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西列・帕蒂利內茨

瓦西列・帕蒂利內茨

1969年8月在羅馬尼亞共產黨第十次代表大會上仍當選為羅共中央政治執委會候補執委、書記處書記。 1969年4月7日――1972年10月13日任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 1974年11月在羅馬尼亞共產黨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羅共中央政治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

人物

瓦西列・帕蒂利內茨 Vasile Patilinet(1923年12月21日――1984年)
前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黨和國家領導人之一,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黨務和國務活動家。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政治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
瓦西列・帕蒂利內茨

傳記

1923年12月21日生。1945年9月加入羅馬尼亞共產黨(1948――1965年稱羅馬尼亞工人黨)。曾任羅馬尼亞工人黨中央委員、工人黨中央組織部副部長,並當選為薩圖馬雷州(1968年2月改稱薩圖馬雷縣)選區大國民議會代表(議員)。1961年5月被授予“羅馬尼亞共產黨成立四十周年”獎章。1965年7月在羅馬尼亞共產黨第九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羅共中央政治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分管軍事和國家安全工作。
1965年底,受總書記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委託,領導一個由黨中央部門、司法、安全、軍隊官員組成的歷史真相調查小組,負責調查羅共歷史上一系列重大政治案件,包括“斯特凡・福里什案件”、1954年4月前法務部長盧克雷奇烏・帕特勒什卡努因“叛國罪”和“間諜罪”被處決一案、“波克爾―盧卡反黨分裂集團”事件、“基希涅夫斯基―康斯坦丁內斯庫分裂主義集團”事件。1968年4月,根據羅共中央全會的決定,成立由瓦西列・帕蒂利內茨、格奧爾基・斯托伊卡、尼古拉・古伊娜、揚・波佩斯庫-普圖里和揚・斯特內斯庫等人組成的黨中央組織調查委員會,帕蒂利內茨任中央組織調查委員會主席。委員會對格奧爾基・喬治烏-德治時代的冤假錯案進行了重新覆核,委員會還收集了前內務部長亞歷山德魯・德勒吉奇(時任黨中央政治執委、常設主席團委員、中央書記)等人牽涉“大清洗”的各種“罪行”的材料。1968年6月根據調查委員會的報告,羅共中央全會作出結論:“當時羅馬尼亞工人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格奧爾基・喬治烏-德治違反黨紀,對調查過程進行干預・・・・・・施加了消極的影響。”全會指責德勒奇吉“濫用職權”、是“罪惡行為的組織者和執行者”。羅共中央對斯特凡・福里什、盧克雷奇烏・帕特勒什卡努、瑞摩斯・科夫勒安娜・波克爾瓦西列・盧卡特奧哈里・喬治斯庫約瑟夫・基希涅夫斯基米隆・康斯坦丁內斯庫等人予以平反,並藉此剷除了齊奧塞斯庫的政敵德勒吉奇及其親信黨羽,從而鞏固了齊奧塞斯庫的權力基石。
瓦西列・帕蒂利內茨

1969年8月在羅馬尼亞共產黨第十次代表大會上仍當選為羅共中央政治執委會候補執委、書記處書記。1969年4月7日――1972年10月13日任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1972年2月16日被解除中央書記職務。1974年11月在羅馬尼亞共產黨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羅共中央政治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1972年1月25日――1974年2月27日任揚・格奧爾基・毛雷爾第五屆政府林業加工和建築材料部長。1974年2月27日――1975年3月18日任馬尼亞・曼內斯庫第一屆政府林業加工和建築材料部長。1975年3月18日――1977年12月14日任馬尼亞・曼內斯庫第二屆政府林業加工和建築材料部長,1977年12月14日――1979年3月30日任政府礦業、石油和地質部長。1979年3月30日――12月12日任伊利耶・維爾德茨第一屆政府礦業、石油和地質部長。
1979年11月在羅共“十二大”上當選為黨中央委員。1979年12月12日被解除政府職務,後外放任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駐土耳其共和國大使。1984年在大使任內,帕蒂利內茨因一次車禍在安卡拉去世,終年61歲。但有人懷疑,這起意外事故是羅馬尼亞秘密安全部門策劃的。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齊奧塞斯庫日益獨斷專制、排斥異己,就連昔日的親密戰友也連遭被貶斥。帕蒂利內茨的女兒死於非法墮胎,他將此歸咎於齊奧塞斯庫的人口生育政策。1966年齊奧塞斯庫廢除了以前關於個人可以自由流產的法律,實施了禁止墮胎的政策,即770號法令。帕蒂利內茨出於對黨的忠誠和對齊奧塞斯庫的信任,支持了這一法令的實施。也正因為如此,他與老朋友齊奧塞斯庫之間產生了嫌隙。女兒的死亡和政治上遭貶,使得曾協助齊奧塞斯庫鞏固權力,被視為齊奧塞斯庫的右手的帕蒂利內茨也在80年代參與了反對齊奧塞斯庫的活動,並試圖尋求西方國家支持,取齊奧塞斯庫而代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