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教育學院

甘肅教育學院

甘肅教育學院是本省一所具有師範性質的高等本科學校,擔負著全省中學教師學歷達標教育、繼續教育、教育管理幹部崗位培訓和提高培訓任務。

概況

12001年7月甘肅教育學院併入甘肅聯合大學

甘肅教育學院是本省一所具有師範性質的高等本科學校,擔負著全省中學教師學歷達標教育、繼續教育、教育管理幹部崗位培訓和提高培訓任務。學院創辦於1962年,其前身是甘肅師專。1970年併入甘肅師範大學(現西北師大),1978年復辦,1987年確定新校址並投資建校。省上先後在學院設立了甘肅教育管理幹部培訓中心、甘肅省中學校長培訓中心、甘肅省國中教師衛電培訓辦公室,甘肅省繼續教育指導中心等。迄今為止,學院以中學專任教師和教育管理幹部為主要培訓對象,先後完成了1萬多名學生本、專科學歷教育任務。通過衛星電視、函授、自學考試“三溝通”的方式,完成了1.3萬多名衛電學員學歷教育任務。舉辦了近50期各類短訓、繼續教育培訓班,共培訓學員3000多名。學院占地10公頃,校舍總面積61494平方米,固定資產4000萬元,其中教學設備總值400多萬元。擁有化學、物理、計算機、電化教育、教育心理等5個實驗室,多媒體教室1個,歷史文物館1所。圖書館藏書33萬冊,設有中國學術期刊文獻檢索諮詢站。學院設有教育、中文、政教、外語、數學、物理、化學、體育、美術、音樂10個系和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兩課”教學部、培訓部等教學單位,開設26個專業,其中師範類12個,非師範類14個(含3個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在校生2000多名,教職1360名,165名專任教師中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技術人員70多名,講師80多名,先後有4名教師分獲曾憲梓二三等獎,6名教師獲省園丁獎,5名教師獲省青年教師成才獎。全院教師共發表論文1700多篇,出版專著、教材170餘部,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20多項。

師資

甘肅教育學院座落在濱臨黃河,景色優美的蘭州雁灘,占地150畝,是一所具有師範性質的高等院校,擔負著全省中學教師、教育管理幹部的繼續教育和培訓任務、創辦於1962年3月。從創辦到目前,學院已畢業各類學生12000多名,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或正在成為基礎教育工作的骨幹;舉辦了30多期中國小校長、教育管理幹部培訓班,使1200多名中等學校校長、地州市縣教育行政管理幹部,以及督導人員得到了培訓;通過自學、函授與衛電三溝通的途徑、三年共培訓國中教師一萬多名,其中13000多人獲得了高師專科畢業證書,為我省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師資保證。

學院現有教育、中文、政教、外語、數學、物理、化學、體育、美術9個系和思想政治教研室,開設有教育管理、漢語言文學教育、政治教育、歷史教育、英語教育、數學教育、物理教育、化學教育、體育、美術教育、幼兒教育管理師範類專業和現代文秘、電算財會與統計、計算機套用、現代電器原理與套用、衛生檢驗、現代企業管理、外貿公關英語、現代鄉鎮經濟管理、實用化工及化學分析、現代市場經濟管理、書法篆刻等非師範類專業。全院共有教職工400多人,其中教學人員、專任教師200多人、教授、副教授60餘人,講師80餘人,在校學生2000多人。圖書館藏書33萬多冊,訂閱中外文期刊600多種。近年來,學院遵照國家教委關於實驗室建設的一系列規定、完成了對實驗室的評估和調整工作,化學、物理、計算機、電化教育、教育心理等實驗室得到加強和充實,實驗課教學有了較大的改進。

為了增強理論學習的針對性,以理論學習促進實際工作,本年初院黨委作出了《關於進一步把鄧小平理論學習引向深入的決定》、《關於在全院深入開展學習鄧小平理論活動的安排意見》。通過自學和討論、聘請有關專家學者作學習輔導報告、舉行鄧小平理論學習考試等方式,在教職工中組織開展了鄧小平理論的系統學習,掀起了鄧小平理論學習的熱潮。學生的“三進”工作有了較大進展,繼在部分專業的教學中試點開設《鄧小平經濟思想》、《鄧小平經濟理論研究》、《鄧小平理論》等課程之後,在全院各教學班開設了《鄧小平理論概論》。本著加強組織實施工作,健全相應教學機構的目的,將原有的思想政治教研室、馬克思主義教學部合併成立了“兩課”教學部。充實師資隊伍,加大課程建設的經費投入,實施新的“兩課”課程設定方案,組織“兩課”教師集體備課,增強了“兩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學生公寓樓。 

開展了第二個教學月活動。活動主題是以各系、教研室為單位,以各科教學為主體,加強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在活動中設立教學信息員,建立了一條暢通的教學信息反饋系統;啟動了合格課程定工作,有8名教師的8門課程接受了合格課程鑑定,評選出了3個優良教學狀態系。教師隊伍建設有了新的舉措。試行了《導師制實施辦法》,促進了新老教師的相互交流。委培碩士研究生2名,資助在職進修碩士研究生3名,崗前培訓7人,調入教學人員18名,聘請外籍教師1名。教學條件得到較大改善。從促進學院大發展的高度,對教學經費作了較大的傾斜和保證。籌資40萬元新建一個多媒體教室。為迎接省教委專家組對本院化學和計算機兩實驗室進行評估,投入專項資金對基本設施進行完善和配套。從政策上明確了部分教學經費的固定來源,提高了教學經費占學院總體經費的比重。開展了圖書資料檢查評估工作,對圖書館藏書進行系統的整理核對,建立了新的館藏目錄體系,開放了視聽資料閱覽室。

歷史傳承

學院成立於1962年,1969年合併入西北師範大學,1978年恢復獨立.現有中文、數學、物理、化學、教育、外語、政教、音樂、美術、體育等十個系和兩課教學部、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甘肅省中學校長培訓中心、教育行政管理幹部培訓中心、甘肅省繼續教育指導中心也設在這裡.在多年的辦學實踐和教育改革中,學院逐漸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面向甘肅、面向邊遠山區、面向中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辦學模式.
甘肅教育學院是甘肅歷屆黨和政府在國家教育部門的支持下歷經50餘年辦學歷程發展起來的一所高等學校,是甘肅唯一一所以教師教育為辦學方向的成人本科高校,是甘肅唯一個對全省中國小教師實施正規化、高層次、全方位繼續教育培訓的基地。與把在職教師教育當做副業的普通高等學校相比,教育學院對教師的培養訓練更具有專業性和效能性,是一種在內涵上能為甘肅的教師教育事業實實在在做出貢獻的教育機構。這一點已為接受過教育學院教育的廣大中國小教師所認可,並為國家教育部門領導所肯定。

發展合併

2001年7月經甘肅省省委、省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同意甘肅教育學院併入甘肅聯合大學,組建新的甘肅聯合大學且撤銷甘肅教育學院建制。至此,甘肅教育學院走過了她近半個世紀的不平凡的辦學和輝煌歷史。完成了其和任務。
當今世界,淡化或取消師範教育,用“教育學院”模式培養教師,是各國進行教師教育的普遍做法。有鑒於此,我國各省大都採取了強化教育學院的做法,只是強化的方式不同罷了......總之,用教育學院模式培養教師是國際上的普遍做法或通例。中國的教育學院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培養教師的高等教育機構,在高等教育布局中具有其它高等教育機構(包括過時的師範院校)不可取代的獨特地位和作用。辦好教育學院,是廣大中國小教師的利益訴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