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作用系統

生產管理系統,軟體囊括了企業生產管理相關的所有過程,從訂單管理、生產計畫管理、採購計畫管理、生產投產管理、物料需求計畫管理、採購管理。

生產管理系統

軟體囊括了企業生產管理相關的所有過程,從訂單管理、生產計畫管理、採購計畫管理、生產投產管理、物料需求計畫管理、採購管理、應付款管理、倉庫管理、材料管理、半成品管理、生產過程管理、不良品管理、外協管理、到最終產品入庫、訂單完成。增強版還提供了銷售開單、銷售回款結算、銷售應收款管理等所有銷售環節的管理及帳務報表系統。軟體提供大量綜合查詢、統計、分析功能及日報表、月報表,提供產品材料成本核算、生產周期分析、庫存報警等實用功能。軟體提供了先進的產品物料清單(BOM)管理及物料需求計畫核算,有效地幫助企業降低庫存占用,提高企業運行效率。這款軟體適用於各類生產型企業,完全符合中國企業管理特點,可以有效控制企業生產流程,降低企業物料及資金占用,提高企業生產運作效率。軟體價格低廉,功能強大,無論大、中、小型企業,花費很少投資,可以迅速得到生產全面信息化管理套用。網路版可以多台電腦聯網使用,數據共享,同時操作各項軟體功能。軟體用戶量龐大,遍及全國各地,用戶群覆蓋各行各業。

管理在生產力系統創新功能形成中的作用

管理在生產力系統中存在的必要性就在於:它使各個因素之間達到一致,形成一個創新的系統功能,去爭取實現生產力系統運動的目標。它是使生產力系統諸要素之間的關係達到最佳化狀態的一種運籌型的調控手段。管理在運籌調控生產力系統功能生成的創新過程中有三個基本功能。第一,運籌聯結功能。一個動態系統的社會生產力系統是由若干因素以特定方式聯結而成的。運籌聯結功能首先把其它生產力因素各自內部有機地聯結在一起;其次把其它生產因素相互之間也有機地組合在一起,聯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並創新成相應的整體功能。第二,運籌調控功能。社會生產力系統的運行是一個動態創新過程,在運行過程中會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這些變化會不斷地打破系統原來的平衡狀態,使系統由原來的有序狀態向無序狀態轉化。要消除這些變化,並使生產力系統功能始終保持有效的、合理的運動狀態和準平衡狀態,就必須通過管理這個調控手段來不斷地運籌、調節和控制,使生產力因素透質、透時、透量、透空地輸入,並不斷地排除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等外部環境的干擾,使系統的整體功能向最佳化方向發展,從而保證系統功能創新的“目標值”得以實現。這一整個過程也就是管理髮揮運籌調控功能的過程,是保證社會生產力系統生成、正常運行和再生成的基本手段。第三,運籌決策功能。在生產力系統功能生成之前,要通過管理決策活動去運籌配置,論證可行性,提出方案;在功能生成後,系統功能的運轉全過程也離不開決策活動。可以說,管理決策的過程實質上也是社會生產力系統創新功能生成和運籌的過程,是貫穿於生成和運行全過程的創新手段。
運籌聯結功能、運籌調控功能、運籌決策功能是管理的基本功能,它們所形成的聯結力、調控力和決策力這三力在生產力系統功能生成中形成一個創新的“合力”,這便是管理的運籌力,只有通過這種運籌力才能使社會生產力的系統創新功能得以實現。
第四,管理的擴張功能是生產力系統創新功能運行的活力。在生產力系統中,管理因素之所以能使各個因素之間達到一致並形成為一個系統的功能,去爭取實現生產力系統運行的目標,原因就在於它提高了生產力系統的總體性功能效果,減少了生產力系統的內部摩擦和能量消耗(如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從而擴張了系統的總體創新功能,達到了社會生產力可持續發展的總體目標。
既然系統的整體功能大於它的要素功能之和,那么整體功能的形成和要素功能的發揮不但與系統的內在結構有關,而且也與管理的擴張作用有關。因為一方面,各種生產力要素都不會主動地向預期的目的運行,都是死物或死勞動,只有通過勞動者的管理創新活動才能把它們作為自己活動的手段來占有、消化,使死物獲得生命力並運轉起來;另一方面,生產力系統的目的性又要求實現自我組織,使其從無序趨向有序。此外,勞動力的配置、科學技術的作用、各種資源的運用,也要由管理去實現。這樣一來,對生產力系統的要素功能來說,管理推動了其創新功能更充分地發揮,並成為其進一步飛躍、質變、創新的重要條件,具有擴充、擴張生產力系統要素功能的作用。可見,科學管理是使生產力系統諸要素本身的功能進一步協同提高並創新成一個大於其功能之和的整體功能的擴張因素。
據國外某研究機構調查,在近50年間,固定資產每增加1%,生產提高0.2%;勞動力每增加1%,生產提高0.76%;而經過訓練的管理人員每增加1%,生產竟提高了1.8%。由此可見,現代科學的管理因素比其它生產力因素的功能作用大數倍。這也表明,對生產力系統中的單個要素功能來說,管理因素能擴張其效應功能並使其進一步充分地發揮,具有擴展生產力系統中各單個要素功能而形成大於它的各個單個要素功能之和的更大的整體功能的作用。
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但生產力仍繼續擴張,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這些國家不僅善於根據生產力系統自然的規律創新了一整套科學的或比較科學的生產力管理體制,而且還通過現代科學的管理擴張因素,使生產力系統的總體功能有效地發揮出來了,並進一步擴張了其效能。可見,要使現有的生產能力得到發展,不僅要靠提高生產力諸要素的數量和質量,而且還要注重它們之間的相互結合,發揮系統整體功能的擴張效果,否則就達不到目的。關鍵不在於增加社會生產力的總量,而在於通過管理這個手段,使生產力系統功能的整體效能增大。
管理之所以能擴張生產力系統的功能效應,還在於它是以科學技術為基質和其創新的內在活力。首先,管理要運用科學技術所提供的物質技術手段和精神手段,滋養它所控制的各個要素,使其個個精力充沛。管理有了這些物質和精神的手段,就能有力地促進管理的自動化和管理方法的科學化,使其真正有能力駕馭生產力諸要素,並成為這些要素中最富有活力的指揮者、協同者、運籌者和領導者,這時它才會起到創新擴張生產力系統效能的作用。電子計算機、自動化控制裝置、無線電話及其它電子設備就給生產管理自動化提供了擴張效能的良好的技術創新手段。其次,科學技術還為管理提供了理論和方法,使其高層次的地位得到加強。現實的生產力系統總是處在運動狀態下,並經常會出現平衡的破壞,這輕者會降低生產力,重者會使生產停頓,生產力系統也就不可能擴張其效能。為了保持生產力系統的動態平衡,進一步擴張其效能,必須不斷地解決出現於生產力系統結構中的各種矛盾,使系統功能符合各種變化因素的要求,這就要求科學技術為生產管理提供創新的理論和方法,提供一種創新擴張生產力系統效能的內在活力,以便實現生產管理的擴張創新的目的。系統工程學、運籌學等學科就為解決上述各種矛盾提供了條件和可能,並能起激發生產力系統效能內在活力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上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
[2]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
[4] 周振華.現代經濟中生產勞動內涵及其外延擴展[J].上海經濟研究,2001(10).
[5] 徐冠華.大力構建有利於創新的文化環境[J].新華文摘,2001(7).
[6] 雷伊·威爾德.管理大師談管理[M].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5.
[7] 張尚仁.管理、管理學與管理哲學[M].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7.
[8] 吳敬璉.現代公司與企業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9] [美]詹姆斯·布坎南.自由、市場與國家[M].上海:三聯書店,1989.
[10] 王武瀛.管理使科學技術成為第一生產力[J].人文雜壇,2000(5).
[11] 王武瀛.論原始社會的組織管理[J].陝西師大學報,1994(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