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社會主義還是生態資本主義

生態社會主義還是生態資本主義

《生態社會主義還是生態資本主義》,由山東大學出版社出版。描述的是本書從激進生態社會主義的視角探討了人類社會面臨的生態環境挑戰。

基本信息

生態社會主義還是生態資本主義

內容提要

本書從激進生態社會主義的視角探討了人類社會面臨的生態環境挑戰。

作者始於討論為什麼前,蘇聯的官僚社會主義模式未能解決這一難題,隨後則致力於闡明建立在現行工業生產方式和大眾消費主義模式上的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經濟將會遭遇同樣的命運,而局部改良後的“生態資本主義”也難以提供對環境破壞和社會非正義兩大難題的解決方案。因而,他寄希望於一個基於對進步觀念有著完全不同理解的人類未來:一種真正可持續的“好社會 ”(綠色社會)的觀念將與社會主義的偉大傳統——正義與大眾參與——密切相關,儘管它在現實中的實現將會採取多樣化的社會形式。

編輯推薦

為論證其“激進的生態社會主義”,作者不僅在第二、三章以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失敗為例,而且在第四章引用了大量的事實和數據,來論證“生態化選擇”的無可避免,以及社會主義進行生態發展的潛在可能性。隨後在第五、六、七章,作者在批判目前流行的生態資本主義和市場社會主義理論的基礎上,既進一步論證了“激進的生態社會主義”的合理性、必然性,也設計了“激進的生態社會主義”的理論框架,包括新經濟、“新人”、新的道德價值觀和新文化。

作者簡介

薩拉·薩卡(Saral Sarkar)1936年出生於印度的西孟加拉,自1982年起移居聯邦德國的科隆市。此後,他積極參與了德國的生態環境運動與綠黨政治,並在隨後發表了大量關於綠色與選擇性政治的著述,其中包括《西德的綠色選擇政治》(1993/1994),從而逐漸成為當代歐洲生態社會主義理論的代表性學者之一。

目錄

譯者說明

中譯本前言

作者志謝

第一章 導言

1.綜合分析與全面透視的必要性

2.一些基本觀點

3.悲觀還是樂觀?

第二章 蘇聯模式“社會主義”失敗的原因:增長極限與生態惡化

1.“社會主義”的失敗意味著什麼?

2.資源的極限

3.糧食生產的增長極限

4.大自然的報復

5.生態惡化的經濟成本與損失

6.殖民地的缺乏

第三章 蘇聯模式“社會主義”失敗的原因:新階級與“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淪喪

1.理想

2.現實

3.道德的淪喪

4.社會構型的危機與轉型

5.公地的悲劇

第四章 經濟的自然資源基礎:幻想與現實

1.不可再生資源

2.可再生資源

3.循環利用

4.技術性的環境保護

5.“生態”工業主義

6.後工業主義、信息社會和計算機

7.土地、水與人口

8.可持續性

第五章 生態資本主義:能夠奏效嗎?

1.生態化市場力

2.生態凱恩斯主義

3.對生態資本主義的批判

4.穩態的資本主義可能嗎?

5.國家與平等:倫理、道德和價值觀理論上的內在矛盾

第六章 替代性選擇:“第三條道路”或生態社會主義

1.市場社會主義

2.對市場社會主義的批判

3.生態社會主義

4.重返甘地主義

5.為了今天和明天的生態社會主義政治

第七章 如何能夠進步

1.要發展還是要進步

2.眾生的普遍人權

3.一個世界,還是不同的文化和文明?

4.科學、技術與自然

5.道德進步是可能的嗎?

6.走向生態社會主義的文化

7.結論:生態社會主義還是蠻荒主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