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聯合大學

甘肅聯合大學,是2001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普通高等學校。

基本信息

甘肅聯合大學是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普通高等學校。學校地處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風景秀麗、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現占地面積528.34畝,擁有二個校區,校舍面積265615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4.2億元,各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310.5萬元。建有43個實驗室,15個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室。圖書館藏書53.22萬冊。學校現設有師範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人文學院、旅遊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外語學院、化工學院、政法系、音樂系、美術系、體育系共11個系。學校2001年7月經教育部和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甘肅教育學院(本科)、原甘肅聯合大學(專科)合併組建成新的甘肅聯合大學。學校擁有光輝的辦學歷史和傳統,具有雄厚的辦學基礎條件。經過幾代聯大人的建設發展,學校已經形成了教育、教學、師資資源和師範類專業的師範類專業、套用型專業共同形成了新的甘肅聯合大學的辦學優勢。辦學主體在原甘肅教育學院本科基礎上運行。

學校簡介

甘肅聯合大學(GANSU LIANHE UNIVERSITY)是2001年7月經教育部批准由原甘肅教育學院(本科)、原甘肅聯合大學(專科)合併組建的一所集文、理、工、法、經濟、藝術、教育等學科的省屬普通高等專科學校。坐落於古絲綢之路重鎮、西北工業重鎮、甘肅省省會蘭州市,地處蘭州市城關區雁灘黃河之濱。
甘肅聯合大學前身是始建於1950年、1956年的蘭州工農速成中學暨甘肅師範專科學校改建而成的一所師範類成人本科院校,已有50多年高等師範教育的歷史。1965年開始招收四年制普通師範本科生。先後舉辦了漢語言文學教育、數學教育、英語教育、教育行政管理化學教育、政治教育、物理教育、體育教育、美術教育等9個本科專業,專業設定涵蓋基礎教育的所有學科。 2001年7月經教育部和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甘肅教育學院(本科)、原甘肅聯合大學(專科)合併組建成新的甘肅聯合大學。學校擁有光輝的辦學歷史和傳統,具有雄厚的辦學基礎條件。經過幾代聯大人的建設發展,學校已經形成了教育、教學、師資資源和師範類專業的師範類專業、套用型專業共同形成了新的甘肅聯合大學的辦學優勢。辦學主體在原甘肅教育學院本科基礎上運行。

基本概況

甘肅聯合大學是2001年7月經甘肅省政府決定,由原甘肅教育學院和原甘肅聯合大學合併後,重新組 建的一所集文、理、工、法、經濟、藝術等多學科的省屬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在近半個世紀的辦學過程中,學校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聚集了一大批優秀的教學和管理人才,形成了適應市場需要的特色專業,先後為社會培養了45000多名本專科畢業生、教育管理幹部、中國小教師和各類建設人才,為甘肅社會經濟建設和教育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學校地處蘭州市城關區雁灘高新科技園區,現有在校本、專科學生近8000人;面向全國十個省(市)招生。學校設文學院等8個二級學院和2個直屬教學系;學校現有套用型專科專業37個,教育類專科專業10個,普通本科專業9個,成人本科專業 9 個,分別涉及經濟學、教育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 7 個學科門類和文化教育、財經、公共事業、法律、城鎮規劃與管理、旅遊、環保氣象安全、電子信息、生物與藥品、藝術設計傳媒、土建、輕紡食品等 12 大類、25 個專業類別。
學校現占地面積528.34畝,校舍面積265615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4.2億元,各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310.5萬元。建有43個實驗室,15個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室。圖書館藏書53.22萬冊。建有主幹傳輸速率和出口頻寬均為100Mbps、具備532個信息點的校園網路,基本具備校園網路電視播出、校園精品課程網路點播、教務教學管理平台、網路輔助教學平台、科技文獻共享平台等大型網路服務功能。2006年我校正式加入下一代網際網路研究與套用行列,成為省內專科院校第一個擁有IPv6實驗室的學校。學校運動場(館)總面積36173.79平方米,各類體育設施完備。
學校通過學科建設、專業重組和校內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成立了文學院、數學與信息學院、理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藝術學院、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7個二級學院、2個直屬教學單位和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經管學院於2001年8月被中國管理科學院首批命名為28所中國企業管理科學案例庫“案例教學實驗基地”之一;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和理工學院化學實驗室被評定為省內“高校基礎課合格實驗室”。學校重組、改造後的40個專業已通過省級專家組評估驗收。學校聘請40多位香港專才定期來校講學,並通過多種途徑引進高學歷人才和富有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才充實教學師資隊伍,以期快速、全面提升新的甘肅聯合大學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為甘肅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師資發展

學校現設有師範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人文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外語學院、化工學院、政法 系、音樂系、美術系、體育系共10個院系,並設有大學生心理研究室、大學生就業工作研究室、高等教育研究所、地方文化研究所、地方經濟研究所等科研機構。經過 “十五”期間的發展,學校在提高完善師範教育的基礎上,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為第三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培養套用型人才的專業群,“師範+套用”特色得到很好體現。現有教育類專科專業10個,套用型專科專業37個,先後與省內其他高校合作舉辦普通本科專業9個。學校以學科建設為核心,以專業建設為重點,以提升辦學水平為目標,著力進行教師結構的調整與學歷(學位)培養,擁有一支教學和科研能力較強、由青年教師擔當重任、能夠適應學校發展定位、滿足人才培養需要、具有良好發展潛力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626人,其中專任教師456人,有碩士生導師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高級職稱人員16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56人,占專任教師的33%。專任教師中博士、碩士研究生170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9.1%;雙師型教師180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1.3%。教師來源於69所高校,學緣結構合理。
學校現有教職工 582 人,其中專任教師 376 人, 非專任教師 166 名,生師比為 17.43 ︰ 1 。 教
師總量已達到教育部規定的綜合大學 8000 人規模的 B 級標準。 專任教師中,教授 17 名,副教授 96 名 ,分別占教師總數的 4.52% 和 25.53% ; 專任教師中, 博士 17 名 ,碩士 146 名 , 分別占教師總數的 4.5% 和 38 .8 % ;專任教師中, 40 歲以下教師 272 名,占教師總數的 72.3% ;專任教師中,雙師素質教師 180 名,占教師總數的 49.5% ;每門公共必修課、專業基礎必修課均配備 2 名以上高級職稱教師,專業必修課均配備 1 名以上高級職稱教師;首批擬設定的本科專業均配備 1 名以上正高級職稱教師;承擔實踐指導教學任務的教師 131 名,占教師總數的 36% ;教師來源於 60 多所院校,學緣結構良好。教師隊伍的專業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等項指標均已達到本科辦學要求,能夠滿足本科專業教學科研需要。 2007 年 10 月,教育部對我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師資水平被評為優。
學校在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經濟區及我省的天水蘭州等地建有49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了便利條件。

學科建設

學校通過學科建設、專業重組和校內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成立了文學院、外語學院、數學與信息學中 心花園院、理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藝術學院、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7個二級學院、2個直屬教學單位和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經管學院於2001年8月被中國管理科學院首批命名為28所中國企業管理科學案例庫“案例教學實驗基地”之一;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和理工學院化學實驗室被評定為省內“高校基礎課合格實驗室”。學校重組、改造後的40個專業已通過省級專家組評估驗收。學校聘請40多位香港專才定期來校講學,並通過多種途徑引進高學歷人才和富有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才充實教學師資隊伍,以期快速、全面提升新的甘肅聯合大學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為甘肅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學校以“教學帶科研、科研促教學”,對外建立了較廣泛的學術 合作和交流,在國際3300學術刊物和全國權威刊物發表論文2000餘篇,申請專利21項,出版專著、教材180多部,獲省級科研成果 歡送2009屆畢業生文藝演出(10張)
獎50多項,並有6名教師獲“曾憲梓獎”、15名教師獲“省園丁獎”、1名教授獲“甘肅省高校教學名師獎”。2001年以來有3名教師獲“甘肅省高校青年教師成才獎”。2001年8月,經濟與管理學院被中國管理科學院首批命名為“中國企業管理科學案例教學實驗基地”,獲“管理本土化案例教學獎”。“教育信息技術中心”、“心理學實驗室”、“財會實驗室”、“化學實驗室”和“電信物理實驗室”等五個實驗室被評為全省“高校基礎課合格實驗室”。

發展狀況

新的甘肅聯合大學為落實學校“十五”教育發展規劃、適應高等教育發展要求和加快西部人才資源開 發,積極進行了學科整合和專業重組建設。甘肅聯合大學500畝新校區,緊靠蘭州市城關區北面灘400號(原甘肅教育學院校址),北臨40里黃河風情線,南接千畝綠地公園,環境優美、風景怡人。牟家莊校區位於市中心,現為成人教育(繼續教育)教學基地,兩校區間開通公交專線車,信息暢通、社會聯繫方便。學校現有和正在興建的教學樓、實驗室、圖書館和體育館等教學設施建築面積30多萬平方米,固定資產3億多元;現有教學設備1500多萬元,圖書藏量300000餘冊,訂閱中外文期刊、雜誌600餘種;在校本、專科學生6300多名。專任教師377名,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99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研究生4 人、碩士學位研究生16人,並有一支穩定的教學、科研和學術水平較強的聘用教授師資隊伍。
新的甘肅聯合大學為落實學校“十五”教育發展規劃、適應高等教育發展要求和加快西部人才資源開發,積極進行了學科整合和專業重組建設。正按照省委、省政府確定的由"三個存在"向"三個為主"轉變的辦學思路,努力實現由本科教育與專科教育同時存在向以本科教育為主、成人教育與普通教育同時存在向以普通教育為主、師範教育與非師範教育同時存在向以非師範教育為主的轉變,力爭在近幾年內實現將新的甘肅聯合大學建設成為多科性萬人規模的普通本科大學的辦學目標。

歷史沿革

名稱變革原甘肅教育學院

1950 年 5 月 , 創辦蘭州工農速成中學
1955 年 7 月,甘肅省教育廳決定,西北師範學院工農速成中學併入蘭州工農速成中學。
1956 年 9 月,在蘭州工農速成中學設立甘肅五年制師範專科學校。
1958 年 8 月,蘭州工農速成中學改為蘭州工農中學(普通中學),仍與甘肅五年制師範專科學校“二校一體”。
1958 年,甘肅五年制師範專科學校定名為蘭州師範專科學校
1959 年 10 月,蘭州師範專科學校更名為甘肅師範專科學校。
1961 年 7 月蘭州工農中學停辦,甘肅師範專科學校獨立發展。
1962 年 3 月,中共甘肅省委決定,甘肅師範專科學校改建為甘肅教育學院。

原甘肅聯合大學

1985 年 5 月,甘肅省人民政府決定成立了甘肅聯合大學。
1987 年 5 月,原甘肅聯合大學設立師範部。
1988 年 8 月 6 日,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辦好甘肅聯合大學幾個問題的請示的批覆》(甘政發 [1988]110 號),“同意甘肅聯合大學辦成多形式、多功能,培養專科層次人才的綜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校完成了由聯合辦學向自主辦學轉變。

校史綜述新的甘肅聯合大學

2001 年 7 月 19 日 , 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組建新的甘肅聯合大學的通知》( [2001]46 號),原甘肅教育學院、原甘肅聯合大學合併,組建新的甘肅聯合大學。

學院風采

文 學 院

文學院是甘肅聯合大學為加強文科類學科,在原甘肅教育學院中文系,政教系歷史專業,原甘肅聯合大學套用文科系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文學院現有教職工48人,在校本、專科學生1380人,學院已為社會培養了各類畢業生7000餘人,這些畢業生在社會各行各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有些畢業生已成為所在行業的骨幹人才。其中各級中學中文骨幹教師60%左右為我院畢業生。近年來,學院在學科建設、師資建設、教學、科研等方面都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數學與信息學院

數學與信息學院是在原甘肅教育學院數學系與原甘肅聯合大學計算機系的基礎上合併成立的二級學 院。現設有數學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和一個實驗中心。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教育(成人)三個本科專業;數學教育、初等教育、網路技術、多媒體技術、軟體技術(擬增)、計算機信息管理現代教育技術七個專科專業,學院共有教職工53人,專任教師49 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0人,講師15人,工程師1人,碩士研究生17人,雙師型教師16人。

外語學院

外語學院於2002年12月成立,是由原甘肅教育學院外語系和原甘肅聯合大學套用文科系英語教研室合併而成。下設英語系、外語教學部。現有英語本科、英語專科、英語教育專科 、國小英語教育專科、成人英語教育本科、專科等專業。學院現有教職工40餘人,外教5人。在職正副教授7人。學院教師共出版專著、教材五部,其中國家級一部,省級四部;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41篇。獲國家級獎一項,省級獎一項。 學院3名學生參加“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囊括甘肅賽區一、二、三等獎,一名獲得全國二等獎。

經濟與管理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下設經貿、管理兩個教學系,有經濟學教研室、管理學教研室、會計學教研室、心理 學教研室等四個學科教研室,有一個財會模擬手工實驗室和一個心理學實驗室,兩實驗室於 2002 年12 月均通過了由甘肅省教育廳組織的高校基礎課教學實驗室評估。現開設“物流管理、會計統計與核算、金融保險、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企業管理、市場行銷、物業管理、心理諮詢、學前教育”等 10 個普通專科專業和“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2 個本科專業,共有 33 個教學班,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合格人才。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一直堅持服務經濟,適應市場,努力培養甘肅省經濟建設急需的套用型人才。為此,在教育方法、教學內容等方面積極探索,不斷改革,不斷進取,並取得了可喜成績。近年來有多項教改科研成果獲獎,1999 年《以畢業實踐為切點探索產學合作新模式》獲省教育廳優秀教學成果獎; 2000 年成為甘肅省市場行銷協會理事單位;2001 年 8 月與全國 28 所高校一起首批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命名為《中國企業管理科學案例庫案例教學實驗基地》;2003 年與全國11 所高校同時獲得中國首屆企業管理大會“本土化案例教學獎”;成為教育部重點規劃課題《職業指導和創業教育實驗研究》甘肅子課題組實驗院校;2004 年“以案例教學為紐帶,探索創業教育理論及實踐新模式”、2005 年“大學生心理教育理論研究與套用” 獲省教育廳優秀教學成果獎; 2007 年多項校級教學成果獎被推選參加省級教學成果獎的評審。為適應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西部大開發以及加入WTO 後人才市場需求,學院適時進行專業改造,努力形成與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專業和人才結構。

理工學院

甘肅聯合大學理工學院是甘肅聯合大學為加強理工類學科,在原甘肅教育學院物理系、原甘肅聯合大學工科系基礎上組建而成的。現設有電子信息工程系和物理系兩個教學系和一個實驗中心。合校以來學院在學科建設上實現了專業建設的特色化,組建了符合市場需求、具有“厚基礎、寬口徑”且特色明顯的電子信息類專業群(自動化本科專業、計算機通信專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計算機套用技術專業、供用電技術)和師範教育類專業群(物理學教育本科專業、物理學教育專業)。理工學院是學校就業率最好的學院,學院和威海碧陸斯電子有限公司共建了電子信息類專業實習、實訓、就業基地;和深圳伊斯達公司建立了長期的畢業生實習就業合作關係。

化工學院

化工學院是由原甘肅教育學院化學系(1983年建系)和原甘肅聯合大學套用化學系組建而成的。學院 以社會為導向,以市場為目標,積極進行專業結構調整和改造,按照“重基礎、重實用、重技能”的“三重”思想設有套用化學(本科)、化學教育(成人本科)兩個本科專業,套用化工技術、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化學教育四個專科專業,積極籌辦精化工和工業分析兩個新專業。化工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2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學歷6人,碩士學歷7人。在多年的教學和科研中,學院獲得過多項榮譽和一批較有影響的科技成果。教師中有一人享受政府津貼,1人獲曾憲梓獎,5人獲甘肅省高等學校青年教師成才獎,3人獲省園丁獎;榮獲省級及教育廳科技進步獎6項,完成省級及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7項;近年來發表論文300多篇,其中SCI源論文30多篇。設有機化學教研室、無機化學教研室、環境化學教研室、化工教研室、食品化學教研室、五個教研室和一個化學化工實驗中心,實驗中心於1999年通過甘肅省高等學校合格實驗室評估,實驗室面積達3000m2,設備總值300多萬元,可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驗條件,能完成各專業實驗教學和實習實訓任務。

藝術學院

藝術學院是由原甘肅教育學院美術系、音樂系及原甘肅聯合大學藝術系經專業重組後形成的二級學 院。其下現設美術、藝 術設計、音樂等三個教學系,學院現有專業教師42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0人,講師13人,碩士研究生3人,在讀博士研究生1人。學院教師已編寫出版專業論著、教材、畫冊等15部;入選國家級專業美術作品展的繪畫 作品達30幅;並多次獲獎;發表專文100餘篇; 參賽各類電視大獎賽9項,其中獲國際金獎一項;另外參加社會各類科研和設計項目100餘項(次),並於2001年獲“甘肅省藝術教育先進單位”。近年來,獲甘肅省委、省政府“敦煌文藝獎”2次,獲教學成果獎4項。學院學生入選國家級專業作品展的繪畫作品4幅,其中獲優秀獎1次;入選省級專業作品展的繪畫作品6幅,設計作品8項,其中獲獎9次;在各類 歌手比賽中獲省級獎勵12次,獲國家級獎勵6次。在2005年“首屆蘭州大中專院校已設計大賽”中獲二等獎4項,三等獎3項;在2005年CCTV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甘肅賽區)中進入決賽。

繼續教育學院(成教學院)

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是原甘肅教育學院和原甘肅聯合大學於 2001 年 8 月進行資源實質性合併 後,在學科重組、專業整合基礎上,重新組建的一所依託學校教學資源歸口管理全校成人高等教育的二級學院。學院核定正式教職工編制12人。學院以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為主。有本科、專科兩個學歷層次,採用脫產、函授、夜修等多種形式辦學;設有教育學、漢語言文學、英語、思想政治教育數學與套用數學、物理學、化學、音樂學、體育教育、美術學、國小教育(理科)、國小教育(文科)、國小教育(綜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十多個專業,學院還常年承擔著各種層次的大學後非學歷繼續教育的任務,為全省教育系統和一些行業提供崗位業務培訓、證書培訓等方面的服務。

體育系

體育系是甘肅省高校體育類及其相關套用性專業人才培養的基地之一,承擔著培養全省中國小體育教師及繼續教育學歷人才的培訓工作,已為甘肅省培養了一大批體育教育人才。2003年以後,學校順應人才市場的需求,及時調整辦學方向,將原來體育教育專業改為現在的體育健身與保全專業。體育系現有教職工21人,教學人員1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9人,講師7人,助教1人,是一支素質高,教學能力強,具有較強科研水平的師資隊伍。在辦學的二十多年來,教師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論文二百餘篇,出版專著十餘部,獲省教育廳社科類教學成果獎10次。教學、科研齊頭並進。

思想政治教學部(政法系)

思想政治教學部是甘肅聯合大學直屬教學單位之一,承擔著全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培養法律專門 人才雙重任務。現設立思想政治和法律兩個教研室;有法律文秘、法律事務兩個專業。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一直堅持服務經濟,適應市場,努力培養甘肅省經濟建設急需的複合型、套用型、技能型人才。為此,在教育方法、教學內容等方面積極探索,不斷改革,不斷進取,並取得了可喜成績。 2005 年我部( 系)成為“國家質量認證中心”授權的“ ISO9000 國際標準質量管理體系內審員資格證”認證單位。相關專 業學生在畢業前均可獲得“ ISO9000 國際標準質量管理體系內審員資格證”,進一步拓寬了學生就業渠道。本部(系)擁有一支老、中、青結合,結構合理、專業素質較高的教師隊伍。現有專兼任教師 22 名,其中 ,教授、副教授6 人,講師10 人,助教6 人,其中擁有博士和碩士學位的 8 名。教師科研成果亦較為突出,出版教材多部,有近百篇論文在國家級刊物及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

信息技術中心

信息技術中心下設計算機與多媒體教學部和網路系統部。現有教職工13人,其中教師和工程技術人員約各占一半,有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3人,初級職稱9人,碩士和在讀碩士占38%,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占31%,獲各類高級專業技術認證資格的人員達26人次,接受各級各類繼續教育培訓的人員達50人次。13人中,7近年來完成和參與科研、教研項目29項,在省級和國家權威期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多篇。信息技術的教職工是一支素質高、技術好、具有吃苦耐勞、樂於奉獻和良好協作精神的隊伍。

旅遊學院

甘肅聯合大學旅遊學院是在甘肅聯合大學人文學院旅遊系的基礎上,於2010年6月成立的二級學院。甘肅聯合大學是甘肅省內較早開辦旅遊管理、酒店管理專業的普通高校之一,學院現有教職員工20人,專任教師13人,兼任教師5人,其中教授 1人,副教授5人,講師5人,助教5人,其中博士3人,碩士8人。現有在校學生近500人。現有旅遊管理、酒店管理、涉外旅遊(英語方向)、旅遊景區管理四個專業。 學院已建和在建有導遊情景模擬實驗室、旅遊管理模擬實驗室、模擬餐廳、酒店模擬客房、茶藝實訓室、酒吧實訓室、現代禮儀實訓室等實驗室。學院將本著甘肅聯合大學“大文化、大旅遊、大藝術”的辦學方向,立足於甘肅,為甘肅旅遊產業進行開發諮詢、管理諮詢,承接項目研究,進行委託定向培養等工作,為甘肅乃至全國旅遊產業輸送大量的旅遊管理、旅遊職業技術方面的人才。

所獲榮譽

學校以“教學帶科研、科研促教學”,對外建立了較廣泛的學術合作和交流,在國際3300學術刊物和 全國權威刊物發表論文2000餘篇,申請專利21項,出版專著、教材180多部,獲省級科研成果獎50多項,並有6名教師獲“曾憲梓獎”、15名教師獲“省園丁獎”、1名教授獲“甘肅省高校教學名師獎”。2001年以來有3名教師獲“甘肅省高校青年教師成才獎”。2001年8月,經濟與管理學院被中國管理科學院首批命名為“中國企業管理科學案例教學實驗基地”,獲“管理本土化案例教學獎”。“教育信息技術中心”、“心理學實驗室”、“財會實驗室”、“化學實驗室”和“電信物理實驗室”等五個實驗室被評為全省“高校基礎課合格實驗室”。學校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學生社團活躍,校園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先後榮獲“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甘肅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組織單位”稱號及“甘肅省五四紅旗團委創建活動”組織獎;校青年志願者協會被評為“第二屆全國高校優秀學生社團”;本校學生在“甘肅省第三屆(2006)、第四屆(2007)金城大專辯論賽”中兩次奪得季軍;在CCTV全國大學生英語口語演講比賽中,多次名列甘肅賽區前茅,並進入全國總決賽,獲專業組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