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勞動美育

生產勞動美育

鍵字:勞動教育美育“勞動最光榮”,這是一個多么樸實的道理。講起來簡單,但真正讓這回話深入到每個學生心裡並不容易。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條件較好,出於父母寵愛,從小就很少吃苦和參加勞動,可能自己的衣著打扮很乾淨美觀,但讓他們去乾那些又髒又累的勞動,卻是很困難的。

簡介

生產勞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最基本的內容,人的自由自覺創造活動以及才能智慧品格意志、情感等本質力量也是最直接、最集中地體現在生產勞動之中。因此,生產勞動美是社會生活美的最基本的內容。生產勞動美育是指以生產勞動中的美為媒體並通過生產勞動實踐對社會成員進行的審美教育

內容

不僅存在於自然界和藝術中,而且存在於人們的創造性勞動中。勞動創造了美。創造性生產勞動不僅生產著審美客體——為社會所歡迎的產品或服務質量;而且完善著審美主體——探求科學知識的欲望,對生產技藝精益求精的進取心,征服自然、排除困難的堅韌意志和團結互助的團隊精神精神。隨著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勞動將不再作為謀生手段,而成為人們的生活要素,那時生產勞動過程的審美作用和審美價值將會提到一個更新的高度。在社會成員特別是在青少年中進行生產勞動的審美教育,是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人才的必要途徑。把生產勞動教育作為審美過程,就應該教育人們積極主動地去創造美,從而使自己獲得美。

培養學生從小愛勞動的美德,讓他們養成愛勞動的習慣,視勞動為光榮,認識到愛勞動的人心靈是美的。有一位心理學家曾經講過:“習慣成自然,自然成性格,性格影響一個人一生的命運。”毫無疑問,勞動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性格、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有效途徑。只有通過生產勞動,人們才能真正懂得美、理解美,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生產勞動美育-提高學生髮揮個人創造力

學生勞動的審美價值不僅在於意識到勞動的目的及其社會意義,還在於它是學生的智力、體為和審美情趣的自由發揮。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生產勞動給每一個人提供全面發展和表現自己全面發展和表現自己全部的體力腦力的機會,這樣,生產勞動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產勞動從一種負擔變成一種快樂。”學生按照預定的計畫參加生產和其他勞動,或製作各種模型,或組裝儀器,或修理教具、桌椅,等等。他們在勞動成果中看到了自己計畫的實現,他們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從而看到自己本質力量的實現,享受勞動成果的滿足與歡快。當青少年初次從事勞動活動時,有時看上去動作並不協調,甚至是笨拙的。
然而隨著不斷地掌握勞動技能,他們不僅提高了效率,而且在勞動活動中的體態、動作也日趨優美。這不僅給旁觀者以一種自然、悅目之感,而且學生本人也為自身青春體力的自由發揮,感到精神上的滿足。這種勞動無疑是充滿著個性特徵和審美情趣的,從而逐漸成為學生的生活需要。
由於學生的智力、體力都處於成長發育階段,學校勞動的審美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勞動的內容和教師的組織作用。勞動的組織應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青少年智力與體力的發展水平,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勞動興趣和積極主動性。勞動的內容和強度都應適當,同時又需有一定的難度,這樣青少年在勞動中能夠努力去克服一定的困難,有利於充分發揮他們的才智和創造力。青少年精力充沛,他們渴望行動而不願觀望、等待。學校應當創造一切條件來組織豐富多樣的勞動活動。教師除引導學生參加課外閱讀、藝術、體育等活動外,還應創造條件廣泛組織學生按照各自的興趣參加木工、金工等小組活動,從事縫紉、編織以及種植、飼養。
養等多種形式的勞動。學校要為滿足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性提供廣闊的天地。即使是一些在文化學習上暫時有困難的學生,也會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勞動活動中找到表現自己的天賦和才能的機會。這種成功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上的困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