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當如孫仲謀

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字仲謀。《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余。”辛棄疾便借用這段故事,把曹操和劉備請來給孫權當配角,說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劉備才堪與孫權爭勝。’操放心不下,自領兵前進,舊濡須口排開軍陣。宋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宋代著名詞人辛棄疾在今天的鎮江面對滾滾長江曾寫下一首著名的《南鄉子》詩句,其中有一句“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基本信息

簡述

生子當如孫仲謀生子當如孫仲謀

“生子當如孫仲謀”本是曹操說的一句古語,現多用來讚揚或激勵。如:某某真是有本事,“生子當如孫仲謀”;努力做事你一定也會有所成就,“生子當如孫仲謀”!(註:孫仲謀即吳大帝孫權)

史料解析

釋源

生子當如孫仲謀生子當如孫仲謀

1:《三國志》裴松之注。《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余。曹公望權軍,嘆其齊肅,乃退。”裴註:《吳歷》曰:“……權行五六里,回還作鼓吹。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謂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

2:《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辛棄疾異乎尋常地第三次發問,以提請人們注意:“天下英雄誰敵手?”若問天下英雄誰配稱他的敵手呢?作者自問又自答曰:“曹劉”,唯曹操與劉備耳!據《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曹操曾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劉備)與操耳。”辛棄疾便借用這段故事,把曹操和劉備請來給孫權當配角,說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劉備才堪與孫權爭勝。我們知道,曹、劉、孫三人,論智勇才略,孫權未必比曹、劉強。稼軒在《美芹十論》中對孫權的評價也並非稱讚有加,然而,在這首詞里,詞人卻把孫權作為三國時代第一流叱吒風雲的英雄來頌揚,“生子當如孫仲謀!”其所以如此用筆,實借憑弔千古英雄之名,慨嘆當今南宋無大智大勇之人執掌乾坤也!這種用心,更於篇末見意。

3:《三國演義》第六十一回 趙雲截江奪阿斗孫權遺書退老瞞:“且說曹操大軍至濡須,先差曹洪領三萬鐵甲馬軍,哨至江邊。回報云:‘遙望沿江一帶,旗幡無數,不知兵聚何處。’操放心不下,自領兵前進,舊濡須口排開軍陣。操領百餘人上山坡,遙望戰船,各分隊伍,依次排列。旗分五色,兵器鮮明。當中大船上青羅傘下,坐著孫權。左右文武,侍立兩邊。操以鞭指曰:‘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

說解

曹操與孫權相持於濡須,曹操攻而不能破,且見吳軍陣容整肅,孫權英武異常,頗為羨慕。於是就發出了“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贊語。這後人常以此比喻希望晚輩英賢。宋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評價

建安十八年,曹操率領四十萬大軍進攻濡須口,孫權率兵七萬抵抗月余,曹操遠遠的見對面將士嚴明整肅,不禁脫口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過了幾天,孫權給曹操寫了一封信比較有意思,說:“春水方至,公宜速去”,又註:“足下不死,孤不得安”。這幾句話說的不卑不亢,隱約可見孫權豪爽幽默的性格。

宋代著名詞人辛棄疾在今天的鎮江面對滾滾長江曾寫下一首著名的《南鄉子》詩句,其中有一句“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