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藍枯萎病

甘藍枯萎病

甘藍枯萎病主要發生於夏播栽培,由苗床期直到本田持續發生。定植後的苗,最初有2~3片下部葉片黃變。主脈為中心,葉片的一側黃變,主脈向黃變一側扭曲,葉片畸形。剖檢葉柄,黃變側的導管由黃變至暗褐變。病害嚴重的植株,在結球前枯死。

甘藍枯萎病症狀

主要發生於夏播栽培,由苗床期直到本田持續發生。定植後的苗,最初有2~3片下部葉片黃變。主脈為中心,葉片的一側黃變,主脈向黃變一側扭曲,葉片畸形。剖檢葉柄,黃變側的導管由黃變至暗褐變。病害嚴重的植株,在結球前枯死。

甘藍枯萎病病原

病菌以抵抗力極強的孢子形態在土壤中存活,經土壤傳染。病原菌由根頂端傷口處侵入,在導管中繁殖,阻礙水分通過,並產生毒素,導致植株枯死。作為對策,應選擇抗性品種。

甘藍枯萎病防治方法

1實行輪作。
2選用培育抗枯萎病品種。
3適時播種,避開高溫季節。生產上遇有地溫過高,應澆水降低地溫。
4必要時噴淋或澆灌12.5%增效多菌靈可溶劑200~300倍液,或50%氯溴異氰尿酸(消菌靈)可溶性粉劑或30%苯噻氰(倍生)乳油1000~1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2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