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黃草地螟

甜菜黃草地螟

昆蟲名,為鱗翅目,螟蛾科。分布在內蒙古、寧夏、陝西、新疆、黑龍江、江蘇、四川、雲南、山東等省。寄主於植物甜菜、大豆、苜蓿、小薊、紫苜蓿等。幼蟲食葉成缺刻或孔洞,大發生時成片吃光,造成缺苗斷壟。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甜菜黃草地螟成蟲甜菜黃草地螟成蟲

中文名:甜菜黃草地螟

學名:10xostegeVerticalisLinnaeus

別名:尖錐額野螟。

目:鱗翅目

科:螟蛾科]

分布與危害

分布在內蒙古、寧夏、陝西、新疆、黑龍江、江蘇、四川、雲南、山東等省。寄主於甜菜、大豆、苜蓿、小薊、紫苜蓿等。幼蟲食葉成缺刻或孔洞,大發生時成片吃光,造成缺苗斷壟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8.5—10mm,翅展26—28mm,體黃色並有褐色橫紋,頭、胸和腹部褐色,與玉米螟酷似。主要區別:一是該蟲顏面具錐形突起,玉米螟則無;二是該蟲較玉米螟略小;三是該蟲兩翅反面色淺,斑紋明顯,別於玉米螟。幼蟲體長21mm,頭褐色具排列不規則的深褐色斑點,胴部青綠色,背中央具白色縱線3條,各節具黑圈2個貫穿在胴部背面,形成1條黑縱紋。蛹長11mm,淺褐色,末節兩側各具3根剛毛。

生活習性

6、7月幼蟲出現,一直延續至8—9月,有的年份蟲口數量大,成蟲在甜菜、大豆、亞麻、苜蓿田棲息或覓食花蜜。幼蟲有跳躍及後退習性,爬過之處留有絲網,並以絲綴葉作卷,幼蟲藏在其中,取食葉片,大發生時有成群為害的特點和遷移習性。老熟後在土內用絲粘結土粒做橢圓形繭,在其中化蛹。成蟲有趨光性。

防治方法

1、鑒於草地螟幼蟲的嚴重危害性,一要嚴密監測蟲情,加大調查力度,增加調查範圍、面積和作物種類,發現低齡幼蟲達到防治指標田,要立即組織開展防治。二要認真抓好幼蟲越冬前的跟蹤調查和普查。

2、此蟲食性雜,應及時清除田間雜草,可消滅部分蟲源,秋耕或冬耕還可消滅部分在土壤中越冬的老熟幼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