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價

生態價

生態價也稱生態值或生態可塑性,它是指生物對生態環境條件(如溫度、光、氧、濕度、鹽分、壓力、食物等)能夠適應的幅度,適應幅度大的就是生態價高,適應幅度小的就是生態價低。 對於同一生態因子,不同種類生物的耐受範圍是不同的,如蟹能生活在含鹽量在34‰的海水至接近淡水的生態價中,屬於廣鹽性動物;而大洋魚鯛類則必須生活在含鹽量35‰~36‰的海水中,生態價較窄,屬於狹鹽性動物。

概念

每種生物對每種環境因素都有一個耐受範圍,即有一個上限和一個下限,在上限和下限之間的範圍則被稱為生態幅或生態價。

特點

每一種生物對各種生態因子都有一定的耐受限度,不同品種的生物對同一生態因子的耐受限度不一樣。生態學中常用一系列名詞來表示生物對某種因素的耐受限度。例如,在溫度方面可以分為廣溫性和狹溫性,在光照方面有廣光性和狹光性之別,在食物的類別上有廣食性和狹食性,在棲息地的選擇上有廣棲性和狹棲性等。在此甚礎上,還可以有更詳盡的描述,例如,狹溫性生物因為各自耐受的具體範圍不同, 又可分為冷狹溫性和暖狹溫性。而生態價就是生物種(或品種)的生態價值,它具體指的是生物種對外界環境適應幅度的大小。在一些書籍、文獻,生態價與生態幅一詞經常替換使用,都表示一種生物對某一生態因子的耐受範圍。

在生態價中,適應幅度較大的,就是生態價高;適應幅度較小的,就是生態價低。生態價高的生物被稱為廣生性生物,生態價低的則被稱為狹生性生物。各種生物的生態價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生態價低的生物一般只能適應生態因子的有限變化,相反,生態價高的生物在生態因子較為劇烈的變化中能夠較好地生存和繁殖。

在生物的耐受範圍當中包含著一個最適區,在最適區內,該物種具有最佳的生理或繁殖狀態。不同生物物種對各種生態因子的耐受範圍不一樣,而同一種生物對不同生態因子的耐受範圍也可能存在著差異。

研究與運用

①在安徽西田林場杉木種子園對從福建洋口林場引進的25個無性系,每系固定6株樣株,分系分株連續進行6 a的結實量觀測與分析。結果表明,杉木無性繫結實相對產量在年度、重複間穩定性較強,但結實量的年度方差分量較大,占總方差的36.72%,而無性系僅占10.12%,表明種子產量穩定性受氣候、生物、環境、人為措施及無性系基因型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同年度中,影響產量的主要因素則是無性系的基因型。以結實量的變異係數(cv)或生態價係數兩種方法評價無性繫結實穩定性的結果基本一致,但應以多年的結實量與cv或生態價係數綜合判斷,對無性系再選擇均有較高的可靠性和實用性。按該法可把25個杉木無性系劃分為高產穩定、中產穩定、低產穩定等9種結實類型。

②通過新疆細毛羊對四種草原類型適應性的研究指出:新疆細毛羊羊毛的主要物理指標(細度、長度和強伸度)對寒溫潮濕、暖熱潮濕、亞熱濕潤和炎熱濕潤草原類型有良好反應,其生態價高;體重和剪毛量對寒溫潮濕和暖熱潮濕草原類型反應良好,對亞熱濕潤和炎熱濕潤草原類型反映敏感,其生態幅度較窄;繁殖成活率對炎熱濕潤和暖熱潮濕草原類型有良好的反應。新疆細毛羊的生態地理區域初步劃分為:最適區,以新疆鞏乃斯種羊場的草原類型為代表;適應區,有暖熱潮濕和寒溫潮濕草原類型;勉強區,有炎熱濕潤和亞熱濕潤草原類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