多以“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條幅敬賀,老人設酒席款待親友,主食吃麵條,取“長壽”之意。近年來,做壽拜壽之風,有所增加,並越來越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